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和女子的各个年龄段称呼不同,女子都是叫什么?

 我来答
超越超越o
高粉答主

2019-10-0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扩展资料:

总角,汉语词汇。

拼音:zǒng jiǎo

释义: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中文名:总角

基本解释: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

拼音:zǒng jiǎo

详细解释: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总角

beling不琳
高粉答主

2019-10-09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万
展开全部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 《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7、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8、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9、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0、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扩展资料: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莉莉安333
2019-10-09 · TA获得超过43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87
展开全部
  1.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3.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4.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6.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

  7. 教数:9岁。

  8. 舞勺:13岁。

  9. 及笄:指女子15岁。

  10.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11. 花甲(耳顺):指60岁。

  12. 古稀:指70岁。

  13.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14. 黄发:指长寿老人。

  15. 鲐背:指长寿老人。

  16. 期颐:指百岁。

扩展资料: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362211045d71c1c0
2019-10-15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816万
展开全部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10-09
展开全部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