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为什么对同窗2年,同是大师的鲁迅只字不提?
民国是一个极为玄幻的时代。说玄幻是因为,民国有着堪比巴黎、伦敦的大上海,也有着能差不多和中世纪接轨的大西部;有着陈寅恪、胡适、鲁迅这些民国大师,但是,在大师存在的同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处于写不出自己名字的文盲状态。
有意思的是,这些大师之间,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鲁迅和陈寅恪之间,看似毫无交集:比如陈寅恪的著作里基本上没提到过鲁迅,而鲁迅的著作里,除了日记以外,也几乎没提过陈寅恪,但是,陈寅恪和鲁迅之间却曾有过两年的同窗之情。
那么,为什么鲁迅和陈寅恪之间很少提及对方?这一切,要从很多年前说起。
初相识
当时是大清国的光绪二十八年(西历1902年)。这一年,清国留学生鲁迅以大清国官费留学生的名义,前往日本留学。和鲁迅一起抵达日本的,还有这两个人: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的两个外甥:陈衡恪和陈寅恪兄弟二人。当时陈寅恪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而鲁迅则二十出头了。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则比鲁迅大六岁。
因此鲁迅和陈衡恪之间来往相对多一些:毕竟成年人之间的交集较多,成年人和小孩子之间的交集,则相对有限。
鲁迅和陈家兄弟到达日本后,一起在巢鸭弘文学院上学,并且住在一个宿舍内。直到光绪三十年为止——这其中的时间跨度达到二年之久。
之后鲁迅先是学医,而后因为目睹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人的麻木,于是考虑文学救国,从而放弃医学改学文学,就这样和陈家兄弟分别。
故人相逢
当鲁迅和二陈兄弟再度聚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民国四年(西历1915年)的时候了。
这一年,鲁迅和阔别多年的陈家兄弟在北京见面。此前的民国元年,鲁迅在民国教育部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下,前往教育部就职,而民国二年,陈衡恪也在教育部就职。而陈寅恪则在和鲁迅在日本分别不久以后,就返回国内,并于宣统二年(西历1910年)前往欧美各国游历,直到民国三年,因为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陈寅恪方返回国内。并在民国四年,和鲁迅等人相会。
比如文学奉行文学救国理念,而陈寅恪对文学救国倒是没什么兴趣,反倒喜欢音乐、书画,以及历史考究。
陌路人生
此次和鲁迅相聚不久,陈寅恪选择赴美留学,陈寅恪和美国再度没有了交集,这一切,直到民国十七年,发生了变化。
这一年,陈寅恪和北平的一位大学教师唐筼大婚,而唐筼和陈寅恪大婚后,还曾受到过许广平的探望——许广平,正是鲁迅的夫人。
此时的鲁迅早已经是新文化运动领域的一代宗师级人物,在左翼作家阵营中具备很大影响力,和胡适、梁实秋等民国大师之间的唇枪舌战,也一度成为民国文化界的一处特色。
此时的陈寅恪,也成长为一代文化大师,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陈寅恪和胡适、朱自清等人来往十分频繁,但是,和鲁迅几乎毫无来往,甚至陈寅恪从未提到鲁迅,这让人感到很奇怪。
难不成陈寅恪和鲁迅之间存在某些矛盾?但是,根据鲁迅的日记,鲁迅和陈衡恪往来较为频繁,而和陈寅恪之间也有一定的交集。因此,认为陈寅恪和鲁迅之间有所矛盾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
真相
关于陈寅恪为何不愿意提及自己和鲁迅相识,在陈寅恪晚年,陈寅恪给出了这样的回应:因为自己从美国返回之时,鲁迅已经是文化界的宗师级人物,自己如果和人提及和鲁迅之间的交往,难免会被某些好事之徒拿来做文章,认为陈寅恪这是自己为了抬高身价,从而做出攀附宗师的行为。因此为了避嫌,索性不和鲁迅有太多交集。
不过,小编认为,陈寅恪并没有完全说出自己和鲁迅很少往来的全部原因。
二来,性格问题。鲁迅以文化斗士自居,对鲁迅来说自己就是一个战士,而自己的笔就是自己的武器,因此鲁迅的创作,其实更是进行没有硝烟的战斗。而陈寅恪所从事的,是学术研究,陈寅恪的性格较为孤傲,这种孤傲如果宛如寒冰的话,那鲁迅则宛如烘炉,烘炉和寒冰之间,很少出现交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来,认同问题。鲁迅和胡适之间唇枪舌战若干年,其实胡适和鲁迅之间没有任何私人恩怨:既没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夺妻之恨,所有的无非是见解不同、主张不同。而陈寅恪和胡适时常往来,这就说明很多问题了。胡适是主要旧文化改良的人,而鲁迅则对旧文化的主体持大多否定的态度,而陈寅恪和胡适之间,可以找到共鸣:因为陈寅恪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极为钟爱,也将毕生精力用于钻研传统文化,对于鲁迅的主张,其实陈寅恪骨子里是不赞成的。但毕竟少年相识,加之陈寅恪不喜张扬,因此陈寅恪选择对鲁迅进行冷处理——即不提鲁迅,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