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外的鲁国,为什么能坚持到战国末期才灭亡呢?
鲁国之所以可以坚持到战国末期,其实是有地势上的原因,还有国家和国家之间互相制衡的原因,所以它可以坚持到战国末期。
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强者十分的多,像我们的战国七雄,楚国,齐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他们其实是相互鼎力的,并且是相互制衡的,举个例子说,如果说有个国家对鲁国有想法,那么出兵攻打的时候,那肯定会受到其他国家的窥探,那么其他国家可能会趁他在攻打鲁国期间去趁他不备去攻打他们国家,那么这样子就是国家之间相互制衡,所以在当时国家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制衡,让其他国家没有十分好的机会去消灭掉鲁国。
并且因为当时的晋国的内耗,所以也没有对于鲁国进行出兵攻打。而不止一个国家对鲁国是有想法,楚国对于鲁国也是有想法的,但是因为楚国他碍于晋国的原因,所以虽然晋国没有对于鲁国进行攻打,但是在后期公元前249年的时候,楚国对鲁国出兵一举灭掉了鲁国。
还有个原因是鲁国他自身的实力也并不弱,在春秋时期齐国其实就很多次派兵去攻打鲁国,但是在多次战争中,齐军都是被鲁国给击退的,像长勺之战这些战争,而且如果他也是出了很多名将,像曹刿还有战国时期燕国的大将秦开这些人可以体现出鲁国它的军事实力也是非常不弱的,这样子也就让鲁国在战国时期能够保存到末期。当然还有个原因,是因为鲁国并没有处于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战国时期鲁国因为地势的原因就没有,马上的被其他人盯上,这样子也就让鲁国坚持到战国末期。
第一是鲁国重礼,与他国无怨,而且最重周礼,学风又极胜,士子众多,灭其难免会遭受非议。在众多的诸侯国当中,鲁国作为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不仅是姬姓的“宗邦”,诸侯“望国”,同时又是典型周礼的继承者和实施者,有“周礼尽在鲁矣”之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因此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春秋时期,鲁国虽一度比较强盛,甚至与齐国争当霸主,但大多数时期还是较为羸弱的。就是在这种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国家愿意贸然伐撸,不能说不是鲁国重礼的原因。
第二是士子众多,影响极大。鲁国除了重礼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风极胜,鲁地仍然是一派“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的景象,可见此地学风之胜。鲁国还是孔子老人家的祖地,都尊孔,儒家思想文化都是古代各朝代的指导思想,尊孔尊儒。
第三是油水太少,代价太大。鲁国虽然封地不算小,但实在算不上富庶,不过曲阜一城和十几个邑,国土不过百里,甚至比一些诸侯国卿大夫的封地还小,油水实在是有些少,大家很难提的起兴趣。最后一点是出兵讨伐鲁国,那么其他国家肯定会虎视眈眈,这样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其他诸国可不会给其他国家这样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