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有活力的生物课堂
2018-06-11
展开全部
一、要注重师生间的民主互动意识。手持戒尺,板起脸孔,高高在上,为的是“师道尊严”四字,那是封建教育的悲哀;我说,我讲;你听,你记,图的是“我是老师”,这是应试教育的可怜、可叹;仔细琢磨,不难发现师生等级观念是何等的明显、可悲!当今,有识之士疾呼应该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合时宜,《新课标》中也提出教师的角色应从“高高在上”下到“亲如朋友的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学生沟通交流,充当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者,这就为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前提。语文课堂教学是很讲究艺术的,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由于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气氛自然也不一样。若提问难度太大,就会导致冷场、卡壳,气氛当然沉闷。所以提问要灵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着眼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做到以大化小,循序渐进。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这一问题时,就可以从小问题问起:(1)苏州园林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通过以大化小,学生很容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时我们由浅入深,较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里,教师又何愁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发展等形式,就能创设情趣融融的课堂气氛,构筑“要学”,“乐学”的生动场景。只要这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不够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所以在课堂中适当运用形象性教学,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要树立过程与结果有机统一的意识。过去那种“认真听、认真记,学生听懂就达到目的”的观念早已和现代素质教育格格不入;考试是指挥棒,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你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应试教育也已被《新课标》所摒弃。因为这种只注重结果的不注重过程的教育关是很片面的。其实,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它们是有机统一的;课堂上学生的思念、质疑、探索、操作等过程,正是学生以后终身学习的基石。爱迪生发明灯泡,这只是最后的结果,要知道这是他用了几百上千次的失败积累而来的。没有这些失败的过程,哪来成功的结果?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结论是纸币,过程是储备金。”它形象地阐述了它们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由于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文中有许多术语,如登月舱、乘月舱、对接等,学生都不清楚,这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使得他们学习兴趣顿时大减。若是采用形象性教学,一边读文字,一边播放图像影片资料,这对接的瞬间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壮举让他们狂喜、激动,让学生如同置身其中。课后,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去探寻有关月球的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天文知识,拓展了视野,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何乐不为呢?语文课上,成功的、富有经验的教师必定注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开启着学生的心扉,他们追求结果的同时,也在完美地实现着过程的价值。有人说语文教材是一门艺术,一种美,那么我要说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就是欣赏美的过程,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品尝这种“美”。三、要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进行教学的意识。新教材在选择课文时,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加大了对学生人文素质、人格、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也就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等方面的教育,这样在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也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充分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