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是?
2020年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是:
呈稳定趋势发展。肉制品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产品之一,富含人类生存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双汇发展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肉制品在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国家对肉制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于肉类的制品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中国传统风味中式肉制品,另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风味的西式肉制品,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
肉制品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肉制品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肉制品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2亿元,比2016年增长0.2%,增速较上年下降8.6个百分点。全国肉制品产量突破1600万吨。其中,低温肉制品产量达1072万吨,占肉制品总产量的64.3%,中高温肉制品产量达595万吨,占肉制品总产量的35.7%。
猪价对屠宰企业开工率的影响。肉制品行业现状指出,屠宰业务往往受猪肉价格影响较大,屠宰利润与猪肉价格呈负相关性影响。首先,猪价上涨会影响消费需求,需求下降反过来压制屠宰企业开工率水平;猪价下降则利于屠宰开工率提升。 其次, 在猪价上行周期,生猪养殖户有惜售心态, 导致生猪供应下降,屠宰企业相应降低开工率。

2025-02-27 广告
全世界来看,肉制品占肉类的消费比例在45%以上。其中,发达国家的肉制品消费比例超70%。从我国情况来看,目前消费还是鲜肉为主,占80%左右,肉制品的消费量只占到整个肉类的20%。若对标发达国家,我国的肉制品还有2倍以上发展空间,未来低温肉制品的占比也将持续提高。
肉制品产业链
我国肉制品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3个板块:养殖业,屠宰业务及肉制品业务、终端销售。具体来看,肉制品产业链上游为禽类养殖及畜牧养殖场,生猪养殖企业通过购入种猪、饲料等产品以培育产品猪,中游为生猪屠宰企业及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屠宰企业通过从养殖户购入产品猪,或者通过自育猪进行屠宰,从而得到鲜肉及冻肉,一部分产品通过在农贸市场等渠道分销给终端客户,另一部分则供给肉制品生产厂家进行深度加工,肉制品加工企业最后将低温、高温肉制品分销给终端客户。
猪肉占肉类产量一半以上
我国为肉类生产及消费大国,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量约三分之一,猪肉市场空间最大。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我国肉类产量仅有7649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1.3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肉类产量7649万吨,其中猪肉4255万吨,占比55.6%;禽肉2239万吨,占比29.3%;牛肉667万吨,占比8.7%;羊肉488万吨,占比6.4%。
肉制品还有2倍以上发展空间 低温肉占比将持续提高
2018年我国肉制品产量占肉类产量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同期在40%-60%左右。我国肉制品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规模至少还有2倍以上发展空间。从全世界角度看,肉制品占肉类消费比例普遍在45%以上,而2018年我国肉制品消费量仅占肉类约20%,对标世界水平,我国肉类至少还有2倍以上发展空间。
低温肉制品是指使肉制品处于较低温度(0-4℃)环境下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肉制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风味和保质期。从肉制品市场份额方面来看,低温肉制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到2018年已经超过65%,由于低温肉具有口味鲜嫩且影响丰富的特点,复合消费升级及健康化发展趋势,低温肉制品占比将持续提升。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