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 我来答
最爱秋天的传说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09-11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7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2.2亿
展开全部
1、努力归因。引导学生将学业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学业的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而不是靠运气能力。这样以来,成功激发了他们更高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而失败则需要加倍努力,不能松懈。相反,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些学生会因为失败而自责,或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2、可控归因。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失败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归因是必要的。比如孩子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告诉他:“那是因为你很努力,你比别人都刻苦”。而不要说:“你运气好,你比别人聪明”。如果孩子考试失败了,我们就告诉他:“因为你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对,或准备不充分”。而不要说:“你脑子笨、你不是读书的料”(即使某个孩子脑子真的不灵活,我们也不能实话实说)。因为“努力”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智力和运气”是孩子自己无法控制的。进行可控归因有利于维持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3、分化的归因模式。成功时引导学生进行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如“基础好,很聪明”;而失败时进行外部的可变的归因,如“题目太难,发挥时常”。这样做的好处是,成功时让他们肯定自己,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失败时则能维护自尊,且不至于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