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杀关羽?孙权是不是傻了?
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杀了关羽,而是孙权优柔寡断的心情。就是说,面对这样的事情,从理智上讲,我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但从情感上讲,我又忍不住想这样做。隐喻:我被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邀请去约会。我知道我不应该去,但我无法控制自己。结果,"流云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来如山倒"。从理性上讲,孙权应该知道杀死关羽的后果很严重。
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对关羽恨之入骨,不杀他是不够的。他所做的是把困境转移到别人身上,听从别人的建议。"《三国演义》第77回 "玉泉山关胜,洛阳城曹操感神 "是这样写的。右评诸公曰。"云长英雄,寂寞深情。今欲以礼相待,劝降何如?" 伯父左贤曰:"非也。"昔者曹操得此人,授以侯爵。他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马时要带黄金,下马时要带银子。
如此礼遇,毕竟留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今日之被迫,几欲迁都避锋。现在他的主人已经抓到了他,如果不早点把他除掉,可能会造成以后的麻烦。" 孙权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司马炎是也。" 因此下令推出。于是,关公和他的儿子都被杀了。看,似乎关羽是在其助手的建议下被杀的。事实上,建议的人并不是想搞清楚他的心态。
也就是说,孙权想杀关羽,但他也想减轻心中的负担,找人帮他打义康。如果他不想杀他,怎么会向别人请教呢?在此之前,孙权派诸葛瑾去劝降关羽,但关羽骂了一句就回头了。孙权很清楚,关羽是不会投降的。因此,孙权认为,正是因为关羽不投降和别人的劝说,我才杀了他。即使这样,刘备就不能报复了吗?难道关羽不投降是错的?所以,孙权的小伎俩也只能自我安慰自我欺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