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和狂草的区别

 我来答
jiahaoxie

2018-04-18 · TA获得超过1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6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草书,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一种快速便捷书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

据说“章草”得名于汉章帝命大臣杜度用这种字体写奏章;也有人说“章草”就是汉章帝所创;还有人说“章草”得名于汉元帝时的书法家史游用这种字体书写《急就草》。

总之,“章草”在汉代十分普及。到了汉末,出了个大书法家张芝,是他脱却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

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由此见,张芝乃“今草”之祖也;张旭、怀素乃“狂草”之祖也。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运慧弓娟妍
2019-03-12 · TA获得超过381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67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169万
展开全部
草书
,是
中国书法
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一种快速便捷
书体
。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
草隶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据说“章草”得名于汉章帝命大臣
杜度
用这种字体写奏章;也有人说“章草”就是汉章帝所创;还有人说“章草”得名于汉元帝时的
书法家
史游用这种字体书写《急
就草
》。总之,“章草”在汉代十分普及。到了
汉末
,出了个
大书法家
张芝
,是他脱却了“章草”中保留的
隶书
笔画
形迹

上下
字之间的
笔势
,往往牵连相通,
偏旁
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到了
唐代

张旭
、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
字形
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由此见,张芝乃“今草”之祖也;张旭、怀素乃“狂草”之祖也。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
》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
内草
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
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
方整
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
写法
。称为章草,
章草是
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
草体
,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
波形
,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
元朝
方复兴,蜕变于
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
偏旁部首
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
魏晋
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
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
审美价值
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
规律
将字的
点划
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
带钩
连,包括上下
钩连
和左右钩连。隶化
笔法
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
一形
,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