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镜头的使用技巧
大部分镜头,无论是变焦、广角、远摄还是其他镜头,都能达到比用户平常使用好得多的效果。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如何使镜头达到最佳表现的问题,但很多人都做不到。这适用于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镜头,适用于原厂或副厂镜头,也适用于新品或二手镜头。在本章后面将谈到这些选择,以及如何测试镜头,不过先来谈谈如何将一支镜头发挥到极限。
使用三脚架
三脚架笨拙不便,但它对于提高镜头成像锐度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镜头焦距越长,你就越需要三脚架。即使在“安全”快门速度下,比如50mm标头使用 1/125秒,许多摄影师发现,使用三脚架与手持拍摄的照片相比,画面中的边缘线条更加清晰。另外,使用三脚架迫使你无法匆忙也有好处:由于用更多的时间考虑,照片通常会更好。虽然这是令照片完美的忠告,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确实需要快速灵活的手持拍摄才能得到更好的照片。当然有些摄影者使用三脚架过度,但更多更多的人用得太少了!
只有你使用了三脚架,你才可能注意到下面两种技术带来的好处,那就是选择最佳光圈和最佳快门速度。
使用最佳光圈
对于任何镜头,选择成像最锐利的光圈,有两条经验。一是从最大光圈收缩两档,另一条是将光圈收缩到尽量小。两者都是有用的经验,但都不是完全精确。
“收缩两档”的建议主要是用于早期最大光圈为f/3.5到f/4.5的大部分镜头,这样收缩两档后为f/8左右。对于第二条尽量收缩光圈,对于早期的大幅相机可以使用,因为衍射限制的分辨率不成问题;但对于35毫米相机,收缩光圈的程度是有限制的。
更简单的经验是,对于35毫米相机的绝大多数镜头,在f/8光圈将达到最佳表现,也就是接近或达到衍射限制分辨率。在f/5.6,表现应该也很好,与 f/8时接近,但在f/4应该可以看到像质下降,除了一些顶级镜头。另一方面,在f/11应该和f/8几乎没有区别,在f/16的成像只有在最严格的条件下才能发觉区别。然而你应该慎用f/22或更小的光圈。
与此原则相背的是廉价变焦镜头和廉价超广角镜头,它们的像质可能会随着光圈的缩小不断提高,直到最小光圈为止。
使用最佳快门速度
一些研究显示,最常使用的快门速度,即1/30、1/60和1/125秒,对于一些单反相机来说将产生最差的锐度。对于1/250秒或更短的快门速度将能最大程度减轻反光镜和快门振动的说法,还有争论,不过对于1/15秒或更长的快门,这些振动已经结束,曝光期间大部分时间是无振动的。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证据还很模糊),不同型号机身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并且如果相机有反光镜锁,对此也一定有影响。根据我们的自身经验,当然无法证明或反驳它。另一方面,应该知道的是,有些人推断它的影响相当大。
仔细对焦
这乍看起来不太像个忠告。不过如果你发现用同一个镜头对焦会有多大的不同,你就可能会感到吃惊了。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手持相机朝一个物体对焦,将镜头调到最近对焦,再向该物体对焦,对好后用铅笔在镜头的距离标尺上做一个标记。重复多次,直到你厌烦了。换一个镜头,再做同样的试验。根据镜头、机身、调焦屏和你的视力,对焦的不同可能会很大。很多时候,这些失误被景深掩盖了,缩小光圈使得错误没那么严重。如果使用最大光圈,对焦失误可能已经超过景深的范围。
为了减小对焦失误,应考虑使用较明亮的对焦屏,考虑使用屈光度纠正目镜,对于很严格的情况,使用三脚架时,应考虑使用取景放大器,它可以使对焦更精确。
除了自动对焦无法聚焦的那些情况外,这可能是关于自动对焦的最激烈的争论所在。
使用较细的胶片
虽然不同厂商生产的同样速度的胶卷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通常慢速胶片比高速胶片要锐利(细腻,颗粒小)。
对于彩色反转片,Kodachrome 25是当时最细腻的,但50和100度的也很锐利,区别不大。更需要注意的是胶片的色调(味道)。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因为不同品牌的有很大不同。我们最多使用的Fuji 50和反差稍小一点的Fuji 100,后者更适于人像。超过100度的胶片颗粒增加,反差和色彩饱和度减小。
对于彩色负片,ISO25和50的胶片与ISO100的在锐度上有很大不同,ISO200的差别就更明显。ISO400和更高速的胶片上将能看到真正的颗粒。对于8x10英寸或更大的照片,需要慢速胶片(低于100)。
当然负片的扩印过程也影响最终的锐度。除非你自己扩印,不然最好去寻找一家好的扩印店,重要的是要记住,有时价格和质量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样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当时的黑白胶卷中,Ilford推出不久的Delta 100被认为是最好的,甚至可以和它同门的Pan F Plus (ISO 50)以及Kodak Technical Pan相媲美。实际上,Delta 400和XP-2(ISO 400)已经很好,以至于镜头的分辨率成为了限制因素。
自动对焦的优点
(或缺点)
在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之间作出选择,已经不再依靠理性,而更象一种宗教信仰。从各自本身来讲,没有理由说明为什么一种比另一种更锐利,虽然据说一些最新的自动对焦镜头是有史以来最锐利的。另一方面,还有两桶冷水应该泼给那些明确发誓认同自动对焦达到了发展顶点的人。
首先,自动对焦机构与镜头的锐度无关。无论你能制造多么锐利的自动对焦镜头,你都能制造一个手动镜头,至少与它的锐度相当。
其次,很多(但还不是全部)自动对焦镜头并不是为寻求极高锐度的摄影者设计的。相反的,它们是为了业余爱好者的方便设计的,他们通常只拍彩色负片,照片只扩到中等尺寸。在这样的情况下,极高的锐度不是必要的,因此没有包括在镜头内。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支老镜头,比如70年代的Vivitar Series One 35-85mm f/2.8, 确实能够超过一些现代的类似焦段的变焦镜头,尤其是那些非恒定光圈的。
第三点就是自动对焦相机从按下快门到快门开启之间的时滞。自动对焦可能比手动对焦快,但实际上,它通常比不过一个预先对好焦的手动相机,后者当主体进入焦点时可以立刻按下快门拍照。
我们的观点是,如果你喜欢自动对焦,可以。如果你不喜欢也没问题。我们绝大多数时间使用手动相机和镜头,并且我们知道用自动对焦相机也很难得到更锐利的照片,因此我们不需要更换所有的老器材。如果我们初步开始选择器材,我们可能会很为难,但我们并没有面对这样的选择,因此我们决定坚持使用手动对焦。
原厂与副厂镜头
原厂镜头几乎是你可以买到的最优秀的镜头。当然,与Leica,Zeiss,Nikon,Canon等生产的最优秀的镜头相比,已经没有更好的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名厂生产的每支镜头都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比如可能Canon在某个焦段领先,而另一个焦段是Nikon,再另一个焦段是Zeiss胜出,依此类推。总体来说,这些差别非常小,虽然某些厂商偶尔也会生产'狗'头。比如,原厂的43-86mm Nikkor镜头,就是Nikon有史以来生产的最差的镜头。
然而,原厂镜头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它并不只是由镜头品质决定的。价钱中的一部分是付给了品牌,另一部分是因为有限的制造数量。在器材交易圈中,一个众所周知的趣事就是,即使一些名厂的某些特殊镜头,也一直是由一个工匠制造的,因此如果他休假的话,订单就要等到他回来才能处理。
另一方面,副厂通常为不同的机身制造镜头:光学结构相同,卡口不同,有些是手动和自动对焦兼顾。这样的经济优势是明显的。少数几个独立生产厂与原厂受到同样的尊敬:德国的Shneider和Novoflex以及法国的Angenieux就是明显的例子。其他厂家只是因为在价格上有竞争力而出名。然而,在上述两者之间,还有几家在生产的所有镜头中,有一些确实是物超所值--与原厂镜头一样优秀和耐用,价格却便宜不少。
对于购买者来说,问题在于情况总是多变的。比如,Vivitar生产的Series One镜头曾经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但却相当昂贵,结果导致商业上的失败。如今,这些镜头的绝大部分或全部成了崇拜的对象,停产型号的需求巨大,如 28/1.9, 35-80/2.8 varifocal, 90/2.5 macro, 90-180/4.5 flat field, 135/2.3, 200/3, 以及结实的折返镜头。与此相对,当Series One绝对领先时,很少有人把Sigma当回事;Sigma已经不容忽视了,它的14mm f/3.5就是我们的最爱之一。
一些独立厂推荐他们自己的某些镜头要比其镜头好,如Vivitar的Seris One系列与“普通”Vivitar镜头有显著不同,Tomron的SP系列也是如此。其他厂家虽没有这样区分自己的镜头,但价格是一个不错的参考:如果一个厂家大部分镜头价格是对应原厂镜头的三分之一,而少数以及镜头的价格比如说是三分之二,那么通常可以认为这些高价镜头是比较优秀的。
在此书撰写当中,Sigma又推出一款全新的SLR带有全新的卡口,并且将已有的34款镜头都配备此卡口。Sigma虽然还没到为自己的品牌写书立篆的时候,但它每一年都更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