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都包括哪些呢?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书都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著作。
《大学》主要讲述学习的入门理论,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留下来的作品,也是儒家学派学者们入门的必读之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意思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的意思是学习可使人摒旧迎新,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学习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开篇的三个词也代表了《大学》这本书的最高纲领。《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文化教育中首读的经典作品,是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精悍,因而也被称作“初学入德之门”,知识分子要想开始系统学习、走进道德世界,就必须先学习《大学》。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和人性修养的教育类作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可以称为“中”;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但都能适中且可节制,可以称之为“和”。《中庸》一书可培养人的心性。
《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的儒家文化巨作,表示了孔子的思想道德、政治理念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论语》对学习的深刻总结,学习既要接受新知识,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更好的掌握。
《孟子》是记载“亚圣”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主要强调的思想是以民为本、实施仁政和教育,把普通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高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能管好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好,如果我们取得成功,那就要尽力多做善事,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