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的伙食怎么样?
二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伤亡人数最多的世界大战,依然在很多人心里留下深刻记忆。这场由德国发震动的世界战争,在疯狂独裁者希特勒的带领下,彻底打破了一战后的世界秩序,给人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战争伤痛。
二战欧洲战场
而且,第2次世界大战尤其是欧洲战场,德国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全世界,在战场上,德军以一对多,面对各路豪强,几乎从不落下风。可以说,第2次世界大战德国虽然战败,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德国军队却堪称虽败犹荣,德国军队的战斗力更得到了举世公认。
所以关于二战时期的德军,战争历史爱好者有许多讨论不尽的话题,比如德军所使用的武器,德军的战争布局,德国的战术等等。除了辉煌战绩以外,有些人也开始讨论德军在二战时候到底吃什么?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伙食对于作战部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二战时期的德军究竟吃的好不好?
德国黑面包
德国人的伙食习惯以一日三餐为主,三餐中的午餐占据了每日伙食的50%,早餐占据了33%,晚餐仅占13%。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德国人每天伙食主要以午餐为中心。战场上也是如此,士兵们每日用餐时午餐所占据的热量最大。但是德军士兵伙食的供应也是十分严格的等级,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会享用同样的餐食。按照部队规定,德军伙食供应的数量共有四级。一级伙食数量最多,级数增加,数量则逐渐递减。
战场上的德军
所谓一级伙食,就是供应给战斗地域士兵的饭菜,这些士兵的伙食是要最高优先配给的。据二战时期资料显示,一级伙食包括黑麦面包、黄油、香肠、果酱、蜂蜜,还有补充体力的咖啡豆巧克力,以及减轻士兵压力的香烟纸和烟草,调料、香料、酒烟、砂糖等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每日的餐食内容,会根据战争环境与后勤供应发生改变,并不是每日重复的食谱。至于后面的二级、三级、四级士兵伙食数量会依次递减,内容大致不变。
领取行军食物的德军
除了按级别供应伙食以外,德军部队在行军途中还有一种专门的行军食物,这种食物才是前线士兵最常见的伙食。因为这种专门的行军食物不需要烹饪就能够进食,对于每日快速行军,休息时间短暂的士兵而言,是补充体力的绝佳食物。这些食物都是由部队的炊事员提前做好,食物里面包含黑面包、冻肉、芝士、黄油、咖啡等高热量食物。然后炊事员会用罐头和纸包好,按照每人每次3~4份的数量发放给行军士兵。
德军的饭盒
德军战场上另一种常见的食物为战斗食物,这种特殊的德军伙食出现于1943年。与行军食物相比,战斗食物的特点是热量更大,更加方便携带,而且这种食物只专门为前线作战部队供应,里面主要的食物包括糖果、饼干、罐装巧克力、烟草等。其实从德军在战场上所吃的这些伙食内容可以看出,他们的伙食并没有很好,无论是哪种伙食配给方式,主要目的是为士兵提供足够的热量,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士兵所能吃到嘴里的食物,早已经失去了食物原有的“美味”二字,他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只在于填饱肚子,根本不追求吃的好不好这一说法。
德国军队
当然,这样的伙食供应指的是德国在战争初期和中期物资供应充足,后勤供应便利的情况下。事实上,随着苏德战场上德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尤其是苏联缓过气之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愈发困难。数百万德国大军在苏德战场上,不但在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供应,甚至连最基本的棉衣等御寒产品都无法得到满足。
也因此,苏德战场上,许多战役中德军由于严寒饥饿等原因造成的伤亡数据,甚至不比战场上倒下的少。在那个时候,德国军队不但无法满足营养丰富、能量均充足的后勤补给食物,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饱穿暖都无法实现,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出现了大幅下降,德国军队最终在战场上失利,许多人认为的“非战之罪”,并非毫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