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有能力吃掉恒星,这些被吃掉的物质去了哪里?
展开全部
虽然人类已经直接捕捉到黑洞,但我们目前对这种极端天体的了解仍然很有限。因为黑洞被事件视界所覆盖,阻挡了我们对黑洞的观测,尤其是让我们无法观测到黑洞的内部。
如果黑洞能够吞噬一切,包括恒星和光,那么,这些物质最终会去往何方呢?
黑洞会产生极端的引力作用,它们会摧毁附近的东西,并将之拉入有去无回的“深渊”。如果有一颗恒星足够靠近一个黑洞,恒星不会直接掉进黑洞之中。而是由于黑洞对恒星不同部位施加的引力作用相差很大,这就会产生强大的潮汐力,从而把恒星撕成碎片。这些碎片会环绕黑洞旋转,形成一个吸积盘。
虽然黑洞本身是完全不发光也不反光,但在黑洞引力的作用下,吸积盘中的物质会螺旋靠近黑洞。由于物质之间的剧烈摩擦效应,导致吸积盘中会发出大量的可见光、无线电波、X射线和伽马射线,所以环绕黑洞的吸积盘是可以被观测到的,这也是M87星系中心黑洞能够被看到的原因。
据估计,黑洞吸积盘中的质能转换效率非常高,最高可达42%,这要远高于核聚变反应,仅次于正反物质的湮灭反应。因此,如果黑洞吞噬大量物质,将会产生非常明亮的吸积盘。
对于那些质量极高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吸积盘极为明亮,使其远在上百亿光年外还能被观测到,这就是普遍存在于早期宇宙中的类星体。例如,J2157-3602是一个远在125亿光年之外的类星体,它的亮度超过银河系整体亮度2万倍,将近太阳亮度的700万亿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吸积盘中的物质会逐渐螺旋接近黑洞的视界,并且最终穿过视界进入黑洞的内部。黑洞并没有实体,因为组成它们的物质都被无限压缩到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中。我们目前无法了解黑洞中心的奇点究竟有什么性质,因为目前最好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到那里也会完全失效。
从黑洞的表面到中心的奇点,黑洞内部是被极度弯曲的空间,弯曲程度达到光也逃脱不掉的地步。正因如此,黑洞本身“黑到”看不见。
一旦进入黑洞中,无论是物质还是光,它们的最终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掉入奇点之中。黑洞吞噬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质量就会相应变高,导致黑洞的视界范围变得越广。
被黑洞捕捉到的恒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被黑洞一口吞掉。由于角速度的存在,恒星会被黑洞巨大的引力撕裂,在这个过程中恒星的一部分物质会逃逸出去,而其它的物质沿着螺旋状的轨道落入黑洞的吸积盘。
这个吸积盘是一种围绕着黑洞旋转的、由弥散物质组成的盘状结构,落入吸积盘的恒星物质会在这里被不断加速,一些质量巨大的黑洞甚至可以将这些物质加速到接近光速。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恒星的物质会被撕裂成碎片,在摩擦力和引力的作用下,它们的温度也会升得很高,从而发出极为明亮的光,这个过程被称为“潮汐瓦解事件”。
吸积盘并没有进入黑洞的事件视界,黑洞的引力不足以约束所有的物质,当吸积盘增大到黑洞不能有效控制时,就会有一部分发生破裂,强大的冲击波会将一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就像黑洞打了个饱嗝一样。因此,黑洞通常都不会将恒星的物质全部吞掉,在“潮汐瓦解事件”中,会有一部分恒星物质逃跑了。
从常理来讲,进入黑洞事件视界的物质,就不可能从黑洞表面逃逸出去了,它们会向黑洞的奇点(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靠拢,并最终失去维度从而在宇宙中消失。但如果黑洞真是这样这进不出,那它的质量就会无限增加,其事件视界的范围也会无限扩张,说不定整个宇宙都会被它吞噬掉,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白洞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应该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天体--白洞,它的特性与黑洞完全相反,是“只出不进"的天体。白洞只向外提供能量和物质,不吸收任何的东西,它是宇宙的喷射源。如果白洞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黑洞的另一头就是白洞,黑洞在这头吸收物质,白洞在另一头喷射物质,而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最终会通过白洞回到宇宙。
霍金辐射
史蒂芬·霍金教授认为黑洞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向外辐射能量,他指出在宇宙空间中,会不停的产生成对的正反虚粒子,然后又在瞬间湮灭。当这样的情形发生在黑洞边界时,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成对的虚粒子中的一个被黑洞捕获,另一个却逃逸了,在这个时候,这个逃逸的虚粒子就带走了黑洞的能量,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物质,最终会通过“霍金辐射”的方式被释放出来。
M理论
而M理论则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一层宇宙膜”,它是来自高维宇宙的投影,在我们所处的宇宙膜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宇宙膜。而黑洞具有强大的时空扭曲能力,能够在这些宇宙膜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有可能就进入了另一个宇宙。
另外再说一个广义相对论描述的很有意思的场景,如果我们呆在黑洞外面,目送一个物体进入黑洞,这时我们就会看到这个物体在靠近黑洞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慢,并最终定格在黑洞的事件视界。也就是说,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个物体永远没有进入黑洞!
打个比喻,动物的嘴、肠胃就是黑洞,食物就是星际天体,食物入口胃肠,一部分营养物质被吸收贮存、再利用、淘汰;一部分废物被直接排出体外。就这么简单,搞那么复杂干什么?简单事看复杂了,麻烦;复杂事看简单喽,贡献!
如果黑洞能够吞噬一切,包括恒星和光,那么,这些物质最终会去往何方呢?
黑洞会产生极端的引力作用,它们会摧毁附近的东西,并将之拉入有去无回的“深渊”。如果有一颗恒星足够靠近一个黑洞,恒星不会直接掉进黑洞之中。而是由于黑洞对恒星不同部位施加的引力作用相差很大,这就会产生强大的潮汐力,从而把恒星撕成碎片。这些碎片会环绕黑洞旋转,形成一个吸积盘。
虽然黑洞本身是完全不发光也不反光,但在黑洞引力的作用下,吸积盘中的物质会螺旋靠近黑洞。由于物质之间的剧烈摩擦效应,导致吸积盘中会发出大量的可见光、无线电波、X射线和伽马射线,所以环绕黑洞的吸积盘是可以被观测到的,这也是M87星系中心黑洞能够被看到的原因。
据估计,黑洞吸积盘中的质能转换效率非常高,最高可达42%,这要远高于核聚变反应,仅次于正反物质的湮灭反应。因此,如果黑洞吞噬大量物质,将会产生非常明亮的吸积盘。
对于那些质量极高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吸积盘极为明亮,使其远在上百亿光年外还能被观测到,这就是普遍存在于早期宇宙中的类星体。例如,J2157-3602是一个远在125亿光年之外的类星体,它的亮度超过银河系整体亮度2万倍,将近太阳亮度的700万亿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吸积盘中的物质会逐渐螺旋接近黑洞的视界,并且最终穿过视界进入黑洞的内部。黑洞并没有实体,因为组成它们的物质都被无限压缩到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中。我们目前无法了解黑洞中心的奇点究竟有什么性质,因为目前最好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到那里也会完全失效。
从黑洞的表面到中心的奇点,黑洞内部是被极度弯曲的空间,弯曲程度达到光也逃脱不掉的地步。正因如此,黑洞本身“黑到”看不见。
一旦进入黑洞中,无论是物质还是光,它们的最终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掉入奇点之中。黑洞吞噬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质量就会相应变高,导致黑洞的视界范围变得越广。
被黑洞捕捉到的恒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被黑洞一口吞掉。由于角速度的存在,恒星会被黑洞巨大的引力撕裂,在这个过程中恒星的一部分物质会逃逸出去,而其它的物质沿着螺旋状的轨道落入黑洞的吸积盘。
这个吸积盘是一种围绕着黑洞旋转的、由弥散物质组成的盘状结构,落入吸积盘的恒星物质会在这里被不断加速,一些质量巨大的黑洞甚至可以将这些物质加速到接近光速。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恒星的物质会被撕裂成碎片,在摩擦力和引力的作用下,它们的温度也会升得很高,从而发出极为明亮的光,这个过程被称为“潮汐瓦解事件”。
吸积盘并没有进入黑洞的事件视界,黑洞的引力不足以约束所有的物质,当吸积盘增大到黑洞不能有效控制时,就会有一部分发生破裂,强大的冲击波会将一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就像黑洞打了个饱嗝一样。因此,黑洞通常都不会将恒星的物质全部吞掉,在“潮汐瓦解事件”中,会有一部分恒星物质逃跑了。
从常理来讲,进入黑洞事件视界的物质,就不可能从黑洞表面逃逸出去了,它们会向黑洞的奇点(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靠拢,并最终失去维度从而在宇宙中消失。但如果黑洞真是这样这进不出,那它的质量就会无限增加,其事件视界的范围也会无限扩张,说不定整个宇宙都会被它吞噬掉,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白洞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应该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天体--白洞,它的特性与黑洞完全相反,是“只出不进"的天体。白洞只向外提供能量和物质,不吸收任何的东西,它是宇宙的喷射源。如果白洞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黑洞的另一头就是白洞,黑洞在这头吸收物质,白洞在另一头喷射物质,而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最终会通过白洞回到宇宙。
霍金辐射
史蒂芬·霍金教授认为黑洞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向外辐射能量,他指出在宇宙空间中,会不停的产生成对的正反虚粒子,然后又在瞬间湮灭。当这样的情形发生在黑洞边界时,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成对的虚粒子中的一个被黑洞捕获,另一个却逃逸了,在这个时候,这个逃逸的虚粒子就带走了黑洞的能量,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物质,最终会通过“霍金辐射”的方式被释放出来。
M理论
而M理论则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一层宇宙膜”,它是来自高维宇宙的投影,在我们所处的宇宙膜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宇宙膜。而黑洞具有强大的时空扭曲能力,能够在这些宇宙膜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 被黑洞吃掉的恒星,有可能就进入了另一个宇宙。
另外再说一个广义相对论描述的很有意思的场景,如果我们呆在黑洞外面,目送一个物体进入黑洞,这时我们就会看到这个物体在靠近黑洞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慢,并最终定格在黑洞的事件视界。也就是说,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个物体永远没有进入黑洞!
打个比喻,动物的嘴、肠胃就是黑洞,食物就是星际天体,食物入口胃肠,一部分营养物质被吸收贮存、再利用、淘汰;一部分废物被直接排出体外。就这么简单,搞那么复杂干什么?简单事看复杂了,麻烦;复杂事看简单喽,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仪电分析
2024-09-29 广告
2024-09-29 广告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分析化学领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光谱分析仪器,已广泛用于冶金工业、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特征辐射线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既可进行某些常量组分测定,又能进行ppm、ppb级微量测定...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仪电分析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