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下的稳定政策有哪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固定汇率下的稳定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几个方面:
1、汇率稳定政策可以促进实际的外币交易的稳定,保证外贸经济的平稳运行。
2、汇率政策稳定对于国内的大宗交易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汇率消耗。
3、直接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鼓励企业生产,繁荣经济。
4、投资与消费增加,有利于经济繁荣,加强国际货币地位。
松的货币政策,即利率下降,投资与消费增加,有利于经济繁荣,同时松的货币政策,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增长
松的财政政策,即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直接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鼓励企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支出,就是增加了消费,引起人们对消费的欲望,当然也是繁荣经济.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则相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两者配合使用.
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是浮动汇率的对称,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
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如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货币兑美元的官定比价就是平价,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由中央银行出面干预。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固定汇率确定的基础,黄金输送点则是汇率波动的界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之初曾经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并据此形成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会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围绕该国货币同金平价之比在上下限各1%幅度内波动。后来,汇率的波动幅度虽然不断扩大,但波幅规定仍不变。当某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涉外汇市场,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的上下限内。 60年代以后,美元一再贬值,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外国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后,1973年2月美元再次大幅度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方各国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不再实行固定汇率制而改行浮动汇率制。
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现实汇率水平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1、汇率稳定政策可以促进实际的外币交易的稳定,保证外贸经济的平稳运行。
2、汇率政策稳定对于国内的大宗交易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汇率消耗。
3、直接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鼓励企业生产,繁荣经济。
4、投资与消费增加,有利于经济繁荣,加强国际货币地位。
松的货币政策,即利率下降,投资与消费增加,有利于经济繁荣,同时松的货币政策,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增长
松的财政政策,即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直接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鼓励企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支出,就是增加了消费,引起人们对消费的欲望,当然也是繁荣经济.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则相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两者配合使用.
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是浮动汇率的对称,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
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如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货币兑美元的官定比价就是平价,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由中央银行出面干预。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固定汇率确定的基础,黄金输送点则是汇率波动的界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之初曾经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并据此形成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会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围绕该国货币同金平价之比在上下限各1%幅度内波动。后来,汇率的波动幅度虽然不断扩大,但波幅规定仍不变。当某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涉外汇市场,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的上下限内。 60年代以后,美元一再贬值,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外国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后,1973年2月美元再次大幅度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方各国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不再实行固定汇率制而改行浮动汇率制。
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现实汇率水平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