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袍断义”又叫“管宁割席”,讲的是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管宁觉得华歆这人人品不行,修养不足,不想与他相处了,就与之割席断交。
管宁与华歆是三国时期的人。管宁少年丧父,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自然少不了亲戚朋友的接济照料,又是送钱又是捐粮,管宁是个自尊心很强,也很有志气的人,他决心要靠自己的才学过上富足的生活,并实现理想。管宁于是发奋读书。管宁有一个朋友和他最是要好,就是华歆,二人情同手足,做啥都在一块,读书时也坐在一张席子上,没错就是那张后来被管宁一分为二的席子。
一,有一天两人在菜园锄地,华歆刨到了一块金子,被泥土包裹了大半的金子露出黄灿灿的一角,在华歆眼中是那么好看,他把金子拿在手中反复擦拭,打算放进腰包存进自己的小金库。然而管宁仿若无事照旧锄地没有感受和分享他的财富和喜悦。华歆怕遭朋友鄙视,读书人要对钱财漠视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于是又把金子埋入土中。
二,又有一天,两人坐席子上读书,忽闻外面锣鼓阵阵,原来是一个达官贵人乘着轿子路过,仆从们以锣鼓开道,华歆放下书本跑出去看,十分艳羡,而管宁仍是目不斜视,对轩冕和大官不加一眼,当然他内心肯定是想我以后也能做到。华歆回来后仍是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管宁看着他,深感自己看走了眼,此人不足以为我友。于是他站起身,“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真是个“直男癌晚期”,现代社会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干了吧。而且人家华歆也不算人品很差啊,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人之常情,管宁身为他的朋友不应该在华歆不好好学习的时候提醒劝导他吗?
但是,龙头华歆和龙尾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
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
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 金子谁不喜欢呀!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
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
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
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 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
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谓割袍断义,划地绝交,就是从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