您对新课标的评价

今年是陕西省实行新课标的第2年,关于素质教育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中,社会各界也都很关注。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它到底改掉了什么~它和故去相比有什么不同。希望得到大家的看法~如果... 今年是陕西省实行新课标的第2年,关于素质教育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中,社会各界也都很关注。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它到底改掉了什么~它和故去相比有什么不同。希望得到大家的看法~如果你是学生,老师或者其它职业的人请从您的角度来谈谈你对新课标的看法。(这是我暑期社会调查的作业) 展开
 我来答
hope23
2008-08-17 · TA获得超过405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3万
展开全部
1.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这种认识又对人的教育实践具有认识、预见、导向、调控、评价和反思的功能。正确的教育思想是灵魂,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因而,无论是授课者还是评课者,首先要学习构建正确的教育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与时俱进。

新形势下,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发展个性,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在此教育思想基础上,使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正确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并付之实践。

所以,听课评课不仅要听评授课者言、行、书等“显性”因素,更要透过“显性”因素看到授课者的“隐性”内涵,及授课者的内在的教育思想。

2.得体的教师仪态

发齐面净着正装、仪表端庄落落大方;言语准确、简洁、自然、亲切,面带微笑、精神饱满、举止优雅;能用信任、激励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同学。

3.精巧的教学设计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一节受学生欢迎的好课,一定是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的。即精心巧妙的。例如,有位教师对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进行教学设计时,抓住诗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中的“忧”字启发学生思考:曹操率领十万大军驻扎长江北岸,而面对及将完成的统一大业,他为什么要忧呢?他到底忧什么呢?片刻之后,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诵读和研读,启发学生归纳思考得出了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成”的结论。再如,另一位老师对陶渊明诗歌“归圆田居”教学设计时,抓住一个“归”字启发学生思考: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师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共同思考与探讨,在多向交流中完成了对诗歌的理解,实现了多维目标。

4.本真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达标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笔者认真反思了近年来听的一些课,感到许多教师对课堂互动有了新的认识、思考和设计。但若用新课程理念来衡量之,笔者觉得许多互动行为还不够真实。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4.1 课堂互动追求模式化,表演做秀的成分太多而使互动失真。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开课,而且规模越大表演得越突出。既是公开课,就必须追求完美。于是就形成一个共性“模式”--课堂交流。因为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只要课堂上有一个“探究”环节,那么这堂课就体现了新课程精神。于是“课堂辩论”“即兴表演”等形成就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导演”下被动的“表演”者,附和着。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保护生物多样化”一节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选了三位学生分别扮演地方官员、市民、环保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辩论,最终协商达成共识:保护生物多样化,人人有责。表面上看,学生也“主动”参与了,热闹的课堂气氛也营造出来了。然而从学生生硬的表演中,让人感到一种虚假。这样的互动让听课者感到别扭。殊不知,有时候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正是教学肤浅的表现。

4.2 课堂互动只有教师问学生答,形式单一化而使互动失真。

在笔者听到的多堂校内常态课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每个问题都有事先设置好的答案,教师问什么学生必须答什么。甚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是事先“导演”好的。于是其他的学生只需要听一听,不需要再做什么思考。因为这种单向的师生问答后,就有标准答案公布。

4.3 课堂互动认知太浅或互动内容缺失导致互动失真。

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进行《田园归居》的教学中,课堂开始阶段,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

教师:老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你们将来是愿意当农夫呢,还是愿意当一位官员?
学生甲:“我愿意当农夫”。

学生乙“当农夫好”。

学生丙:“当农夫高尚”。

教师:“你们都没说出心里话”。

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样的沟通互动不是成功的,连教师本人也感到很失望。问题在于设问肤浅,回答失真。这样的互动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课堂,我们倡导建构积极.适宜.和谐的互动,呼唤本真、实效的“心”的互动。

5.动态的课堂生成

一堂好课不仅要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和谐自然、师生互动真实有效、设计精巧,还要有较好的“教学生成”。还应关注预料外的生成。既要善对课堂的偶发事件临时生成。如欣赏“异口异声”,善待学生错误,重视学生质疑,直面意外事件,冷静对待学生“恶意”等。

动态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随机遇发的神来之笔,是无法预知的美丽。它常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能够及时捕捉具有动态生成价值的一些节点,理智的纳入课堂临时设计中,或探究.或引爆思维.或品德教育,从而产生精彩的动态生成。这样的教师必是聪目慧心者。这样的课堂理应得到较高评价。

6.多元的学生评价

教师要有多元的智能评价标准,能够给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分别从言语智能、逻辑——数学职能、空间智能、肢体——动感智能、音乐智能、人体智能、内容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个方面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促进和增强不同层次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特别是要体现对学困生的人文关怀和自信心的保护,真正落实和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

7.多维的教学效果

正如叶谰教授所言,一堂好课应做到“五实”。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扎实的课,既有意义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而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充实的课,既有效率的课。横向看,是指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包括基础好的.中等的.有困难的,都应有不同的效率;纵向看,是指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一堂好课。

丰实的课,即有生成性的课。见前文,这里不再赘述。

平时的课,即常态下的课。平指平等,平常;实指真实,有效。反对造假做秀。

真实的课,即有待完善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真实的课应是不加扮饰的。是值得反思,需要重建的,是有缺憾的课。

8.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下,课程标准是相同的。但课程资源及其处理因人而异。教师应有各自的明显的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即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应成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创新,有明显个人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已成为山阳县教学标兵大赛的评价标准 。对此,笔者完全赞同。

诚然,一堂好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但应各显其能 、各有风格,至少应是真实的、自然的、和谐的。即使有缺憾,也能给人以有利的反思。
秋千way
2008-08-17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江苏去年改革的 我正好是这一届学生
目的是好的 但是本质没有改变 至少江苏学子依旧是那么的辛苦的面对着应试教育
这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完善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