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大厂纷纷传出大裁员的计划,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个裁员的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上纷纷有了关于这次裁员所带来影响的各种分析,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大多是年轻人居多,而年轻人所喜欢的模式则是灵活就业,因为更安心。
最近几年灵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做网约车司机、当外卖骑手和摆地摊,是灵活就业的几个热门选项。之前还有一个“地摊收入秒杀深圳白领”的话题上了热搜,说是一个摆地摊卖臭豆腐的摊主,每月最低收入1万元起。面对采访镜头,摊主不卑不亢、自信满满地说“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这样赚钱有干劲”,大家直呼太励志了。
在各个社交媒体搜索“摆地摊”几个字,你会发现,地摊摊主已经成为火遍全网的“网红职业”。在小红书上,有几十万条关于如何摆地摊的笔记;在抖音上,与摆地摊相关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50亿次。
有团队做了点调查,发现不少年轻人摆地摊,还真不是我们以为的凑个热闹而已,他们有自己很明确的目标。大概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实际身份不是“地摊摊主”,而是把人设定为“地摊摊主”的网红博主。
有博主摆摊卖红酒,不是一瓶一瓶地卖,而是当街加入各种水果、香料,把红酒热好,一杯一杯地卖。博主自己说,卖完一瓶的流水还比不上那瓶红酒原来的价格。而且,出摊的时间地点还不固定,博主会提前放出线索,让大家去猜,这是把摆摊做成了一个营销事件来传播。
很明显,这些博主并不是靠摆摊来盈利,而是通过制作以“摆摊”为主题的视频,来吸引粉丝。
第二类,“为有源头活水来”。摊主们的主要收入其实是线上,而定期出摊,是线下获客的一个渠道。
很多摊主都有极强的私域流量意识,来买东西的人,扫码加好友立减5元,私域流量池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后续主要是线上交易为主。比起纯粹的微商,这种线下转化而来的客户通常黏性更强。因为摊主和客户面对面交流过,所谓“见面三分情”,客户的信任感会多一些。
第三类,“万丈高楼平地起”。
江湖传闻,不少商业大佬,像马云、刘强东、柳传志等等,都有过摆地摊的经历。对那些心怀大志、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摆地摊是一个最低成本启动的方式。启动资金只要几千块;干一周就能验证你的MVP,也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能不能跑通;每个迭代动作都有及时反馈;项目失败了可以及时退出止损,沉没成本不高。
所以,他们是把练摊当作创业的试水,来积累对市场、对客户的一线手感。据说有一个叫程焰的“90后”小伙子,从摆摊卖袜子起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成功转战互联网,还得到了雷军的亲自指点。有谁知道,从这一届“摊主”当中,会走出多少个日后的商业大佬呢?
吴伯凡老师有一句话:创业,挣的首先是认知,其次才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