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时没有说出口的话,以后就再也没机会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请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活,
你的最后一天和别人的最后一天。
10月13日上午9点20分,母亲忽然给我发来了一条消息:
“你幺妈走了,昨天晚上没抢救过来。”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
只能茫然无措到,发一堆问号回去。
甚至还一遍遍确认,是不是那个,我记忆里那个 笑起来狡黠又可爱,非常喜欢狗狗的那个, 对我严厉又和蔼的幺妈?
可是她还不到四十岁啊。
不可置信,反复确认,到最终无奈接受。
这其中纠结的10分钟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起初,我并没感到悲伤。
我似乎很轻易地接受了死亡这个事实。
直到——我想到,
我以后再也不能和她产生联系,
不能听见她的声音,
不会再看见她出现……
我才忽然万分痛苦,到哭泣不止。
我想到不久之前,我们才通了电话。
几十天前我才收到过她给我寄的特产……
音容笑貌犹在心间,而今后却不能再相见。
死亡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悲伤,但以后不能再见却揪疼了我的心。
我忽然感到一阵恐慌,
我忽然想到,我收到她寄的特产时,究竟有没有及时向她道谢?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当时却让我感到万分后怕。
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我没向她表达我心中的谢意,我们之间关系的结束,就是不完美的,有遗憾的。
我可能会因此抱撼终生。
而后,我翻到了消息记录。
很幸运的是,我母亲及时叮嘱了我要传达感谢。
而令我再次疼痛,甚至到现在仍然感到难受的是,我们当时的最后一句话是——“随时联系哈”。
而后来,就再也没了联系。
死亡,是自然规律,它不被人所预料,也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
死亡有多普遍?
地球上一秒钟就有1.8人死亡,而当你读完这句话时,平均上就已经有十几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尤其是疫情笼罩下的今年,死亡的阴影仿佛离的更近了些。
我们从小就知道,“人一定会死”这件事,却一直忌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
像房间里的粉色大象,一直存在,我们却视而不见。
我们一直蒙着眼,直到它忽然降临的那天,我们才觉得这一切太突然了,我们难以接受。
我们一直没有准备过接受死亡,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准备好。
中国缺少三种教育:金钱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
我们有太多表述死亡的方法,
“去了很远的地方”
“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驾鹤西游”……
我们会说“走了”,
会说“离开”,
就好像他们随时还能再回来,
就好像他们一直都存在。
我们不愿意提起“死”这个字,
甚至于 连手机号码我们都不愿意用带“4”的数字。
我们对待死亡,恐惧避讳到,
就连提到,都会觉得晦气。
正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不是鼓吹死亡。它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
而死亡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认识“死”,同时更珍惜生。
海德格尔曾说: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够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
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有本《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总结了五条生命哲学:
1. 希望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 希望我以前没有那么拼命的工作
3. 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希望我能够和自己的朋友们一直保持联系
5. 希望我已经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向死而生。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
那些琐碎的小事是不是就没那么值得纠结?
那些曾经浪费掉的时间是不是就会变少?
那些认为可以拖延的行动是不是就要立马去做?
如果我们预设每一次见到对方,与对方交流都是最后一次,
是不是那些当时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
那些当时觉得日后再说也无妨的话,
那些有必要坦诚表达的心意,
都可以在今天传达?
是不是那次以“随时联系”结束的对话,就能够说的再更多一点?
只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也永远无法预测到明天究竟会怎样。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最后一天生命,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那不如就把自己睁开眼睛的每一天,
都当成是一种幸运,
然后带着幸福感活下去。
所以,请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活——
是 你的最后一天和别人的最后一天。
你的最后一天和别人的最后一天。
10月13日上午9点20分,母亲忽然给我发来了一条消息:
“你幺妈走了,昨天晚上没抢救过来。”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
只能茫然无措到,发一堆问号回去。
甚至还一遍遍确认,是不是那个,我记忆里那个 笑起来狡黠又可爱,非常喜欢狗狗的那个, 对我严厉又和蔼的幺妈?
可是她还不到四十岁啊。
不可置信,反复确认,到最终无奈接受。
这其中纠结的10分钟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起初,我并没感到悲伤。
我似乎很轻易地接受了死亡这个事实。
直到——我想到,
我以后再也不能和她产生联系,
不能听见她的声音,
不会再看见她出现……
我才忽然万分痛苦,到哭泣不止。
我想到不久之前,我们才通了电话。
几十天前我才收到过她给我寄的特产……
音容笑貌犹在心间,而今后却不能再相见。
死亡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悲伤,但以后不能再见却揪疼了我的心。
我忽然感到一阵恐慌,
我忽然想到,我收到她寄的特产时,究竟有没有及时向她道谢?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当时却让我感到万分后怕。
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我没向她表达我心中的谢意,我们之间关系的结束,就是不完美的,有遗憾的。
我可能会因此抱撼终生。
而后,我翻到了消息记录。
很幸运的是,我母亲及时叮嘱了我要传达感谢。
而令我再次疼痛,甚至到现在仍然感到难受的是,我们当时的最后一句话是——“随时联系哈”。
而后来,就再也没了联系。
死亡,是自然规律,它不被人所预料,也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
死亡有多普遍?
地球上一秒钟就有1.8人死亡,而当你读完这句话时,平均上就已经有十几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尤其是疫情笼罩下的今年,死亡的阴影仿佛离的更近了些。
我们从小就知道,“人一定会死”这件事,却一直忌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
像房间里的粉色大象,一直存在,我们却视而不见。
我们一直蒙着眼,直到它忽然降临的那天,我们才觉得这一切太突然了,我们难以接受。
我们一直没有准备过接受死亡,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准备好。
中国缺少三种教育:金钱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
我们有太多表述死亡的方法,
“去了很远的地方”
“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驾鹤西游”……
我们会说“走了”,
会说“离开”,
就好像他们随时还能再回来,
就好像他们一直都存在。
我们不愿意提起“死”这个字,
甚至于 连手机号码我们都不愿意用带“4”的数字。
我们对待死亡,恐惧避讳到,
就连提到,都会觉得晦气。
正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不是鼓吹死亡。它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
而死亡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认识“死”,同时更珍惜生。
海德格尔曾说: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够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
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有本《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总结了五条生命哲学:
1. 希望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 希望我以前没有那么拼命的工作
3. 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希望我能够和自己的朋友们一直保持联系
5. 希望我已经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向死而生。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
那些琐碎的小事是不是就没那么值得纠结?
那些曾经浪费掉的时间是不是就会变少?
那些认为可以拖延的行动是不是就要立马去做?
如果我们预设每一次见到对方,与对方交流都是最后一次,
是不是那些当时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
那些当时觉得日后再说也无妨的话,
那些有必要坦诚表达的心意,
都可以在今天传达?
是不是那次以“随时联系”结束的对话,就能够说的再更多一点?
只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也永远无法预测到明天究竟会怎样。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最后一天生命,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那不如就把自己睁开眼睛的每一天,
都当成是一种幸运,
然后带着幸福感活下去。
所以,请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活——
是 你的最后一天和别人的最后一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上海通一供应链
2024-12-04 广告
2024-12-04 广告
上海通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进口供应链服务商。专注于一站式全球进口服务,为中小型贸易商、生产厂家、个人等提供报关、报检、等全方位外贸综合服务。专业承接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指在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通一供应链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