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探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探讨
论文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营造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互动内化,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新课标特别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身心获得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融进学生探索掌握方法和理解应用知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验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的方向有关,具体有4种情况: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3)若第一次向东走第二次向西走;(4)若第一次向西走第二次向东走。则他分别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为此,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通过实际实践或画数轴对4种情况进行讨论,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探索——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加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在讲授解分式方程这一节内容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式方程,然后向学生提问,谁来解这个方程?你将如何来解这个方程?结果有个别同学说,先通分,有许多同学说,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在同学们求出未知数的值后,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不妨请同学们代入原方程的各分母计算一下,是否有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从而指出使分母为零的解是原方程的增根,强调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这样通过师生教学对话,让学生能在轻忪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例如,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存在的关系,先举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用求根公式探索并证明得到一般性结论,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概括,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达到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
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中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下册第27章第一节“证明的再认识”时,有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学证明,难道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要用到证明吗?”我回答说:“对啊!”接着向学生解释说,现在我们感到学习证明中的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很无聊,但无形中我们学会了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一些问题。今后你若当上了一名人民法官,你肯定不会草率地对案中当事人下结论,一定会通过调查,用你的聪明才智,灵活的逻辑思维,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使你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好法官。学生听了,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标准》还指出,作为数学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把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而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100年以前,掌握算术技能就是以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但是今天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运算技能的重要性和对运算技能的要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因此,数学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如能阅读,处理数据信息等。例如,我在讲解第二十七章中的证明再认识和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总是在课堂上先要求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初一时同学们都接触过,只不过现在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进一步证明。同学们看完后,我请有关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证明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较流畅地用逻辑推理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特别可喜的是,一些原来几何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喜欢上数学课了,同学们和我交流说,通过看书后再听你讲解感觉轻松多了,说实话,近阶段上几何课,我感到也很轻松。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又是教师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研究,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式,开展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数学通报,2003,(1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营造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互动内化,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新课标特别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身心获得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融进学生探索掌握方法和理解应用知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验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的方向有关,具体有4种情况: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3)若第一次向东走第二次向西走;(4)若第一次向西走第二次向东走。则他分别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为此,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通过实际实践或画数轴对4种情况进行讨论,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探索——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加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在讲授解分式方程这一节内容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式方程,然后向学生提问,谁来解这个方程?你将如何来解这个方程?结果有个别同学说,先通分,有许多同学说,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在同学们求出未知数的值后,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不妨请同学们代入原方程的各分母计算一下,是否有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从而指出使分母为零的解是原方程的增根,强调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这样通过师生教学对话,让学生能在轻忪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例如,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存在的关系,先举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用求根公式探索并证明得到一般性结论,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概括,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达到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
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中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下册第27章第一节“证明的再认识”时,有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学证明,难道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要用到证明吗?”我回答说:“对啊!”接着向学生解释说,现在我们感到学习证明中的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很无聊,但无形中我们学会了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一些问题。今后你若当上了一名人民法官,你肯定不会草率地对案中当事人下结论,一定会通过调查,用你的聪明才智,灵活的逻辑思维,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使你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好法官。学生听了,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标准》还指出,作为数学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把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而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100年以前,掌握算术技能就是以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但是今天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运算技能的重要性和对运算技能的要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因此,数学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如能阅读,处理数据信息等。例如,我在讲解第二十七章中的证明再认识和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总是在课堂上先要求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初一时同学们都接触过,只不过现在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进一步证明。同学们看完后,我请有关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证明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较流畅地用逻辑推理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特别可喜的是,一些原来几何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喜欢上数学课了,同学们和我交流说,通过看书后再听你讲解感觉轻松多了,说实话,近阶段上几何课,我感到也很轻松。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又是教师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研究,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式,开展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数学通报,2003,(1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