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主义的后主义
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在美英等国面临着“福特主义危机”的同时,西方学者发现,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某些地区和日本,却出现了与美国企业边际利润下降的相反局面。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调节学派的学者指出福特主义正处在向后福特主义的演变过程之中,并描述了后福特主义已经呈现的部分主要特征:持续的产品/工艺创新;终身雇佣的具备高技能和高归属感的雇佣工人;对剩余的折衷分配;企业组织通过多级分包网络来利用市场、产品和技术信息,并保持分包商之间的竞争;制造业、银行和国家分担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但调节理论并没有区分后福特主义的两种模式,即建立在中小企业之间动态分工网络的“弹性专业化”模式和以大企业为核心并控制多层次分包企业网络的“精益生产”模式。这两个模式实际上都强调了解除泰勒制的劳动分工和严格的管理控制,注重发展有高度专业技能和充分自主控制权的雇佣劳动,生产人员具有足够的自主控制权以便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快速调整的实践;强调保持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如设计、营销、顾客服务等整体一致性,以及缩短产品周期、多功能机器与利用微电子技术发展企业间网络对适应消费者需要变化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分工和专业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无论有多雄厚的实力都离不开与其他企业的有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