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英语小课题的学习研究
展开全部
目前,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我国经济走向全球的需要。因此,对于提高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水平与方法是迫在眉睫的,我国教育部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力度,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文件就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一点指出: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此,在我校领导与教研室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以活动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学习兴趣与语言交际能力》课题组。2002年2月,我们开始了本课题的酝酿和准备,学习了有关文献资料,在2002年9月课题申报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积极的尝试,有意识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采取活动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因为这些尝试,学生进入六年级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增无减,连续几年来,在小升初毕业统考中,我校英语名列全市前茅,这更坚定了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信心。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简略地介绍一下是如何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内容介绍
(一)研究的必要性
1.现代教学已定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展现,活动型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满足和实践应用为宗旨,有利于师生和生生情感的沟通,在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达到了知识与情感的交流,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2.新课程改革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英语课程改革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而“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课堂中,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研究内容简介
我们研究的主旨是:改革传统的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方式,让教师用活动性学习的思想指导自己,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并应用活动性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最大可能的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围绕课题思想,我们确立了以下四个主要研究内容:
1、活动的内容。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活动密不可分。“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把文字活化为话语;2)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客观实际;3)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动”也包括三个方面:1)身体各个器官动;2)认知结构动;3)人的主体意识动。活是第一位的,活为动,活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以上这几点,都属于我们课题研究的范畴。
2、活动的环境、语境、情境。活动离不开环境,这里的环境指英语课堂教学的内部环境,即与活动相关的条件。语境指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的语境,即是说从一开始就按语言的功能进行语言输入活动,并在直观、生动、具有意义性的训练中掌握语言。情境指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活动把教材内容的情境激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智力、心理和体力几方面结合起来参与学习。
3、英语课堂活动的类型。按照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这一类型决定了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必须注意活动教学的原则性,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 有效性原则。活动的设计与创设要能以刺激学生的技能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为目的,时机要恰当,要紧跟其所服务的教学环节,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性。2) 多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给每一个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同时要具备竞争、激励的功能,即非轻而易举又非高不可攀。3) 成功性原则。我们要创设学生极可能成功的活动,活动成功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就感,而且还能鼓励他们主动探寻,纵深发展。4) 趣味性原则。我们所创设的活动在追求成功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趣味性原则,充满情趣,形式多样,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厌倦,降低学习动机。
4、活动性学习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束缚了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然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变革,那么应该有与之对应的评价标准来引导。因而,我们拟制订出一套活动性学习方式下的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二、 近两年研究工作概述与进展情况
1、理论学习。活动教学虽不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要使教师能切实运用这种思想指导教学,还需加强理论的学习。从2002年起,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题方案,聘请专家或校内人员对教师进行了多次理论辅导,其主要专题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英语教学交际论》……,除了理论讲座外,另一种学习方式是鼓励教师自学,我们对教师提出了每学期读一本专著,做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每周学一篇业务文章的要求,定期进行交流讨论。
2、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学科课堂教学和综合活动课课堂教学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在集体研究方式上,我们采取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议总结。即每学期重点开展几次校级课堂教学研究,确定执教人员后,组织部分人员运用课题思想认真反复多次备课,力求体现课题思想,上课后组织教师围绕课题思想认真评议,我们还将课题思想分解为一些小的专题,由教师讨论,力求通过交流,总结出基本观点。在教师个人的研究方式上,我们提出了“自学反思”模式。“自学”即“每学期读一本专著,做一万字笔记,每周读一篇业务文章”。“反思”主要有以下方式:是课堂教学中坚持“三段式”,即备课时必须写“课前设想”,即让教师备课时想到如何用课题思想指导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课中要求克服传统弊端,最大限度地落实,课后坚持填写“反思”栏目及写课后记,为引导教师形成反思习惯,我们对备课的书面设计进行了改革。通过学校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及教师的“自学反思”,形成合力,使教师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3、学生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外活动,具体形式有:创办英语角;每学期举办一次英语周;开展英语手抄报、歌咏、口语、演讲等竞赛活动。上学期我们举办了英语圣诞大联欢活动,学生参与人数接近二百人次,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活动教学的优越性,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憾。
4、在课题思想方面。全体课题组教师增加了对活动教学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新课程的解读。我们认为,活动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思想与新课程思想是一致的,是不矛盾的,搞好本课题研究能较好地实践新课程。我们也深信该课题的研究将“迫使”教师实现教学思想及方式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5、课堂教学方面。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对如何在课堂上采用活动的教学方式有了初步的体会,即:在课堂教学中,一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地组织活动,创造性发挥活动的中介这作用,使活动成为英语教学返朴归真的途径,成为学生智力、情感得到发展的纽带。二是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可分为学生同桌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师生共同活动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及时“反馈”,将活动过程及结果反馈,自主获取新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现以具体实例谈谈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1)复习活动(以牛津教材 5A Unit2为例):本课B部分重点内容是对under ,behind, beside、between 等介词和介词词组的学习与灵活运用。学生在之前对on ,in、near 有了一定的掌握,对on 、in 、near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学习under 、behind, beside与between,所以我加强了对on 、in、near 的复习,设计了以下活动。
a)Ask and answer 。通过摆放物体,教师问学生答,或是半班问半班回答。
b)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这是一首旋律欢快的乐曲,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集中,精神得到振奋,更主要的通过对这首歌的吟唱,又可以加深对on , in的巩固。
c)Play games。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安排了两个游戏,一是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学生快速地反应。如:Put your pen on your nose. 二是猜人或物在哪里,这样既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又加强了对已学过介词的复习,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这样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极好的铺垫。
2)呈现活动。呈现的内容清晰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清晰明了的呈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词汇我们可利用实物,投影,简笔画进行直观呈现,而对于整体性较强的句型或是对话内容,用直观明了的手段整体呈现,一些反应力较弱的学生不易接受,针对对话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复习阶段中进行必要的铺垫活动,在呈现中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给学生尤其中下等学生有思想上的准备。以牛津教材3A Unit7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复习阶段中,我以学生熟知的dog、cat、panda、monkey等玩具动物,复习了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以Look, 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和Look at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铺垫了 Look at his shirt.与Look,this is her jacket. 等等,这样在呈现本课衣物之后通过我与学生创设的情景对话再学习本课,学生对文中的重难点词句就有了轻松愉快的感知,Look at …与Look,this is …俩句型掌握起来就不易混淆,学生学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3)练习活动。这是呈现后所进行的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活动,在这一阶段,如果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听读跟读、齐读机械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会降低,即便在呈现阶段他们的兴趣与学习欲望有多强烈,也会造成记得快,忘得也快的不良现象,针对不同课型,我们不妨设计不同的练习活动。以牛津教材5A Unit6为例,在这一阶段我设计了以下练习活动:
a)我做动作学生快速说出短语(教材B部分内容)。这步训练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短语的掌握,但事实上的确是避免了机械性的听读与跟读。
b)我说前半句,学生说出后半句。如,前I’m, 后 standing;前He’s,后sitting.等。这项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比上一步更高,充分保证了学生的思维处于紧张集中的状态,同时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从整体再进一步感知一般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方式,比机械地告诉学生构成方式效果要强百倍。
C)问答活动。在上述的练习上到问答的练习,如: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she doing? 是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点进行交际活动的基础,同时也稍微缓解了上述活动中紧张的课堂情绪,使课堂教学气氛有张有弛。
d)采用chant形式。对于长的句子、难的句子,就初学者来说我们可采用chant 形式。如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就出现了What’s your name?学生通过教师的多次提问,知道这句的含义并且能毫不犹豫地回答:I’m…但说起这一句问句来较吃力,更不用说达到交际运用的目的,我以chant形式,在极有节奏的吟诵中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子,学生对新鲜的跟读兴趣极高,完全摒弃了机械性的跟读,我是这样设计的, name↗,name ,↘your name↗,What’s your name? (配以拍手节奏)。除我们自编chant 形式之外,教材中很多单元最后一部分中有“rhyme”形式,我们可以把本单元重点知识改编入“rhyme”中进行巩固。
4)巩固活动
在巩固环节中,一般我们把它分为口头巩固与书面巩固。口头巩固就是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让学生在模拟的,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实践活动,发展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很多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师生示范对话、俩俩或是小组表演对话,这对充分开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有一定的束缚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安排其它的一些活动。以牛津教材4B Unit1为例,对于职业词汇的巩固,在课文给以学生的情景中,学生最多只会虚拟人物或自身身份进行俩俩交际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三人以上的小组活动,询问其他同学父母的职业,如:Is your father a teacher?Is his mother a nurse?,这样围绕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多个人的会话,从而真正达到所学语言进行交际运用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化的模仿。在口头巩固活动中,还可以安排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游戏,只要我们细细钻研教材,都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创设应以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有利于刺激少数不喜欢开口说话的学生想说出来的欲望为目的。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内容介绍
(一)研究的必要性
1.现代教学已定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展现,活动型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满足和实践应用为宗旨,有利于师生和生生情感的沟通,在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达到了知识与情感的交流,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2.新课程改革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英语课程改革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而“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课堂中,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研究内容简介
我们研究的主旨是:改革传统的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方式,让教师用活动性学习的思想指导自己,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并应用活动性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最大可能的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围绕课题思想,我们确立了以下四个主要研究内容:
1、活动的内容。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活动密不可分。“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把文字活化为话语;2)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客观实际;3)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动”也包括三个方面:1)身体各个器官动;2)认知结构动;3)人的主体意识动。活是第一位的,活为动,活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以上这几点,都属于我们课题研究的范畴。
2、活动的环境、语境、情境。活动离不开环境,这里的环境指英语课堂教学的内部环境,即与活动相关的条件。语境指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的语境,即是说从一开始就按语言的功能进行语言输入活动,并在直观、生动、具有意义性的训练中掌握语言。情境指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活动把教材内容的情境激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智力、心理和体力几方面结合起来参与学习。
3、英语课堂活动的类型。按照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这一类型决定了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必须注意活动教学的原则性,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 有效性原则。活动的设计与创设要能以刺激学生的技能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为目的,时机要恰当,要紧跟其所服务的教学环节,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性。2) 多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给每一个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同时要具备竞争、激励的功能,即非轻而易举又非高不可攀。3) 成功性原则。我们要创设学生极可能成功的活动,活动成功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就感,而且还能鼓励他们主动探寻,纵深发展。4) 趣味性原则。我们所创设的活动在追求成功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趣味性原则,充满情趣,形式多样,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厌倦,降低学习动机。
4、活动性学习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束缚了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然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变革,那么应该有与之对应的评价标准来引导。因而,我们拟制订出一套活动性学习方式下的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二、 近两年研究工作概述与进展情况
1、理论学习。活动教学虽不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要使教师能切实运用这种思想指导教学,还需加强理论的学习。从2002年起,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题方案,聘请专家或校内人员对教师进行了多次理论辅导,其主要专题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英语教学交际论》……,除了理论讲座外,另一种学习方式是鼓励教师自学,我们对教师提出了每学期读一本专著,做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每周学一篇业务文章的要求,定期进行交流讨论。
2、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学科课堂教学和综合活动课课堂教学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在集体研究方式上,我们采取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议总结。即每学期重点开展几次校级课堂教学研究,确定执教人员后,组织部分人员运用课题思想认真反复多次备课,力求体现课题思想,上课后组织教师围绕课题思想认真评议,我们还将课题思想分解为一些小的专题,由教师讨论,力求通过交流,总结出基本观点。在教师个人的研究方式上,我们提出了“自学反思”模式。“自学”即“每学期读一本专著,做一万字笔记,每周读一篇业务文章”。“反思”主要有以下方式:是课堂教学中坚持“三段式”,即备课时必须写“课前设想”,即让教师备课时想到如何用课题思想指导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课中要求克服传统弊端,最大限度地落实,课后坚持填写“反思”栏目及写课后记,为引导教师形成反思习惯,我们对备课的书面设计进行了改革。通过学校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及教师的“自学反思”,形成合力,使教师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3、学生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外活动,具体形式有:创办英语角;每学期举办一次英语周;开展英语手抄报、歌咏、口语、演讲等竞赛活动。上学期我们举办了英语圣诞大联欢活动,学生参与人数接近二百人次,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活动教学的优越性,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憾。
4、在课题思想方面。全体课题组教师增加了对活动教学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新课程的解读。我们认为,活动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思想与新课程思想是一致的,是不矛盾的,搞好本课题研究能较好地实践新课程。我们也深信该课题的研究将“迫使”教师实现教学思想及方式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5、课堂教学方面。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对如何在课堂上采用活动的教学方式有了初步的体会,即:在课堂教学中,一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地组织活动,创造性发挥活动的中介这作用,使活动成为英语教学返朴归真的途径,成为学生智力、情感得到发展的纽带。二是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可分为学生同桌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师生共同活动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及时“反馈”,将活动过程及结果反馈,自主获取新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现以具体实例谈谈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1)复习活动(以牛津教材 5A Unit2为例):本课B部分重点内容是对under ,behind, beside、between 等介词和介词词组的学习与灵活运用。学生在之前对on ,in、near 有了一定的掌握,对on 、in 、near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学习under 、behind, beside与between,所以我加强了对on 、in、near 的复习,设计了以下活动。
a)Ask and answer 。通过摆放物体,教师问学生答,或是半班问半班回答。
b)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这是一首旋律欢快的乐曲,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集中,精神得到振奋,更主要的通过对这首歌的吟唱,又可以加深对on , in的巩固。
c)Play games。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安排了两个游戏,一是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学生快速地反应。如:Put your pen on your nose. 二是猜人或物在哪里,这样既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又加强了对已学过介词的复习,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这样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极好的铺垫。
2)呈现活动。呈现的内容清晰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清晰明了的呈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词汇我们可利用实物,投影,简笔画进行直观呈现,而对于整体性较强的句型或是对话内容,用直观明了的手段整体呈现,一些反应力较弱的学生不易接受,针对对话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复习阶段中进行必要的铺垫活动,在呈现中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给学生尤其中下等学生有思想上的准备。以牛津教材3A Unit7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复习阶段中,我以学生熟知的dog、cat、panda、monkey等玩具动物,复习了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以Look, 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和Look at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铺垫了 Look at his shirt.与Look,this is her jacket. 等等,这样在呈现本课衣物之后通过我与学生创设的情景对话再学习本课,学生对文中的重难点词句就有了轻松愉快的感知,Look at …与Look,this is …俩句型掌握起来就不易混淆,学生学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3)练习活动。这是呈现后所进行的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活动,在这一阶段,如果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听读跟读、齐读机械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会降低,即便在呈现阶段他们的兴趣与学习欲望有多强烈,也会造成记得快,忘得也快的不良现象,针对不同课型,我们不妨设计不同的练习活动。以牛津教材5A Unit6为例,在这一阶段我设计了以下练习活动:
a)我做动作学生快速说出短语(教材B部分内容)。这步训练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短语的掌握,但事实上的确是避免了机械性的听读与跟读。
b)我说前半句,学生说出后半句。如,前I’m, 后 standing;前He’s,后sitting.等。这项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比上一步更高,充分保证了学生的思维处于紧张集中的状态,同时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从整体再进一步感知一般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方式,比机械地告诉学生构成方式效果要强百倍。
C)问答活动。在上述的练习上到问答的练习,如: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she doing? 是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点进行交际活动的基础,同时也稍微缓解了上述活动中紧张的课堂情绪,使课堂教学气氛有张有弛。
d)采用chant形式。对于长的句子、难的句子,就初学者来说我们可采用chant 形式。如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就出现了What’s your name?学生通过教师的多次提问,知道这句的含义并且能毫不犹豫地回答:I’m…但说起这一句问句来较吃力,更不用说达到交际运用的目的,我以chant形式,在极有节奏的吟诵中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子,学生对新鲜的跟读兴趣极高,完全摒弃了机械性的跟读,我是这样设计的, name↗,name ,↘your name↗,What’s your name? (配以拍手节奏)。除我们自编chant 形式之外,教材中很多单元最后一部分中有“rhyme”形式,我们可以把本单元重点知识改编入“rhyme”中进行巩固。
4)巩固活动
在巩固环节中,一般我们把它分为口头巩固与书面巩固。口头巩固就是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让学生在模拟的,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实践活动,发展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很多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师生示范对话、俩俩或是小组表演对话,这对充分开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有一定的束缚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安排其它的一些活动。以牛津教材4B Unit1为例,对于职业词汇的巩固,在课文给以学生的情景中,学生最多只会虚拟人物或自身身份进行俩俩交际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三人以上的小组活动,询问其他同学父母的职业,如:Is your father a teacher?Is his mother a nurse?,这样围绕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多个人的会话,从而真正达到所学语言进行交际运用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化的模仿。在口头巩固活动中,还可以安排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游戏,只要我们细细钻研教材,都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创设应以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有利于刺激少数不喜欢开口说话的学生想说出来的欲望为目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