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喜欢咬手指甲?
案例分析
苹苹,女,2岁8个月
晨检时,老师多次发现苹苹的手指甲光秃秃的,但明显不是修剪整齐的短,而是参差不齐的秃,有些甚至可以看清裸露的指甲床!!
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此问题辛老师将展开解析!
老师
经过和妈妈沟通,辛老师基本可以确定:苹苹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据妈妈反映,几乎不用给苹苹剪指甲,因为指甲还没长长,就已经被苹苹给咬掉了。
1岁前的孩子,嘴巴是他最敏感的探索途径,因此孩子爱啃玩具、爱啃手啃脚,这都是TA在学习认识这个世界。随着孩子的视觉、听觉、大运动、精细运动都慢慢发育完善,孩子就学会了运用多种感官来探索世界,而不再依赖于嘴巴了。
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很多孩子好像越大越喜欢吃手,有的还会发展成了咬指甲,甚至维持到成年。今天真爱幼幼的辛老师将和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宝宝咬手指甲的深层原因以及该怎么帮助宝宝纠正这个“坏”习惯。
其实造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01宝宝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宝宝处于紧张和焦虑时容易产生咬指甲的动作。
不同的宝宝在紧张和焦虑时会有不同的缓解办法,有的可能会摸头发、有的可能会想吃东西、有的可能会吃手、有的孩子就会咬
苹苹妈妈也表示,宝宝并不是一开始就咬指甲的,仔细回想起来:苹苹是从被要求学习英语之后才开始咬指甲
妈妈最近想培养宝宝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宝宝买了很多英文绘本和CD,每天都会带着苹苹一起看书、听
但是,看完之后,妈妈就会问“苹果用英文怎么说呀?”等等。而且妈妈属于比较严厉的,如果苹苹回答不上来,妈妈会生气,语气也会比较严肃,这让苹苹无形中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产生焦虑,进而可能会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
温馨提示:
宝宝刚出生的前三年,大脑还处于发育和成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培养英语兴趣的黄金时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能够让孩子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更流畅地表达,甚至树立自信心,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成效,过分要求,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平时对孩子过于严厉、要求过严、吵骂孩子,将会导致宝宝内心胆怯,不敢表达,通过咬手指或咬衣角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把对施压者的恐惧投射到外界,进行心理和行为宣泄。
苹苹是因为焦虑和压力导致喜欢咬指甲,可是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宝宝咬指甲哦!
02习惯性咬指甲且家长处理不当
有些宝宝咬指甲可能是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家长发现宝宝咬指甲的行为后,也想进行纠正,可是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当,导致宝宝难以改正,比如:
有些家长会借助体罚、涂风油精、红药水、责骂等非常简单粗暴的手段阻止宝宝咬指甲,但往往成效不佳,导致小朋友难以更正。
03模仿周围的人
孩子早期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对外界所知甚少,所以好奇心特强,看见什么都会想要尝试,咬手指也一样。所以,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的习惯也显得尤为重要。
04生理需求未获得满足
还有一种原因是口唇期未获得满足,断奶过早或者发育偏晚;
触觉发育不足的宝宝也容易出现咬手指甲的问题,4岁以前的孩子,80%都与触觉发育不足相关,容易出现胆小、咬指甲、爱哭等情绪化现象。
那么,对于宝宝咬指甲的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怎么来解决呢?
对于老师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的:
1缓解宝宝的焦虑
因为苹苹本身就是因为焦虑和紧张而导致的咬指甲,所以,我们平时对苹苹会更多的报以微笑,说话的时候会蹲下来,让苹苹放松地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同时,拉着苹苹的小手或者帮苹苹搓搓小手,让孩子感到被接纳。
2转移宝宝注意力
老师可以时常“请”宝宝帮助做一些TA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搬个小凳子、拿一下纸巾等微小事情,转移宝宝注意力,让她把手腾出来做些别的事情,占据用手的时间。
与此同时,宝宝可能会因为获得关注,增进与老师之间的亲密感哦!
3开发身体资源,促进触觉系统的发育
真爱幼幼身体资源开发课程会在安全宽敞的活动空间内,给予宝宝足量的身体刺激资源(诸如本体、前庭、触觉刺激),强化幼儿粗细动作发展、提升肌耐力、爆发力、柔韧度及协调性,塑造宝宝健美体格,并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家长,我们会这样建议:
1.请家长尽量在孩子面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要过度责骂孩子;
2.当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行为时,不要吵骂或打孩子,要先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然后双手握着小手,蹲下跟孩子说话,语气要轻要慢,耐心等孩子把话说完,不得打断孩子;
3.日常当中,可以给孩子的手里拿上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占据双手的空间或时间,减少咬手指甲的次数;
4.在家多给孩子做一些触觉类的练习,比如:挠痒痒、抖毛毯、勤洗澡、玩沙土等。
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宝宝咬指甲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获得美好且高质量的童年。
但是别咬手指,细菌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