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下潜深度是多少?
潜艇下潜的极限深度,亦称最大下潜深度,是潜艇耐压艇体耐压强度所能允许的下潜深度的最大值,潜艇在此深度只能作有限次数的短时间逗留。
此外,设计潜艇时计算艇体强度的深度,称为设计深度。通常为极限深度的1.3~1.5倍,以保证水中武器在潜艇附近爆炸或潜艇超越极限深度时,仍具有一定生存力。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为60~7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增至200米;战后,一般为300~400米,个别达到900米以上。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一般就是250-350米的潜深。
有部分双壳体核潜艇可以潜到500的深度。增大潜艇下潜深度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高强度钢和钛合金等,新焊接技术和适合深潜的耐压结构形式等,其实再深了也没什么意义。每再加深1米可能要加几吨重的钢材,得不偿失。因为在这个深度下的海底噪声已经让正在服役的绝大多数声呐侦测不到潜艇的踪迹。
核动力
核动力是继柴电动力之后发展的又一种动力。核动力的原理是通过核子反应炉产生的高温让蒸汽机中产生蒸气之后驱动蒸气涡轮机,来带动螺旋桨或者是发电机产生动力。
最早成功在潜艇上安装核子反应炉的是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潜艇,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子动力的国家有5个,其中以美国和俄罗斯的使用比例最高。美国甚至在1958年宣布不再建造非核动力潜艇。
最早成功在潜艇上安装核子反应炉的是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潜艇,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子动力的国家有5个,其中以美国和俄罗斯的使用比例最高。美国甚至在1958年宣布不再建造非核动力潜艇。
核动力潜艇相比于传统的柴电潜艇,具有动力输出大,动力续航高(由于核动力潜艇的燃料的补充更换通常在10年以上,相比于仅仅几周或几月的柴电动力潜艇要大大增加,所以也通常被视为无限续航),速度快等优点。
但核动力潜艇却有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建造费用高,噪音大以及维护要求高的缺点。核电池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意味着可以批量的制造超越常规性能的潜艇。
潜艇下潜的极限深度,亦称最大下潜深度,是潜艇耐压艇体耐压强度所能允许的下潜深度的最大值,潜艇在此深度只能作有限次数的短时间逗留。
此外,设计潜艇时计算艇体强度的深度,称为设计深度。通常为极限深度的1.3~1.5倍,以保证水中武器在潜艇附近爆炸或潜艇超越极限深度时,仍具有一定生存力。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为60~7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增至200米;战后,一般为300~400米,个别达到900米以上。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一般就是250-350米的潜深。有部分双壳体核潜艇可以潜到500的深度。增大潜艇下潜深度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高强度钢和钛合金等,新焊接技术和适合深潜的耐压结构形式等,其实再深了也没什么意义。每再加深1米可能要加几吨重的钢材,得不偿失。因为在这个深度下的海底噪声已经让正在服役的绝大多数声呐侦测不到潜艇的踪迹。
当然潜深最大的是科考潜艇,“蛟龙”号目前是中国第一个深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62米。2016年8月12日,中科院自主研制的“海斗1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10767米。
中国目前的深海探测器都才能下潜5000米,并向7000米研究。
世界上核潜艇一般在300米左右,俄罗斯的最厉害其S级公开的可以下潜700米左右,美国的在300至400米,中国的估计就在300米左右,因为300米正好可以躲过水上观测范围,也有传094级可以下潜600米至700米以上。
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是以核反应炉为动力来源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7年1月17日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米为计量单位。通常分为潜望深度、危险深度、工作深度、极限深度和设计深度等。
潜望深度,是潜艇在水下能够使用潜望镜观察,以及使用其他升降装置进行工作的深度,通常为水深8—15米之间;危险深度,是潜望深度至工作深度上限之间的深度范围,一般在水深10—30米之间,此深度为水面舰船吃水深度,潜艇难以对海面观察,有与其他舰船碰撞的危险;工作深度,是从危险深度下限至最大工作深度之间的深度,其范围为极限深度的80%—90%;极限深度,是潜艇艇体耐压强度允许的最大下潜深度;设计深度,是为设计潜艇耐压艇体强度而设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