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怎样有效开展调查研究
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做好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在调查研究中,我们需要和调查对象交朋友,听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听他们讲对很多具体政策的看法,对民生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看法。而只有和他们真心交朋友,他们才会告诉你自己真实的想法。现在很多人嘴里有两套话语,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态度是否诚恳,被调查者要了解清楚才能如实回答问题。这就是说我们要调查他,他先得调查你,然后再决定是否让你调查他。这个互相调查的过程很微妙,一旦被调查者发现你的调查态度不那么诚恳,或者你的调查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你,不肯说出真心话。
换言之,调查者需要通过伦理的考虑和实施,尽可能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状态,了解潜在的屏障以及被调查者对于调查风险的自我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以及帮助被调查者贴近实际地来分析这些风险,然后再想方设法去破解这些风险,尽量客观地去分析研究可能给被调查者带来的风险以及告知被调查者我们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比如保密),从而降低被调查者的责任负担以及实际风险,尽量让被调查者在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情境下参与研究,促进调查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从而更进一步贴近被调查者的“真实”表述。而且,也只有通过这种情境下的互动,我们才可能做到对被调查者的“移情式理解”,更加深入地、从被调查者主体的角度来解释所获得的信息。
其次,调查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位于最顶层,与哲学和各门学科的理论密切联系,是调查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和理论架构,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法多元化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以及伦理道德原则等。
在调研方式上,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按研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在具体方法与技术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另一类是定量方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功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数据收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调查者而言,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定性方法有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次原因,对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握。在研究特殊群体和敏感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时,定性方法有其独到的功用。在操作中,定性分析采用的是比定量分析更模糊、更大胆的方法,因此,更容易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常用的定性方法有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座谈会)、参与观察等。一般认为,这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同时,定性方法的实施成功与否及其研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者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经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常常使研究结果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受到较大影响。
定量方法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之上,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论总体特征。以定量方法中常用的统计调查为例,它首先是从一定的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标准化、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问卷,然后经过规范的抽样、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或者对新的发现做出理论解释。定量方法的缺陷在于难以获得深入的信息,对具体的社会过程及人们的深层次动机容易忽略,同时也不适用于对唯一发生的现象进行因果性分析。
调查者必须认识到,在调查研究中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或回答所有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不应该对立,而应是互为补充的、互相支持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我们应克服那种非此即彼的做法,要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调查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
当今时代,如何能够更快更准地掌握瞬息万变的情况,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规律,仍需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要在学习和运用既有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创新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调查研究要树立系统的思维。开展调查研究,要精心设计调研计划、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及规模、选择适用的调查方法、形成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充分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高,避免一切都从零开始,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了解调研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调研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往往会启发调研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调查时,视角和方位要周全,既调查现在又了解过去,既调查个体又了解整体,注重真实、准确,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在研究时,要正确估计问题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正确分析和综合,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堆积和描述上;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防止夸大或缩小问题的轻重程度;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
调查者要意识到,调查与研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调查是深入实践,熟悉和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的感性认识过程,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而研究则是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事物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做好调查研究,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缺少调查或调查做得不够深入全面,很容易使研究过程成为无米之炊,无从下手,调研报告也会漂浮、无力,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而缺少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调研报告也会成为一个材料的堆砌。因此,调查过程必须深入一线,对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开展深入全面调查,而研究过程也必须在详尽占有材料后,认真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这两个过程截然分开,要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即在每次调查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争取在全部调查结束时积累的理性认识就已基本形成调查报告的雏形,从而避免调查完成后再研究的耗时、费力及遗漏等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对遇到的新问题开展进一步调查,从而通过“调查—研究一再调查一再研究”的往复过程,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做好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在调查研究中,我们需要和调查对象交朋友,听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听他们讲对很多具体政策的看法,对民生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看法。而只有和他们真心交朋友,他们才会告诉你自己真实的想法。现在很多人嘴里有两套话语,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态度是否诚恳,被调查者要了解清楚才能如实回答问题。这就是说我们要调查他,他先得调查你,然后再决定是否让你调查他。这个互相调查的过程很微妙,一旦被调查者发现你的调查态度不那么诚恳,或者你的调查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你,不肯说出真心话。
换言之,调查者需要通过伦理的考虑和实施,尽可能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状态,了解潜在的屏障以及被调查者对于调查风险的自我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以及帮助被调查者贴近实际地来分析这些风险,然后再想方设法去破解这些风险,尽量客观地去分析研究可能给被调查者带来的风险以及告知被调查者我们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比如保密),从而降低被调查者的责任负担以及实际风险,尽量让被调查者在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情境下参与研究,促进调查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从而更进一步贴近被调查者的“真实”表述。而且,也只有通过这种情境下的互动,我们才可能做到对被调查者的“移情式理解”,更加深入地、从被调查者主体的角度来解释所获得的信息。
其次,调查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位于最顶层,与哲学和各门学科的理论密切联系,是调查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和理论架构,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法多元化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以及伦理道德原则等。
在调研方式上,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按研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在具体方法与技术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另一类是定量方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功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数据收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调查者而言,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定性方法有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次原因,对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握。在研究特殊群体和敏感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时,定性方法有其独到的功用。在操作中,定性分析采用的是比定量分析更模糊、更大胆的方法,因此,更容易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常用的定性方法有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座谈会)、参与观察等。一般认为,这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同时,定性方法的实施成功与否及其研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者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经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常常使研究结果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受到较大影响。
定量方法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之上,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论总体特征。以定量方法中常用的统计调查为例,它首先是从一定的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标准化、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问卷,然后经过规范的抽样、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或者对新的发现做出理论解释。定量方法的缺陷在于难以获得深入的信息,对具体的社会过程及人们的深层次动机容易忽略,同时也不适用于对唯一发生的现象进行因果性分析。
调查者必须认识到,在调查研究中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或回答所有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不应该对立,而应是互为补充的、互相支持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我们应克服那种非此即彼的做法,要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调查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
当今时代,如何能够更快更准地掌握瞬息万变的情况,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规律,仍需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要在学习和运用既有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创新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调查研究要树立系统的思维。开展调查研究,要精心设计调研计划、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及规模、选择适用的调查方法、形成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充分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高,避免一切都从零开始,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了解调研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调研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往往会启发调研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调查时,视角和方位要周全,既调查现在又了解过去,既调查个体又了解整体,注重真实、准确,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在研究时,要正确估计问题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正确分析和综合,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堆积和描述上;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防止夸大或缩小问题的轻重程度;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
调查者要意识到,调查与研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调查是深入实践,熟悉和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的感性认识过程,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而研究则是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事物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做好调查研究,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缺少调查或调查做得不够深入全面,很容易使研究过程成为无米之炊,无从下手,调研报告也会漂浮、无力,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而缺少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调研报告也会成为一个材料的堆砌。因此,调查过程必须深入一线,对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开展深入全面调查,而研究过程也必须在详尽占有材料后,认真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这两个过程截然分开,要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即在每次调查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争取在全部调查结束时积累的理性认识就已基本形成调查报告的雏形,从而避免调查完成后再研究的耗时、费力及遗漏等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对遇到的新问题开展进一步调查,从而通过“调查—研究一再调查一再研究”的往复过程,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展开全部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
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
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
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
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
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
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
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
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