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展开
 我来答
在无个0X
高粉答主

2019-06-25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9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36万
展开全部

行为的目的和思想一致。到达完美才可以止步,也就是不断修身进取,反思自己。毕竟人无完人,人生就是要不断反思和进步。

一、知行合一

【解释】: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自】《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二、止于至善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示例】: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反义词】毫无是处、漆黑一团

扩展资料

止于至善的近义词:至善至美、十全十美

1、至善至美

【解释】: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自】: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近义词】止于至善

2、十全十美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示例】:新生事物在刚产生时,并不都是十全十美,但总是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是要取代旧事物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天衣无缝、止于至善、完美无遐、尽善尽美、精美绝伦、白璧无瑕、无懈可击

【反义词】漏洞百出、一鳞半瓜、不足之处、美中不足、金无足赤、白圭之玷、一鳞半爪

luodongmei1985
高粉答主

2018-04-0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191万
展开全部
“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地步。“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炫彩店铺
2018-04-06 · TA获得超过696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04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47万
展开全部
整句话的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12-24
展开全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和一,就是知道道理要去行动,学佛法如果知道了很多道理,不去行动,不去做,就不是知行合一。行为和知识要合二为一,你所修的行和你所学的佛菩萨的知识,要合二为一,就是要用知识去为行为服 务,在修行中,求知识,一边在做善事,在劝导人家时,会学到更多佛法的知识的,在一边做善事的同时,一边悟道理,增佛理,长知识。你们每一个人在劝说人家学佛法的过程中,都能增长佛的智慧,用行为,行动来得到知识。知识再多而不行动,你有再多的佛法知识讲,说出来一套一套的佛理,有了这么多知识而不去做,不去应用,等于无知,视为无知。记住你们学了之后,要去救 度众生。

佛德就是具有佛的品德,我们做人要具有佛的品德,要具有佛的道 德和具有佛的性德。佛果就是具有佛的果报和果位。无我果,真正修得好的人连这个果都是空的,无我果就是没有果,没有果就是真正有果,而有果就是没果。佛的品德,道 德和性德都是最高的境界,是无上正等正觉,修成的是大觉圆 满,就是完全觉 悟了,智慧圆融了。要用肉 身之光加上智慧之光,把两个光合二为一,就是佛之光。肉 身之光是吃素,脑子干净,不动坏脑筋,身 体干净等,即肉 身干净。要修成肉 身之光,即把肉 身修出光,然后再开启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加上肉 身之光,就是佛之光。如果身上肮 脏,脑子里肮 脏,行为上肮 脏,灵魂上肮 脏,那里会有佛之光,佛光也无法普照进去。尤如一个包着的东西,阳光能照进去吗?如果是玻璃透 明的,阳光自然就照进去了。

知行和一,就是知道道理要去行动,学佛法如果知道了很多道理,不去行动,不去做,就不是知行合一。行为和知识要合二为一,你所修的行和你所学的佛菩萨的知识,要合二为一,就是要用知识去为行为服 务,在修行中,求知识,一边在做善事,在劝导人家时,会学到更多佛法的知识的,在一边做善事的同时,一边悟道理,增佛理,长知识。你们每一个人在劝说人家学佛法的过程中,都能增长佛的智慧,用行为,行动来得到知识。知识再多而不行动,你有再多的佛法知识讲,说出来一套一套的佛理,有了这么多知识而不去做,不去应用,等于无知,视为无知。记住你们学了之后,要去救 度众生。

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的人,而藐视其他见解,视为卑劣。”也就是说执著于自己的观点,执著于自己认为的事情是对的,而认为他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藐视他人,即视为卑劣。世上有太多的人执著于自己的理论,执著于自己的观点,执著于自己所学的东西,而藐视其他的东西,智者称他为缠裹,聪明的人说这些执著于自己的观点,而不肯接受他人观点的人是缠裹,就是把自己缠起来,裹起来捆帮起来。佛法不是纯理论,佛法是实实在在要去做的,如果学了佛法之后,不实实在在的去做,就不会相应佛菩萨。

要知道不是闲人,闲不得。如果这个人不是闲人,闲不得。是闲人,非等闲人。从这几句话悟出一个道理,做事情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如果做任何事情是做在善上,做在一个事上,你是没有功德的,你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这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功就是从心里发出的,超出正常善事范围的才称为功。用你的佛心去做善事,用佛德,德就是道 德,佛菩萨的德性。在加上你自身的佛德,所做的事情称之为功德。

人应当自做皈依,皈依自性三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法、僧,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还有谁可以做你的皈依?你本身已经是佛菩萨了,皈依谁呀?学佛不能贪爱,贪爱能令人无 恶

不 作,因为你的贪心,你的爱,可以令你无 恶 不 作。所以圣 人,贤明是克念做圣,有修为的人称为圣 人,能克制自己的念头才能成为圣 人,凡夫则以妄念做凡,凡夫就是因为妄念太多,才会成为凡人,最后告戒徒 弟们的是,愚者求师之过,而智者从师之长,就是在社 会上不要去看人家的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今天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合 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