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汉五铢在西汉中期的购买力如何?能买到什么?
民以食为天,古代的粮食价格最能反应货币的购买力。
从先秦到秦汉、隋唐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粮食发放官员的俸禄,计量单位为「石(dan4)」。「俸禄」的「禄」就是「食物」,所谓「食君之禄,为君担忧」。陶渊明「不为五斗米」,「五斗米」陶的工资。元代以后,银本位制渐渐确立,才完全用货币发工资。
古代的东瀛,大米就是货币,如今股市上用的到「K线图」,也叫「蜡烛图」,就是源自东瀛人记录大米价格用的趋势图。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文明的优点是长于治世,政制发达,短处是唯重实用,不究虚理(大意)。中国古人在政治上实践理性一枝独秀,文官制度、科举选拔、御史监察等等各种制度创新,统治技术从古到如今都是一流的。
中国古人在政治实践中很早意识到「谷贱伤农,谷贵伤民」,遇到灾荒,无粮救济,则流民四起,天下大乱。所以中国从战国开始设立「平籴法」制度,西汉设置了「常平仓」制度,就是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担负起稳定粮食供应和价格的职能:粮食便宜时候,用高价购买,防止谷贱伤农,一旦粮食减产,粮食价格大涨,政府就加大供应,稳定粮食价格。防止谷贵伤民,发生饥荒的时候,救济灾民。这恐怕就是最古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践,可见「罗斯福新政」并不新,中国古人早就玩过。
《汉书·食货志》记载了西汉中期的「常平仓」和「粮食价格」:
西汉中期的「昭宣中兴」,是西汉最强盛富裕的时期,《汉书·食货志》记载在当时一石谷子只要五个五铢钱,这就会导致「农人少利,谷贱伤农」: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启用「常平仓」了,汉宣帝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是个善于理财的治世能臣,他在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设置「常平仓」制度。而且成绩显著:每个时代都有不干实事,却喜欢瞎嚷嚷挑刺的「公知」。秦汉「公知」就是「御史」,耿寿昌设置「常平仓」的时候,当时的「御史萧望」说耿寿昌锱铢必较,但充其量就是「店小二」之才,没有深谋远虑,而且建仓库的工程太过于浩大,生出「旱气」:《食货志》用了「上不听」三个字,可见汉宣帝也觉得「公知」的「生旱气」那一套很荒谬。
到汉宣帝儿子汉元帝继位的时候,关东发大水灾,一石粮食疯涨到三百多五铢钱,儒生将天灾归因于常平仓制度,认为「常平仓」是与民争利,汉元帝听从了建议,并在初元五年(前44年) 下罪己诏,废除常平仓制度:熟悉汉代历史和中国经济史的人都知道,汉代的经济政策其实也有「凯恩斯」和「亚当斯」之争,《盐铁论》就是当时经济政策辩论文献的集结。
我个人认为「常平仓」虽然有国家与民争利的一面,但是让可以让粮食价格不至于大起大落,粮食减产的时候,价格让百姓可以接受,而且可以行使赈灾的职能,应该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