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时期,沙俄为何干不过日本?
我们首先要清楚,日俄战争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对于日本和俄罗斯两国的意义不同。对于日本来说,日俄战争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甚至国家存亡的全面战争,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日俄战争只是一场争夺东北亚殖民利益和势力范围的局部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作为一个新兴的亚洲工业国,急于通过在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的殖民扩张获得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而日本要想获得继续崛起所必须的殖民地,就必须虎口拔牙,从老牌的西方列强手中抢夺殖民地。俄罗斯是日本所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在地理上距离日本最近,清帝国的势力急剧衰落,这里成为了日本殖民扩张的首选目标。日本所面对的唯一的障碍就是俄罗斯,因此,日本要倾尽全力在这一区域打败俄罗斯。
但是,正如对仿局脊于日俄两国的意义完全不同,日本也清楚,如果彻底击溃俄罗斯这个帝国,对于小国寡民的新兴东方国家日本来说,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在国力和军力上均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日本的目标是在满洲击溃俄军,迫使俄国与日本和谈,从而获得满洲和朝鲜半岛的部分利益。从战争的准备和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为这场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战争中孤注一掷,集中全力在海上和陆地均取得了胜利,特别是在海上,日本海军打得堪称世界海战史上的典范,几乎彻底消灭了俄罗斯帝国海军。然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在战争开始前严重腊做轻敌,对于亚洲“猴子”的战争不屑一顾,在战争爆发后又决心不足,一退再退,死守待援,结果被日军各个击破。同时,也不得不说,日军的训练和装备在当时都堪称精良,战斗力和指挥能力都要超过俄军。而腐朽落后,国内已经面临社会动荡的沙俄军队指挥不利,军人战斗意志薄弱。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其实获得了英国的支持,英国希望通过英日同盟遏制沙俄在亚洲的扩张。在战争中,无论是战争融资,武器备渗装备还是军事情报,英国都对日本提供了支持。
日俄战争虽然日本获胜了,但日本并没有把俄罗斯赶出整个满洲,沙俄仍然控制着北满,而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远远不断运来的陆军,使得日本急于利用胜利与俄罗斯和谈,而不敢继续战争。如果不是俄罗斯国内爆发了革命,沙俄政府无暇顾及远东,不想将战争继续下去,面对已经精疲力竭,财政面临崩溃的日本,谁能胜利还很难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中国的一句俗语,一般是应用在表演上,其实这个道理在战争上也是通用的,每一场胜利的背后,都是战前长时间的研究、策划,是无数人的辛苦努力,1904年的日俄战争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沙俄和日本就已经处于战争边缘,日本用了将近十年时间研究沙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而沙俄根本没将日本放在眼里,除了慢悠悠的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准备,最终日本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逆风翻盘,击败国力强大的沙俄,迈进列强的行列。
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国防力量遭到重创,失去了和列强讨价还价的资本;1895年4月17日,清朝签署《马关条约》,同意了日本狮子大开口的2亿两白银赔款、割让辽东半岛等条件,更是将清朝的虚弱暴露无遗,激起了各国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野心。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领土要求阻碍了沙俄的扩张战略,沙俄牵头,德国、法国出于利益考虑加入,三国武力逼迫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而面对俄、德、法三国绝对的军事优势,日本只能认怂,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视此事为奇耻大辱,从1895年开始就投入到新一轮扩军备战中,不但将从清政府手唤洞中敲诈来的2.3亿两白银花光,就是每年财政收入也都砸到扩军上了,债台高筑。而沙俄政府以功臣自居,不断向清政府要好处,侵占中国东北,至于和日本的利益冲突,沙俄都是以战争威胁。但在沙俄高层眼中日本是蕞尔小邦,不堪一击,不敢主动进攻自己,因此战争的口号喊得响亮,实际上根本没做好战争准备。
2
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不看好日本的,因为日俄两国在国力上确实差距太大。沙俄总人口达1.41亿,日本仅有4400万;沙俄常备陆军105万、后备役军人375万,日本常备陆军37.5万、后备兵员200余万;沙俄的工业实力在欧洲是排不上号,但也比当时没完成工业化、武器弹药都要靠外购的日本强得多,可以说日本唯一的胜机就是趁着沙俄不备,发动突袭迅速逼沙俄走上谈判桌,一旦战事僵持,日本就肯定完了。因此除了军事外,日本还从外交、情报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准备。
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认怂除了确实打不过之外,还因为外交上没有盟友,因此吸取教训的日本就给自己千挑万选了一个大靠山。英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从1813年开始就和沙俄在近东、中亚、远东地区进行霸权竞争。因为地理因素限制,在远东地区英国力量不足,急需一个打手帮助遏制沙俄的扩张,日本就主动凑上去了,还是自带干粮的那种。
1901年4月,日本驻英公使林董首先向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提出了同盟构想,经过几轮磋商,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正式签署《英日同盟协约》。这个条约将日本的外交、军事、经济等都绑上了英国的战车,从长远看是不利国家发展的,但在日俄战争中确实有用,依靠英国的虎皮,其他国家都不敢给予沙俄帮助,特别是沙俄抽调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支援远东的时候,3万公里的路途连一个休息的港口都没有,最终人困马乏,在对马海战中全军覆没。
3
要提到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情报工作,就不得不提到明石元二郎,他当时任日本驻沙俄公使馆附武官,仅靠100万日圆的经费,以一己之力,因势凳核利导,将沙俄内部搅得天翻地覆。明石元二郎被称为日本特工王者,他搞情报不仅仅关注政治、军事领域,刚到沙俄任职的时候,明石元二郎就深入农村、城市等地方搞调查,对于沙俄的历史、各阶层人的矛盾等等都有深入了解,写出了一份叫做“落花流水”的报告,详细论述了如何从内部击垮沙俄统治,最牛的是他得出了俄国革命必然成功、沙皇必然倒台的推论。
日俄战争爆发后,明石元二郎就开始了操作,资助列宁等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1904年沙俄内政部长刺杀案、1905年1月彼得堡15万工人和粗枯罢工等等,这一系列事件最终引爆了俄国1905年革命,200多个城市的工人掀起罢工浪潮,沙俄的生产、运输陷入瘫痪,就连沙俄陆海军士兵都出现不稳现象,这次事件被称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预演。另外明石元二郎还策反俄国军官,破坏俄国铁路,煽动波罗的海三国、芬兰闹独立,和英国人联手引导欧洲舆论攻击沙俄等等,反正怎么给沙俄添堵就怎么做。明石元二郎被赞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战斗力”,他的情报工作是迫使沙俄走上谈判桌的重要原因。
4
除了明石元二郎这样的专业情报官之外,日军将领们也对自己的对手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沙俄将领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最经典的就是迅速打残俄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日本是个岛国,对外战争全靠海运,必须保证本国的制海权,快速击垮俄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获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而击杀敌军指挥官是最快击败敌军的手段。
沙俄将领马卡洛夫是世界知名的海战专家,他写的《海战论》是当时各国海军指挥官的必读书籍,多年来一直是沙俄海军的胜利象征。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明白一旦日俄开战,马卡洛夫就是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第一人选,对他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马卡洛夫著作及平时言行的研究,东乡平八郎发现马卡洛夫急躁易怒,作战的时候不论进攻还是撤退,他的旗舰必定处于舰队最前边,东乡顺势设下计谋。
当时沙俄舰队驻守在旅顺港,东乡平八郎派出一艘军舰炮击港口,而马卡洛夫果然受不了挑衅率军出击,沙俄舰队被引入了日军伏击。马卡洛夫一看中伏就立马撤退,但晚了,日军已经趁机在俄军返航的水面布下大片水雷,俄军旗舰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马卡洛夫直接窝囊而死。主帅一死,沙俄舰队群龙无首,士气尽丧,日军以极小的代价夺得制海权,全歼沙俄太平洋舰队。
中国先贤早就在《孙子兵法》中写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战争的胜负在开战之前就能预料,谁筹划周密、准备充分,谁就能取胜。日俄战争,日本获胜不是运气,而是近十年时间精心筹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