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
1、地鼠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地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地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地鼠视力更好。
2、地鼠具有贮藏食物习性。其颊囊可充分扩张,贮藏能力极大,便于冬眠时食用。地鼠口腔内两侧各有一个很深的颊囊,一般深度为3.5~4.5厘米,直径为2~3厘米,一直延续到耳后颈部。通过颊囊将大量食物搬于巢中。
3、地鼠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4、地鼠有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5、地鼠有嗜睡习惯。睡眠很深时,全身肌肉松弛,且不易弄醒,有时误认为死亡。室温低时出现冬眠,一般于8~9℃时可出现冬眠,此时体温、心跳、呼吸频率、基础代谢率均降低。室温低于13℃则幼仔易于冻死,室温最好保持20~25℃,相对湿度40~70%。
扩展资料
生长规律:
地鼠终年在地下活动,它的挖掘活动春、夏、秋各季都有,但以春秋为盛。春季日活动高峰在10至12点以及18至20点,秋季日活动高峰在下午14至18点。小雨或阴天则全天活动,雨后地面潮湿时,活动最为频繁。地鼠经常活动的通道称为常洞,离地面10至30厘米,与地面平行,由常洞通向老窝的洞是一条急剧向下的通道,称为朝天洞,长40至60厘米。穿过朝天洞,便到达地鼠的巢穴,这里构造精致,内垫干草,左右不远处各有一盲洞,分别为便所和仓库。
地鼠的食性很杂,对抓获的地鼠进行解剖发现,其胃里主要是当地多汁植物,有早熟禾的地茎、委陵菜、酸摸、狗蛙花等,也有少量昆虫的残体。
参考资料来源: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新生金黄地鼠体重约2g左右,全身无毛,眼、耳紧闭,约5天后耳张开,15天睁眼。生长发育很快,两个多月的成年金黄地鼠,体重可达80—100g,以后,雌、雄就产生差异。4周后雌鼠体重超过雄性,雌鼠最大可达180g(平均140g),雄鼠最大可达160g(平均130),而成年中国地鼠雄鼠大。金黄地鼠8周龄成熟体重雄性90—125g,雌性95—140 g,12周龄的中国地鼠与8周龄小鼠大小大体相同。寿命一般2—3年。地鼠的尾巴短。金黄地鼠尾长约1.7—2.2cm;中国地鼠尾长1.3cm,颈部短,体躯大,四肢也短,前足四趾,后组五趾。雌鼠乳房数:中国地鼠4对,金黄地鼠7—8对。中国地鼠的尾根突出、与地面接触,睾丸也比较大,成熟的中国地鼠的睾丸下降到阴囊内,阴囊长约1.3cm,从阴囊到阴茎之间为2.5—3cm。中国地鼠无胆囊,总胆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大肠相对较短。金黄地鼠的大肠长度与体长比值比中国地鼠达1倍。睾丸更大。
活动规律:地鼠昼伏夜动,晚8—11点最为活跃。运动时腹部着地,不敏捷,易捕捉,但受惊或被激怒时会咬人。牙齿十分坚硬,能把木头、稻草、纸和布等物品咬碎做成巢穴,也可咬断细铁丝。兴奋时可发出金属性音响,地鼠好斗,雌性比雄性更凶,因此雄性常被雌性咬伤。地鼠易熟睡,熟睡时全身肌肉迟缓,不易弄醒。喜居于温度少低、温度稍高的环境。
采食特性:地鼠为杂食动物,有贮存食物的习性,可将食物和水贮于颊囊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饲养管理类同于小鼠。
繁殖特性:性成熟一般30日龄,性周期4—5天,妊娠期平均15.5天,是妊娠期最短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哺乳期21天,平均窝产仔6—8只。为全年发情动物,有产后发情特点。生育期从6—8周起可延续到15月龄,每年可产7—8胎。地鼠雄性比雌性腺体发育完全。臀髋部有一种腺体,当地鼠处于性兴奋状态时,分泌物会使局部皮肤湿润。
常用品种品系
金黄地鼠:学名:mesocricetus auratus,又称叙利亚地鼠,所有的种群品系都来源于1930年Aharoni从叙利亚Aleppo是附近的田野里捕捉的野生的1只成年雌鼠及其8只仔鼠,其中的3只(1雄2雌)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气候已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我国饲养的金黄地鼠最早由兰春霖教授于1947年从美国引入上海。金黄地鼠2月龄体重约80—100g,体长约16cm左右,尾粗短,耳色深,眼小而亮,被毛柔软。常见地鼠脊背为鲜明的淡金红色,腹部与头侧部为白色。由于突变毛色呈多样,可有野生色、褐色、乳酪色、白色等。我国有发现白化个体并育成近交系的报道。目前,世界上育成的金黄地鼠近交系有38种,突变系17种,封闭群38种。
中国地鼠:学名:crcetrlus grisuis,又称黑线地鼠或背纹地鼠。我国学者谢恩增1919年最早引入实验室,用于肺炎球菌的检定。张昌颖等1938年最早进行人工繁殖,用激素调整其发情周期,在两年内繁殖了5代。1948年,美国Schwentker从中国带走10对野生原种,采用笼养、人工昼夜逆转等办法繁殖成功。数年后,其后裔便遍及欧、美、日等国的主要实验室。目前,我国也有地鼠近交系和白化突变系育成的报道。中国地鼠体型小,体重约40g,体长约10cm,背部从头顶直至尾基部有一黑色条纹。近交系中国地鼠易发生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用于Ⅰ型糖尿病研究很有价值。
应用领域
1 肿瘤研究 地鼠主要用于肿瘤研究。颊囊对可诱发肿瘤的病毒敏感,能成功地移植某些正常或肿瘤组织及细胞,甚至非近交品系也能移植成功。金黄地鼠无原发肺肿瘤,但最适合诱发支气管性肺癌和肺肿瘤。可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移植、增值、致癌、抗癌药物筛选及X射线治疗。
2 生理学研究 地鼠成熟早,发情周期准确,可确切得知其怀孕期。妊晨期短,繁殖袋数快,便于进行生殖生理研究,人的精子能穿透金黄地鼠卵子的透明带,完成受精过程便于计划生育研究。颊囊黏膜适合用来观察淋巴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反映变化,进行血管生理学和微循环研究低温环境能诱导冬眠,可进行自然与人工诱导,低体温及其生理代谢的研究。还可用于内分泌如肾上腺、脑垂体和甲状腺的研究。
3 遗传学研究 中国地鼠染色体大,数量少,且相互易于识别,是研究染色体畸变和复制机理的好材料。还可用地鼠进行细胞遗传、辐射遗传和进化遗传研究。
4传染病研究 地鼠自发感染疾病种类很少,但对实验诱导发病很敏感,可用来研究小儿麻疹病毒、溶组织阿米巴、利氏曼原虫和旋毛虫等。地鼠的睾丸很大,使传染病研究的良好接种器官。
5 牙科研究 地鼠蛀牙的产生与饲料和口腔微生物有关,广泛地被用于牙科如龋齿的研究。
6 组织移植 利用同群地鼠皮肤有易接受移植的特点,进行皮肤移植,心脏胰腺等移植的研究。
7 组织培养研究 在组织细胞体外培养中,用以建立二倍体细胞株,肾细胞也可被做成细胞培养物接种病毒,进行分离或制造疫苗。以建立了不少突变性细胞株。
8 糖尿病研究 中国地鼠常用作糖尿病研究。它是Ι型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9 营养学研究 可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的研究。
2015-07-1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栖息地非常广泛,主要栖息于住宅墙根屋角、厨房、畜圈、厕所、垃圾堆、下水道以及随着季节和作物的成长迁居到附近的耕地、菜地、沟边、路旁、河堤上。其掘土挖洞能力强。活动多在夜间,每夜外出吃食两次。一次在天刚黑后,一次在黎明前,行动敏捷,视觉差,但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很灵敏。攀登能力较差,行动时多沿墙根壁角。记忆力较好,警惕性高,在活动期间遇到惊扰,立即隐避。对环境的变更很敏感,遇新出现物体(即使是食物)常回避一段时间。繁殖力特强,如食物条件丰富,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年产6-8胎,每胎产仔鼠7-10只。幼鼠3-4个月后又可进行繁殖,食料充足差不多能1月1次。寿命约1-2年。性情粗暴,常因争食和求偶而打斗。
推荐于2017-10-03 · 知道合伙人养生行家
知道合伙人养生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地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地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地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5、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