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属于哪个区
成都高新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由成都市直管,不属于国家法定行政区划。
成都高新区由成都高新东区、成都高新南区、成都高新西区组成。坐落于成都平原和龙泉山东部浅丘区,由南部园区、西部园区和东部园区组成,总面积613平方公里。南部园区地势平坦,海拔450~500米,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度为2.2‰。西部园区平均海拔530米,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度为3‰。
区划详情:
成都高新区是非国家法定行政区,所辖街道均为托管性质。截至2018年,共托管7个街道,4个建制镇,8个乡。分别是武侯区的肖家河街道、芳草街街道、桂溪街道、石羊街道;郫都区的合作街道、西园街道;双流区的中和街道;简阳市的草池镇、三岔镇、芦葭镇、石板凳镇、丹景乡、玉成乡、新民乡、福田乡、董家埂乡、清风乡、坛罐乡、海螺乡。
扩展资料:
成立过程
1988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年改为科学技术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开始筹建。
1990年,成都高新区获准正式成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
1991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6年4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市
推荐于2017-12-16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成都高新区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南区87平方公里,高新西区43平方公里;共划分为7个街道,其中高新南区包括武侯区的4个街道和双流区的1个街道,高新西区包括郫县的2个街道,高新区托管的7个街道的人大、政协、军事等非行政事务仍由原属地管辖。截至2014年,全区总人口878742人(含流动人口),其中高新南区626192人、高新西区252550人。
成都高新区是非国家法定行政区,所辖街道均为托管性质。截至2018年,共托管7个街道,4个建制镇,8个乡。分别是武侯区的肖家河街道、芳草街街道、桂溪街道、石羊街道;郫都区的合作街道、西园街道;双流区的中和街道;简阳市的草池镇、三岔镇、芦葭镇、石板凳镇、丹景乡、玉成乡、新民乡、福田乡、董家埂乡、清风乡、坛罐乡、海螺乡。
成都高新区现有托管和共建面积657平方公里(其中与成都市双流区合作共建园区44平方公里),围绕“一区四园”总体布局,依托高新南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高新西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东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功能区。
高新南区 ——面积87平方公里,是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确定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以产业社区为抓手,聚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新经济产业主攻方向,探索业界共治产业发展模式,将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与产业社区融合,形成新经济梯度培育空间格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
位于其中的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规划面积29.86平方公里,依托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科技金融等产业和政策集聚优势,建设面向世界的自贸区开放高地;成都金融城,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吸引金融总部聚集的重要载体、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天府软件园,是中国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聚集企业600余家,员工总数逾6万人,世界500强34家,成为全国知名创新地标;新川创新科技园,规划面积10.34平方公里,由四川省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正在建设成为产业、人文、生态高度融合的创新示范城;菁蓉汇,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是中韩创新创业园的主要承载地,是成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协力共促双创全面升级;中国-欧洲中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对欧综合服务平台、欧洽会永久会址。
高新西区 ——面积43平方公里,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载体,重点打造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产业生态圈和电子科技大学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边界清晰、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区域识别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位于西区的成都高新综保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2018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78.2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23.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6.8%。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双流园区)进出口额3521亿元,首次超过昆山综保区和新郑综保区,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
高新东区 ——面积 483平方公里,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是成都“东进”主阵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临空新经济产业。
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是四川省委确定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定位为“带动成都乃至全省发展的强劲引擎”。天府国际机场于2015年获国家批复,建成后将满足直达航线和中转航班旅客需求,远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面积44平方公里,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是成都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集聚空间,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健康新经济四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药制剂、现代中(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健康+精准医学和专业外包服务,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
首先,我国的国家高新区有168家,这些高新区一般由市直管,不属于国家法定行政区划。
其次,高新区一般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中国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最后,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成都高新区是非国家法定行政区,所辖街道均为托管性质。截至2018年,共托管7个街道,4个建制镇,8个乡。分别是武侯区的肖家河街道、芳草街街道、桂溪街道、石羊街道;郫都区的合作街道、西园街道;双流区的中和街道;简阳市的草池镇、三岔镇、芦葭镇、石板凳镇、丹景乡、玉成乡、新民乡、福田乡、董家埂乡、清风乡、坛罐乡、海螺乡。
成都高新区现有托管和共建面积657平方公里(其中与成都市双流区合作共建园区44平方公里),围绕“一区四园”总体布局,依托高新南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高新西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东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功能区。
高新南区 ——面积87平方公里,是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确定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以产业社区为抓手,聚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新经济产业主攻方向,探索业界共治产业发展模式,将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与产业社区融合,形成新经济梯度培育空间格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
位于其中的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规划面积29.86平方公里,依托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科技金融等产业和政策集聚优势,建设面向世界的自贸区开放高地;成都金融城,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吸引金融总部聚集的重要载体、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天府软件园,是中国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聚集企业600余家,员工总数逾6万人,世界500强34家,成为全国知名创新地标;新川创新科技园,规划面积10.34平方公里,由四川省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正在建设成为产业、人文、生态高度融合的创新示范城;菁蓉汇,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是中韩创新创业园的主要承载地,是成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协力共促双创全面升级;中国-欧洲中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对欧综合服务平台、欧洽会永久会址。
高新西区 ——面积43平方公里,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载体,重点打造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产业生态圈和电子科技大学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边界清晰、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区域识别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位于西区的成都高新综保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2018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378.2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23.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6.8%。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双流园区)进出口额3521亿元,首次超过昆山综保区和新郑综保区,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
高新东区 ——面积 483平方公里,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是成都“东进”主阵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临空新经济产业。
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是四川省委确定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定位为“带动成都乃至全省发展的强劲引擎”。天府国际机场于2015年获国家批复,建成后将满足直达航线和中转航班旅客需求,远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面积44平方公里,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是成都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集聚空间,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健康新经济四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药制剂、现代中(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健康+精准医学和专业外包服务,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