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成矿系列的有关概念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始于1975年程裕淇提出铁矿“类型组”、“类型组合”、“成矿地质体组合”,以及“铁矿成矿系列”。继而程裕淇、陈毓川、赵一鸣等于1979年发表《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正式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并划分了19个矿床成矿系列。1983年程裕淇等发表了《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进一步完善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又新建立了6个矿床成矿系列,提出成矿系列序次的划分构想。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已引起矿床学界和矿产勘查人员的普遍关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工作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开展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区域成矿作用在四维空间的分布规律。单个或有代表性的矿床研究、建立成矿模式,是矿床研究的基础,可追索其形成规律。但是单个矿床一般只能代表有限范围内与该处直接成矿作用有关的矿床,不能反映区域上一定地质时代内构造、成岩、成矿的全貌,不能反映完整的四维体系中形成的矿床组合。而开展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可全面反映地球发展历史中一个区域内成矿的客观规律,不但有助于指导区域找矿和矿床评价,对发展地质科学也有重要意义。
陈毓川等(1998,2007)将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归纳。
1)矿床是地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也是构成地质环境的地质作用中的组成部分。
2)矿床在自然界并非单个存在,而是以有成因联系的矿床自然体存在。在各个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构造环境(单元)中,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的自然体,称为矿床成矿系列。其定义为: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或构造运动阶段,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及构造部位,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形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自然组合(即所谓“四个一”原则)。
3)矿床成矿系列由4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组成,即时间、空间(地质环境)、地质成矿作用和矿床组合,缺一不可。即矿床成矿系列四要素,是研究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4)矿床成矿系列组成的矿床,在时空四维域中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分布规律,以及演化的继承性、可叠加改造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若具有相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就可以形成类似的各具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
5)矿床的成矿系列包含5个序次:
第一序次分为3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组;
第二序次为矿床成矿系列;
第三序次为矿床成矿亚系列;
第四序次为矿床式(类型);
第五序次为矿床。
第一序次中平行分出3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是以地质成矿作用来划分的,即岩浆、沉积、变质成矿作用3个组合。其他可考虑独立存在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地质流体成矿作用和原地表生成矿作用,后者可列为沉积矿床成矿系列。
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是以地质环境归类划分的,指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相似地质构造环境、相似成矿作用和相似矿床组合的矿床成矿系列。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指在同一地质构造旋回期间,在构造活动涉及的构造单元范围内,不同成矿作用所形成的一组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概念,对于研究一个地区一个地质构造旋回的成矿演化历史及其成矿构造环境的变迁具有现实意义。
矿床成矿亚系列(第三序次)是指在地质构造区内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具有某些差异,成矿作用在这些地段内,在时间与空间上有一定的演化规律,除具有成矿共性外,还显示出明显的特性。在这些地段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的矿床组合列为矿床成矿系列中的成矿亚系列。
第四序次矿床式是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中有代表性的矿床,是代表在成矿发展的某一时期、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矿床。
第五序次矿床,是矿床成矿系列的基本组成,也是研究成矿系列的基础。
6)成矿区(带)是一定的地质构造区域和有利成矿的地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构造活动期形成,也可以是多个构造活动期重叠于相近的区(带)内形成。在一个成矿区(带)内,可以出现一个或几个成矿系列。成矿区带的构造背景和成矿环境是决定赋存不同级次成矿系列的地质基础。研究不同级次成矿系列在成矿区(带)内时空分布,是深化认识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的关键内容。
7)近年,陈毓川 陈毓川等,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研究的进展及范例——概念进度与趋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