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抑郁症患者的生活到底是在经历着什么呢?下面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白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那一年,他25岁,面容削瘦、暗淡,身上丝毫看不出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活力,犹如一个落魄的中年流浪汉。大学毕业第三年,辞了第4份工作后,失业了近半年。在那半年时间里,他每天什么都不想干,只躺在床上。
吃饭?太麻烦了,还要下床,还要去做,没意义;洗澡?太浪费时间了,时间怎么能被浪费呢;出门?出门做什么呢?还是继续躺在床上吧。
他瞒着父母亲戚朋友,不敢让任何人知道,怕父母担心、伤心,也怕别人的不理解,他也不敢再找下一份工作,觉得在弄清楚自己究竟怎么了之前,下一份工作,无论做什么,结局还是一样的。
其实他也不是很了解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是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好无聊,感觉自己好像“没情感了”,也不想与人交流,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真的在意关心自己,好像该做点什么却又什么都无力做,脑子身体都是混乱的状态,觉得自己好失败好差劲,好孤独好消极,人生根本看不见希望。
他不禁自问:既然这样痛苦挣扎,那还活着干嘛。终于有一天,他站上了地铁站台,失神地望着铁轨中央,看到列车进站,开门之后,熙熙攘攘的人上车下车。突然一个想法冒出:为什么是我?这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每天忙忙碌碌,他们为的是什么?为什么就我活不下去了?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我?
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他有了一丝好奇,于是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厌世症。然后发现自己的症状很像抑郁,于是上网买书自己看,他要自救!后来他又找到咨询师进行求助。
原生家庭是痛的起点
咨询师对他说:“抑郁症其实很少是由大脑基因引起的。大多数人的抑郁症都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不只是抑郁症,基本上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性格,是人格(性格)发展不够健全造成的。太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心灵上就已经是创伤累累,而它们构成了我们性格的各种成分。尤其是束缚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心灵不能自由的那些部分,这样,我们在某些时候就活在了过去,因此没有能力根据已经变化的环境选择更好的应对方式--即缺乏胜任感,对不同环境的胜任感。因而彻底的根治之道是重塑人格。”
听到这些话,他想到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在文革时理想破灭,壮志难酬。于是将希望和抱负全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从小就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学习好,读书用功,是评判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妈妈老是指责爸爸没本事,不出去赚钱,没有一家之主的担当。每当发生这样的争吵,爸爸的反应都是摔门而去,或者一个人蹲在角落里抽烟。
于是他从小也看不起自己的爸爸,觉得爸爸无能,对爸爸的态度除了指责就是嘲讽。但是在他的内心,又觉得爸爸应该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希望得到爸爸的认可。内心一直十分纠结迷茫。
由于姐弟三人年龄差距较大,很小的时候,大姐就一直在外住校上学,没有太深的印象。童年一直是二姐陪伴他长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母亲长期外出打工,二姐其实是代替了他心目中母亲的角色。
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每次跟姐姐发生争吵,父亲总是袒护他,而将打骂和指责都冲着姐姐。这在他心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觉的都是自己做错了事才导致自己亲近的人受到伤害。
渐渐地,他变得胆小而敏感,不敢做错事,也不敢接收别人对自己的好。他在心里恨父亲,因为父亲带给他的那些,让小小年纪的他不能承受,但他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封闭、害怕、惶惶不可终日。
就这样封闭自己许多年之后,他内心的.能量慢慢被消磨殆尽,才发生了故事开头那一幕。
和内心的小孩联结
咨询师问他:“你有肯定过、爱过自己吗?更多的时候你都在心疼别人,你有心疼过你自己吗?”
他愣了很久,面无表情说:“只觉得自己只是个工具,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工具是做事情用的,我觉得心疼自己也没什么用。”
咨询师慢慢引导他去回忆自己的小时候,与内心的小孩联结。过了一会儿,他开始流泪,继而嚎啕大哭。
他说:“他不知道说什么,他不敢说话……他害怕,他都不敢走近我一步……我都不敢走近他……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
尝试了很久之后,他平静了下来,说:“我看到了我内心的自己,他已经不敢走近我,他害怕,他害怕他做错什么,我就不要他了……我做不到,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想去拥抱他,但我就是做不到,我甚至都做不到靠近他。”
咨询师说:“那就试着先看看他吧。”
他再次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泪如雨下,哭得像个孩子。
临走时,他转身给了咨询师一个拥抱,他说自己已经体验到了,知道该怎样找回自己内心的力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因为感受到了心理学的奇妙之处,想让自己进一步成长,也想帮助更多跟曾经的自己一样的人,他留在了雨天晴。渐渐走出抑郁情绪的他,整个人都明朗有活力了起来,渐渐摆脱原生家庭带给他性格的阴影,活出了生命的本色,那样真实自由的感觉让他如获新生,对生活也比别人多了一份珍惜和感恩。
正是曾经的那些经历,使他对人的感受多了一分敏感和洞察,也更能共情别人,能以清明的冷眼看懂人,却怀有一颗慈悲热络的心。曾经父亲对他的高标准严要求虽然让他痛苦,但那些努力要强也成就了他的优秀,现在在工作中才能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现在的他内心充满力量,不会为了努力而努力,他知道“不努力也没有关系”,因为那不会有损他的价值,努力是一种选择。
我们是否也能同他一样,将抑郁看成是生命对自己的打磨,目的是让自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相信虽然会有痛,但那痛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多一分勇敢与洒脱。风雨过后见到的彩虹,总会让人分外欣喜,再遇风雨便无所畏惧了,不是也很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