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空间与图形的高效教学设计报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经过十多年的奋战,让我有更加深的感触:农村学校没有办法像城市学校那样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空间与图形”这么一块抽象的教学内容,我们农村学校只能利用现有的实物进行展示、教学。我们都知道: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而儿童的几何(空间)思维水平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而这个水平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儿童逐渐的心理成熟,更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组织。很多教师将某一级水平的学习降低到较低水平(如死记硬背)来组织,所以,了解儿童几何(空间)思维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组织几何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对于抽象的空间图形的理解特别困难。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如何去提高“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要掌握好小学阶段这一部分的标准,必须引起对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视:第一,重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对几何概念的形成;第二,发挥几何图形本身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正确形成和理解几何概念;第三,及时将所学概念纳入已有系统,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四,设计新的解法,一方面要注意结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其根据的条理性。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可以从现生活经验和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这就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如我在教学“物体分类”这一课时,我结合学生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家里装豆腐乳的罐等,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该课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所以如果在上这内容时,我觉得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做好准备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家里装豆腐乳的罐等的实物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在观察中获得有关空间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方法。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教育价值就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数学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的过程中,去感受成功的愉快。
如2010年我在教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时,出示了这样的一个简画面:在一个粮店里堆放着一大堆大米,工人想估算一下这堆大米的重量,你能帮助他们想一个最简洁的办法吗?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说称一称。这样一大堆粮食如果去称,既费时又费力。今天,我们如果学完这一课后,你们一定会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这样,通过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这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回顾。同时,出示工人正在测量圆锥形粮食的底面周长和高的画面。这样,同学们既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也体会到了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渐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地方能运用图形的操作与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图形的操作与实验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探索问题的平台,带来了成功的机会。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们经历了细致的观察、独立或合作性的操作、产生了直观或一般性推理、大胆想象等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过程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时,出示一组实物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我让学生动手量一量:1.用自己已有的绳子围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引导:这根绳子的长度实际上就是你围成图形的什么?)(周长) 2.同桌互指,感知周长;交流已经学过的图形周长公式。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从而感知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我就顺势地说:那么圆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学生说有A.滚动法(在尺上、在地上……);B.绕绳法(用绳子、用纸条……);C.拉伸法(对于可拉伸的圆)……。学生说出了好几种测量方法。这样,同学们不只在操作中认识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而且还想出了很多测量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这样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圆,让学生找出圆的圆心。有的学生发现通过把圆对折再对折,当中出现的交叉点就是圆心。还有的学生发现把圆对折后,用尺量出折痕的中点就是圆心。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的教学情景是生动直观的。同时,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再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们给学生准备了圆柱的立体模型,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圆柱的特征,可以通过看、摸、量、比的方式。在学生独立观察感知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并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如果再深入研究,同学们把手中的圆柱沿侧面的一条直线剪开,看一看剪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在剪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剪出了一个长方形,而个别同学认为剪出了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对此,都感到很疑惑。这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再进一步深化研究,最终得出了为什么能剪出不同图形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对问题和概念的认识和深化,都是在学生的亲自感知的基础上来完成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概念和解决问题都很抽象,要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多感官参与。新教材“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素材都取自生活中的原型,要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
比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可以把复杂的、抽象的圆柱体立体图形转换成同学学过的简单的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平面图形。这样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的图形,可以转换成是个平面的长方形;圆柱的两个底面就是平面的两个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这样圆柱的侧面积就可以转换成求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那往日的填鸭式,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枯燥无谓。现在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灵活、轻松得多,学起来也快,感兴趣,也没有那么抽象,教师教起来也轻松。
总之,要提高“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我认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农村老师除了多自制一些教具,更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得扎实,学得有趣,课堂教学也因此富有感染力,这样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可以从现生活经验和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这就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如我在教学“物体分类”这一课时,我结合学生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家里装豆腐乳的罐等,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该课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所以如果在上这内容时,我觉得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做好准备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家里装豆腐乳的罐等的实物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在观察中获得有关空间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方法。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教育价值就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数学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的过程中,去感受成功的愉快。
如2010年我在教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时,出示了这样的一个简画面:在一个粮店里堆放着一大堆大米,工人想估算一下这堆大米的重量,你能帮助他们想一个最简洁的办法吗?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说称一称。这样一大堆粮食如果去称,既费时又费力。今天,我们如果学完这一课后,你们一定会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这样,通过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这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回顾。同时,出示工人正在测量圆锥形粮食的底面周长和高的画面。这样,同学们既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也体会到了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渐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地方能运用图形的操作与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图形的操作与实验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探索问题的平台,带来了成功的机会。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们经历了细致的观察、独立或合作性的操作、产生了直观或一般性推理、大胆想象等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过程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时,出示一组实物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我让学生动手量一量:1.用自己已有的绳子围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引导:这根绳子的长度实际上就是你围成图形的什么?)(周长) 2.同桌互指,感知周长;交流已经学过的图形周长公式。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从而感知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我就顺势地说:那么圆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学生说有A.滚动法(在尺上、在地上……);B.绕绳法(用绳子、用纸条……);C.拉伸法(对于可拉伸的圆)……。学生说出了好几种测量方法。这样,同学们不只在操作中认识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而且还想出了很多测量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这样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圆,让学生找出圆的圆心。有的学生发现通过把圆对折再对折,当中出现的交叉点就是圆心。还有的学生发现把圆对折后,用尺量出折痕的中点就是圆心。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的教学情景是生动直观的。同时,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再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们给学生准备了圆柱的立体模型,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圆柱的特征,可以通过看、摸、量、比的方式。在学生独立观察感知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并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如果再深入研究,同学们把手中的圆柱沿侧面的一条直线剪开,看一看剪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在剪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剪出了一个长方形,而个别同学认为剪出了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对此,都感到很疑惑。这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再进一步深化研究,最终得出了为什么能剪出不同图形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对问题和概念的认识和深化,都是在学生的亲自感知的基础上来完成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概念和解决问题都很抽象,要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多感官参与。新教材“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素材都取自生活中的原型,要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
比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可以把复杂的、抽象的圆柱体立体图形转换成同学学过的简单的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平面图形。这样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的图形,可以转换成是个平面的长方形;圆柱的两个底面就是平面的两个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这样圆柱的侧面积就可以转换成求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那往日的填鸭式,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枯燥无谓。现在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灵活、轻松得多,学起来也快,感兴趣,也没有那么抽象,教师教起来也轻松。
总之,要提高“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我认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农村老师除了多自制一些教具,更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得扎实,学得有趣,课堂教学也因此富有感染力,这样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