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福教育吗?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教育,在不同的人群之中,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不同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契克森米哈赖教授花费了数十年的光阴,采集了十多万份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了十 分精确的实验结论,证明幸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抽象,幸福是由若干固定成份组成的。
首先,幸福可以理解为当人得到以及感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由于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会因为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不同的人而异。人的一生会追求很多东西,安全、感情、名誉、利益、地位等等许多东西,除去物质性的追求不说,人所追求的感情等都可以归结为幸福二字。
其次,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其中也包括幸福教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完整的人,幸福教育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以及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人说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地方,向往的地方,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这才是好的学校,也是好的教育的开始。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实践过程,不是单方面的,想要践行幸福教育,两个主体主体很重要,老师应当幸福的教学,学生也应该幸福的学习。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将自我角色与教师角色很好的融合到一起,看他们上课极具个人风格又不乏教育的端庄,也可以说成是一种行为艺术了。
幸福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当老师将这种主观感受外化为脸上的表情比如微笑,学生也会被感染,沉浸在师生间的感情氛围中,学习接受过程也不会太痛苦难捱,自然学的又快又好。教师的职业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能够享受更多的幸福的精神生活。幸福教育体现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幸福生活之间,外化于学生日后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人,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围绕人来体现实施。无论任何时候,这都是最重要的。
幸福教育,是以兴趣为主,引导孩子去成长,多鼓励,少责备,从而发掘孩子的潜能。可是倘若稍有不慎,转换成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也许是毁灭性的打击,幸福教育要想把握“度”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 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幸福教育。只要是教育,就一定要会有矛盾的产生,和父母的矛盾,和老师的矛盾等等。
不论这种矛盾的形式是怎样的,但正是在这种矛盾的过程中,才能使孩子一步步成长,才能使孩子走向成熟。可能我所说的矛盾并不容易理解,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小时候大家一定有和父母有冲突的时候,但在这之后,正是父母和孩子交心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才是真正相互理解的时候,才是孩子真正理解父母,逐渐懂事的时候。但我认为所谓的幸福教育,恰巧是避开了这个宝贵的过程。实在是可惜。
幸福教育,会给孩子一时的快乐,但并不能给一世。幸福教育,父母为孩子保驾护航,给孩子一种一帆风顺之感,真的好吗?有句话说得好:别以为有什么一帆风顺,而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有些道理,应该早早教给孩子,哪怕让他付出的代价是肉体之痛,那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