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资治通鉴》哪部可信度更高?
总体而言,史记的可信度高于资治通鉴。
从学术的角度说,《太史公书》和《资治通鉴》都是正史,都具备基本的可信度,没法笼统比较谁的可信度更大,只能具体去考证那件事有不可信的可能。史记是不断被考古发现证实的信史,太史公筛选史料的标准是真实,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已是人类古史的高峰。资治通鉴是为了为帝王鉴,史料取舍的标准渗透了价值观,也突出了“教育”意义,就史本身而言,真实性比不上史记。
扩展资料
《史记》与原本及历史不符之处:
一、被汉武帝削去十篇
《史记·孝武本纪》原名《今上本纪》,是《史记》十篇“有录无书”者之一。原篇中书汉武帝之恶甚多,武帝怒而削之,致使原著的《今上本纪》逸失。今本《孝武本纪》是录自《封禅书》。对于汉武帝的事迹,除了借助《史记》中的《封禅书》和《平准书》外,还需参阅《汉书·武帝本纪》。除了《今上本纪》外,还有《孝景本纪》等九篇被汉武帝所毁。
二、《史记》中唯一个不符合历史的事件——赵氏孤儿案。
据《左传》记载,赵庄姬与小叔子通奸。以后,小叔子被赵氏流放。赵庄姬迁怒赵氏,便在哥哥晋国国君面前诋毁赵氏。赵庄姬、晋君、郤氏、栾氏联合诛灭赵氏,而屠岸贾并非元凶,仅仅是个马前卒而已。
司马谈收集历史资料,应当有人读过赵国史书。在赵国史书中,掩饰了祖奶奶赵庄姬之罪行,把罪责全部推卸给马前卒屠岸贾。《史记》中所记载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虽不符合历史,但是和赵国史书一致。
三、六国年代错乱严重
《史记》中六国年代错乱严重,这是焚书坑儒所致。六国史书被焚毁,故事却大致流传可下来,口耳相传的故事,最容易出错的就是年代。
四、传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例如:把燕简公写成燕惠公。郑桓公并非宣王庶弟,而是同母胞弟。这些司马迁应当没有出错,而是后人传编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即便如此,《史记》也是秦朝之后,可信度最高的史书。
《史记》与《资治通鉴》都是正史,都具备基本的可信度,没法笼统比较谁的可信度更大。
在《史记》的个人传记中,司马迁多采纳了民间传说入史,加强了叙事的故事性。因此,在同一个事件中,经常出现不同人物传记中互为矛盾的情形。为了更好地了解某个史事,司马迁融入了丰富的视角和观点,这是《史记》的一大特征。
《资治通鉴》则是一个事件只用一条单线记述。司马光一贯的笔法是慎重比较各种历史史料,去除过剩的装饰修辞,只记录事件本质。这有他的追求,即所谓大义名分。
《资治通鉴》虽然作为读物,其魅力则远逊色于《史记》,《史记》在文学上备受后人赞扬,被誉为是“无韵之离骚”。但《资治通鉴》却是一部非常耐读的历史书。
《资治通鉴》并不是单纯地罗列事实,其中反映了司马光敏锐的历史观和读史眼光。如果说《史记》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通俗读物,那么《资治通鉴》则可以说是适合成人阅读的高深读物。
史记和资治通鉴区别
一、历史跨度
1、《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写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共跨度3000多年的时间。
2、《资治通鉴》,是从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写到五代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跨度1362年的时间,包括16朝的历史。
二、编修体裁。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
2、《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以时间为主线,事件为目的,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
三、目的内容。
1、《史记》,是司马迁秉承父志进行创作。内容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和外交等情况,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深刻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全书共130篇,约52.6万字。
2、《资治通鉴》,是受皇帝安排组织修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内容以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史实为主,介绍历代君王治理国家、平叛治乱和兴衰得失等。除采用正史资料外,还博采杂史222种以上。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四、写作风格。
1、《史记》,散文化写法为主,记叙写法为辅,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且不回避方言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