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Android开发者看的『微信小程序和Android开发的对比』
微信小程序近期可谓是动作频出,仅最近新增的能力就有:
种种迹象表明,微信对小程序的期望值是很大,所以在它推出的几个月效果没到达预期的情况下,之前的很多『克制』也就逐渐变成『放肆』了 —— 不过不管小程序以后的发展到底怎样,对我们开发者来发,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是技术人来说,多了解一些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开发模式、不同的架构思想,提高技术『广度』,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本文就是从一个 Android 开发者的角度,从项目工程方便切入,来分析一下『微信小程序』跟『Android App』开发上的一些异同。
『微信小程序』开发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你对它多一些了解。
因为内容是从Android开发的角度来谈的,所以我假设你已经对 Android 开发比较熟悉了。并且对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也比较感兴趣,如果要是再能有些 javascript、css 的基础的话那就更好了!
Android 开发我们已经比较熟悉——
作为对比,进行微信小程序开发所用的语言是这些——
wxml (WeiXin Markup Language) 基本约等于是 xml。微信之所以没有直接使用 xml ,可能是为了以后扩展方便一些(野心很大)。
同理, wxss (WeiXin Style Sheets) 基本约等于是 css。也是微信扩展了一些功能,比如统一的尺寸单位 rpx 。
对于 Android 来说,对于页面的描述基本上在 xml 中定义的,比如:
这是一个简单的典型的示例,这个文件就是描述了两部分内容:
some.wxss:
很明显可以看出:wxml 是负责了 页面结构 的展示;而 wxss 则负责了对 页面样式 的定义。
这种把结构和样式分离的做法,其实是延续了网页开发中的习惯(html + css)。
这样做的好处起码有两个:
——看起来还是挺简单的结构:
这三个文件用以描述小程序 app 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命名是固定这样的,位置也固定是在根目录下。
app.js 基本相当于 Android 中的 Application 类,文件中主要是有一个 App() 函数,来进行小程序的初始化操作。
app.json 的作用跟 Android 中的 AndroidMainifest.xml 文件很相似 —— 都是静态化的配置文件。
app.wxss 定义全局的样式 —— 其定义的样式会作用于每个页面。比如在 app.wxss 中加入:
就可以给所有的 text 控件添加 5px 的 padding 。
当然,页面本身的 xxPage.wxss 可以定义局部样式来覆盖全局样式。
根目录下的 utils 文件夹中有一个 util.js 文件,这个故名思意,是类似于 Java 中的一些工具类的存在。
utils 文件夹其实是一个非必须的结构,而它之所以出现在官方的 HelloWorld 工程中,是作为一个代表,表明了开发者在这里是可以自定义新的文件夹和结构的。微信小程序作为一个使用 js 来开发的平台,是可以使用许多第三方的 js 库的,对于这些第三方库,以及其他的图片资源等,都可以放到自定义的文件夹中。
pages 文件夹下包含两个子目录:index 和 logs ,两个目录的结构都是基本一样的,都是包含四个相同主名称的文件: xx.js、xx.wxml、xx.json、xx.wxss 这几个文件。
这样的一个典型结构表明它是一个小程序的页面,四个文件的作用分别是:
在视图的动态显示上,微信小程序使用了 数据绑定(data-binding) 的方式。
如果你之前使用过 AngularJS 或者 Vue.js 等这些流行的 js 框架,那么你肯定对 数据绑定 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把一个控件的属性绑定到某个数据对象(view-model)的属性的方法,这样在改变数据对象属性的时候,所对应的控件属性也就会相应变化 —— 在开发中,这种方式会使得对 View 层的显示控制变得十分简单、自然。
基于此,软件工程的流行架构方式也在之前的 MVC 、 MVP 之外,又多了一个 —— MVVM(Model-View-ViewModel) 。
数据绑定 这种方式现在是如此的流行,以致于 Android 官方都出了一个 [Data Binding Library] (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topic/libraries/data-binding/index.html ) 来支持数据绑定,但是由于成熟度等原因,目前还并没有成为主流,Android 中的主流视图显示方式,还是通过开发者手动给每个控件 set 数据。
—— 单从这一点上看,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模式是比原生 Andorid 要『先进』一些的~ 😏
小程序虽然是和前端 H5 页面一样是用 js 来开发,但是由于它最终运行的平台不再是浏览器,而是和 App 的表现几无二致,所以页面的生命周期也是和 App 差不多的。
一个小程序页面的典型生命周期如下:
对比一下 Android 的 Activity 生命周期 :
微信小程序的页面生命周期稍微简单一些,但主要的思想跟 Activity 生命周期基本是一致的。
小程序的官方 IDE 是微信自己出品 微信Web开发者工具 ,它内置了一个小程序的运行环境,本质上是基于 Chrome 内核的一个浏览器框架,算是一个模拟器了。
——它虽然跟 Android 的各种高大上的模拟器相比起来略显简陋,但是基本该有的功能也基本都有(断点、Log、网络监控等),而且由于是基于浏览器内核的页面 DOM 解析,所以运行的速度也是像浏览器打开网页一样流畅,不会像 Android 模拟器那样对系统资源要求很高。
另外,在绑定了开发者账号之后,也可以用手机进行真机调试来调试小程序,所以也能在上线前用不同的机器来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测试。
总体来说,小程序作为一个新的形态,从开发的角度,它可以算作是一个【Native开发】和【H5开发】的结合,它吸收了原生开发和 H5 开发的优点。对于前端开发人员和原生开发人员来说,都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找到许多熟悉的东西。再细节的许多点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上手去体验一下。
综上,自然也就有两种人特别适合去做小程序的开发——H5的前端开发人员,以及之前的 Android/iOS 原生 App 开发者。
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总体来说是很简单的。
—— 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了解一下原生 App 的一些相关思想即可,这些工作其实只要读一遍小程序的开发者指南基本就差不多了。
—— 而对于原生开发者来说,只要稍微补一下 js 的相关知识(html/css),也基本就差不多可以上手去做了。如果你之前恰好已经有过一些 js 的使用经验,那就不用多说了,花半个小时看一下小程序的文档,直接上!
关于作者 :
http://www.barryzhang.com
https://github.com/barryhappy
http://www.jianshu.com/users/e4607fd59d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