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题型如何正确的备考?
考情分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辨别的基本能力。常识判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物医学、生活常识等知识领域。
具体知识点如下:
从近几年国考来看:省级以上与市(地)级以下试卷中常识判断部分均为行测试卷的第一部分,且都是20道题。两套试卷有很多题目是重合的,地市级的考查范围相对集中,副省级比较广泛,但法律、政治 (哲学)、经济、历史人文和地理科技都是二者的备考重点。
近年来,常识判断国考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第一是出题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排序题、判断正误题、对应题外,出现了图形题、场景题等新形式。
第二,国考对国内热点考查频率越来越高。
第三,考试难度增大。常识考试难度增大体现在题目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原来一道题只会涉及到某一个模块的知识点,现在是多个知识点杂糅。例如把历史和科技结合、历史和文学结合起来考查。
备考建议:鉴于常识判断模块的特点,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做好规划、强化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一、抓住考试的重点
有的放矢。法律 、政治 (哲学)、经 济 、历史人文和地理科技都是我们备考的重点。我们应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然后将其安排到每天的学习中,并且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比较好的效果是隔周复习。而对于相对次要的知识点,我们应该融入后半程复习中,这样既可以考点全覆盖,又可以突出重点。
二、掌握考试中的常用解题技巧
和行测其他模块一样,常识判断在知识点学习和刷题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和发明一些考试技巧,毕竟得分才是王道。以下给大家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1、排除法
相信每一个人都很熟悉排除法,排除法适合于行测每个模块,常识判断题更是如此。无论是平时刷题,还是考场之上,都会有一些生僻的知识点或者一时拿不准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判断其他选项来进行排除,得到最后答案。有同学说,大部分情况总是能排除两个,在剩下的两个中选错,这说明你的积累量不够,或者是积累得不够细致,在备考中只有对概念细分,才能用好排除法。
【例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喜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秒杀技巧】题干要我们找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保障政策,“投入保障”是核心概念。A、B两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是投入政策,而非投入保障政策,故排除。C 项“税收优惠”属于“文化经济政策”,故排除,正确答案为D。
2、去同存异法
去同存异法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一下:
【例2】在我国,下列所得中,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
A.保险赔款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偶然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秒杀技巧】观察选项,BCD三项都有“所得”二字,而A项为“赔款”,与“所得”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去同存异,选A选项。
3、口诀法
常识判断内容很多,怎样来快速记忆这些内容这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大家能够快速记忆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把常识判断中的一些高频考点编成口诀的方式来记忆。口诀法适用于条数多的知识点,摘取关键字,重新组合,根据谐音,形成口诀。比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几个特征中分别取一个字,连在一起“民工有活定和谐”,这样就很容易把和谐社会的特征记住了。
【例3】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内容的是( )。
A.民主法治
B.诚信友爱
C.安定有序
D.科学发展
【秒杀技巧】运用口诀“民工有活定和谐”就可快速解题,答案是 ABC。
4、周年纪念联系记忆
这种方法多用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例如2017年是 建军90周年,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 周年,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些重要的周年纪念是大家要重点关注的,也是考试时容易考查的。
三、重视真题
很多学生认为考过的题就不会再考了,因此重视不够。其实,不仅应该做,而且应该多做,并且要深入研究。梳理几次历年真题,不仅能画出知识树,还能找到出题趋势。
常识判断科目,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实记,还有分析判断的成分,只有把握好真题,才能发现一些出题规律。比如常见的设问方式、常设的陷阱、哪种方法和哪种题型最匹配等等。
四、结合各类媒体积累常识考点
在常识判断知识点中,有一类是生活常识,尽管我们都在生活,但很多人没有常识,或者在信息泛滥时代我们接受了很多矛盾信息,反而缺乏了常识,比如豆浆加糖精到底有没有毒?似乎有n种答案。
给大家推荐一个节目,央视财经频道的《是真的吗》。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网上流传的各种“常识”,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类似的公众号也有一些,但权威性远不及这个节目,大家还是要小心甄别。
学习常识判断,可以极大扩充你的知识量。也可以检验你到底具备了多少常识素养。毕竟,考试之外,还有生活,没有常识的生活,是不可设想的。
误区一:常识单题分值比较低,答不答无所谓。
很多考生认为常识部分单题分值比较低。其实不然,在行测中,常识单题分值确实比较低,但也是因为行测130题,满分100分,平均每题只有0.7几分,但有些省份的行测题目为100道左右,满分100分,所以常识的单题分值为1分或者接近1分,没有考生想象的那么低。
误区二:常识反正不会,不用答,直接蒙就行。
很多考生这么想,都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常识部分,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其中不然,常识部分如果不做,而是直接蒙的话,正确率真的就只有25%左右,而如果能花点儿时间做的话,普遍的正确率都在50%左右。所以常识部分如果不做直接蒙,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拉下4-5分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误区三:常识部分题量不大,拉不开多大差距。
从试卷上来看,常识部分在17年及以前,吉林省考察20道题目,2018年增加到了25道题目。但实际真的就只有这25道题目吗?并不是,
例.流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态势,表现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在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相互感染或模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
A.大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全身牛仔到处窟窿的年轻人
B.最近在网络聊天时,很多人都在使用“囧”字
C.春天来了,许多人纷纷去郊外踏青
D.APEC会议以后,很多外国人新欢上了中国的唐装
【答案】C。
本题虽然是一道定义判断题,但是实际上考察的还是常识问题。还有类比推理中也会涉及到常识问题。所以吉林省考行测中的常识并非只有单独的25题。
误区四:常识部分既然很重要,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
常识部分虽然很重要,但并不需要大家花大把的时间去复习,主要靠的是积累。因为常识的考察范围比较广泛,容易无功而返。考生只需要每天早晚看一些,日积月累即可。
广大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只要能够认真对待常识部分,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到不错的成绩。
对于备考的广大同学来说,判断推理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其中定义判断这一模块的题量比较固定,为10道,主要要求广大考生在考试中做到细心。
定义判断可分为单定义与多定义判断,做题思路主要根据定义的关键词来进行把握,关键词有主语(动作的发出者,如我打你,主语为我)、宾语(动作的承受者,如我打你,宾语为你)、定语(“的”字前面词语,如漂亮的女孩,定语为漂亮的)、状语(修饰动词,如跑得快,状语为快)等,下面主要通过例题来进行理解。
【例题】行政行为:政府为了社会的公共管理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代价,包括直接行政成本和间接行政成本。下列没有涉及行政成本的一项是( )
A.某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合并机构、精简人员
B.某区政府为对私家车增多的问题,新建了两个地下公共停车场
C.某商业银行为方便广大用户处理业务,耗费巨资开通了手机银业务
D.某公安局招聘交通协管员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解析】选C。定义的关键词:1.政府,2.为社会公共管理和为公共提供公共服务付出的代价。另注意提干中提问方式是不涉及行政行为的,根据选项可确定C选项,商业银行不属于政府,不满足定义的要求,故答案为C选项。
总结:定义判断的技巧性相对较少,难点在于出题者会就经济、生态、法律等各方面下定义,相对来说,要求考生知识面掌握要广。考生根据定义的关键词,就选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锁定答案,建议国考定义判断10道题,考生做题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常识涉及时政、管理、法律、文学、政治、经济、历史、自然等方方面面,需在平常多留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板块通过具体的情形(文字或图形)设计来考察相应的常识知识点。
比如:文学常识题通过具体文学著作里的原文来考察相应的文学常识知识。
即,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否则根本看不懂这句古文是什么意思,同时还必须具备历史常识、哲学、法学常识,才能知道该古文针砭的是何种时弊或者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知识点获取的广度,而且还需要有深度,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了解更多时政和科技知识,提高常识判断部分的得分率。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