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生物物理所是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共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培养点,2个硕士培养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
博士点一级学科:生物学
博士点二级学科: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
硕士点一级学科:生物工程、免疫学、生物学
硕士点二级学科: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 截至2011年底,研究所流动站共有在站博士后51名。其中35岁以下者占全部博士后人数的84%,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骨干力量。
2013年,该所组织所内科学家75人次分赴全国20所重点高校加强招生宣传,录取免试推荐生33人;成功举办生命科学希望之星夏令营,从57名优秀营员中择优录取10人。积极落实中科院、教育部的“科教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组织研究所科学家为“贝时璋英才班”学生授课,积极推进与重点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接收重点院校本科实习生58人。2013年研究所招收博士生95人,硕士生91人。目前在读研究生568人,其中,博士生295人、硕士生273人;外国留学生3人;与高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55人。毕业研究生87人,其中,博士71人,硕士10人,工程硕士6人。有20名研究生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院长优秀奖、优秀博士论文奖及各类冠名奖;4名研究生导师获得优秀导师奖。
2013年,研究所接收进站博士后18人,出站博士后13人,在站博士后49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人,面上资助3人。
2009年1月,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孙启凡荣获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资助,其报送的项目名称为“生物技术在西部农村中的生产效应探究”。这个项目主要通过开展西部农村生产生活的调查工作,重点从转基因作物以及其他生物工程新品种在西部农村的种植(养殖)推广情况着手,了解生物科技实际应用现状,寻找自身所学与生产所需的结合点,为科研和学习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