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箜篌引》赏析

 我来答
得书文化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原诗: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世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赏析:

全诗开篇就是一幅盛大的聚会画面。

高高的大殿之上到处摆满了美酒佳酿,亲朋故交跟随着主人四处游走高声说笑。后面的厨房里,正在准备丰盛的美食,烹羊宰肥牛一片繁忙的景象。

大殿之中,歌舞的盛会已经开始。秦地的筝声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和缓轻柔;舞女们跳着奇美的舞蹈,歌女们唱着来自京洛的名歌。

“阳阿”,是地名,赵飞燕微末之时就是一名阳阿的舞女,这里代指舞女,又与后一句的“京洛”相对应。

之后,画面转为近景,重在描写主人和宾客间的互动应答。

开心的畅饮已过了三巡,主人和宾客都放下了矜持,悄悄地放松腰带尽情享受眼前的美食。主人笑叹宾客们礼物的丰厚,称这是千金寿。宾客们都奉上溢美之词,赞这是万年都难有的盛宴。

“千金寿”,这里曹植引用平原君用千金为鲁仲连祝寿的典故,形容客人们所送礼物的名贵。

客人们都说:这样的盛邀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薄情寡义终为道义所不齿。这里“要”通“邀”。

主人笑着回答:谦逊有礼本就是君子该有的美德,我弯腰表示恭敬又会有什么别的祈求?

盛极之后,画风突转。

曲尽宴终之时,清冷的风吹过,才惊醒地发现,白天已过,日坠西山。诗人清醒地意识到,盛时不会再回来,百年生死忽然就迫到眼前。活着的时候可以住在华美的房子里,死后只能归藏于山丘之间。

这种极盛时的急转直下,让人更感到悲凉和也更让人清醒。

于是,诗人继续道:“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我们的祖先又有哪一位可以长命不死,知道了生命这必然的走向,我们又有什么可忧愁的?

是的,能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才能积极地活出“生”的意义来。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曹植早期的作品,因为诗词用语激扬、不见幽怨,似曹植早期作品的风格。

但是,从整首诗的思考角度和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态度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曹植晚期的作品。因为只有经历过盛年巅峰状态并且正在走下坡路的人,才会感慨“盛世不再来”,面对自己日渐衰落的状态也才会道出“百年忽我遒”。

而年轻人,对死亡的理解更多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血和凛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