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之的意思
1. 初中文言文里常用的之字的意思有哪些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2. 初中文言文关于"之"的解释
“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一、代词
1. 代人、事、物,翻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 近指代词,翻译为:这,这种。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定语后置的标志。
4.宾语前置的标志。
5.补足音节。
三、动词,往,去,到……去。
对答案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追问。
3. ”自“在初中文言文中的意思
“自”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和用法,而在初中文言文中又因地域不同教科书也不同。
故,详解“自”的含义和用法,如下:〈名〉1. (象形。小篆字形。
象鼻形古文形体。“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鼻子)2. 同本义 [nose]自,鼻也。——东汉·许慎《说文》。
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3. 始;开头 [beginning]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
——《韩非子》4. 起源 [origin]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5. 又如:自顷(最近)1. 自己,自我;本身 [self;oneself;one's own]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诗·小雅 ·节南山》自引而起,绝袖。——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吴中豪子弟王士骕、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两台急诇之,公(袁可立)独谓是狂生。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而又遗书登抚袁可立,使激登帅沈有容自奋。——明 茅元仪《督师纪略》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
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
(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
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
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唐· 白居易《琵琶行》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介〉1. 由;从 [from;since]自,从也。——《广雅》自天右之。
——《易·大有》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出自东方。
——《诗·邶风·日月》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宋·苏轼《超然台记》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自张柴村。
——《资治通鉴·唐纪》自公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感觉何自起。
——蔡元培《图画》越朕嗣服,起自田间。——明·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自南海还。
——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又如:自从(介词。
表示时间的起点)3. 在;于 [at;in]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副〉1. 自然,当然 [naturally]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自足制之。
——《资治通鉴》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
——宋· 沈括《梦溪笔谈》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3. 本是;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
——汉· 王充《论衡》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乐府诗集》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5. 仍旧,依然 [remain the same;as before]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6. 亲自 [personally;in person]早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王自往临视。
—— 晋· 干宝《搜神记》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8. 别自、另外 [besides;in addition]一板已自布字。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连〉1. 假如,苟。与“非”连用 [if]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3. 即使,虽 [even if]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
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4. 却,可是 [but]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记梦》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5. 因为,由于 [because]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
——《易·需》〈动〉1. 用 [use;employ]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荀子·儒效》2. 是 [be;really]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4. 初中文言文“或”的翻译
◎ 或 huò
〈代〉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some;someone]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庶或饷之。——《礼记·祭义》
或赐二小人酒。——《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饮或博。
(2) 又如:或人(某人。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词性变化
◎ 或 huò
〈连〉
(1) 用作虚词 [or] (1)∶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4)∶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
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3)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if]。如:或若(假使,倘或)
◎ 或 huò
〈副〉
(1)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perphaps]。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
(2) 间或,有时 [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至相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或时(有时)
◎ 或 huò
〈动〉
(1) 通“惑”。迷惑 [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 或 huò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 黄宗羲《原君》
莫或除之。
5. 关于初中文言文的翻译
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便派大夫范昭去观察齐国的政治动态。
齐景公设宴进行招待,当酒喝得兴致正浓时,范昭竟提出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喝。景公说:“那就用我的酒杯给客人进酒吧。”
当范昭喝完自己杯中的酒,正想换杯斟酒时,晏子立即撤掉景公酒杯,仍用范昭所用之杯斟酒进客。范昭假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齐国太师说:“能为我演奏一支成周乐曲吗?我将随乐而起舞。”
太师回答说:“盲臣未曾学过。”范昭无趣地离开筵席后,齐景公责备臣下说:“晋国,是个大国啊。
派人来观察我国政局,如今你们触怒了大国的使臣,这可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礼法,他是故意羞辱我国,所以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用您的酒杯给他进酒。”太师接着说:“成周之乐乃是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国君才能随之而起舞。
而今范昭不过是一大臣,却想用天子之乐伴舞,所以我不能为他演奏乐曲。”范昭回到晋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齐国是不可进攻的。
因为,我想羞辱其国君,结果被晏子看穿了;想冒犯他们的礼法,又被其太师识破了。”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赞叹说:“不越出筵席之间,而能抵御千里之外敌人的进攻,晏子正是这样的人。”
6. 初中文言文“以”的所有意思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不~急乎?
11. 及,连及:富~其邻。
7. 初中文言文意思并
并 bīng
名词义:
1、古地名。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沈括《梦溪笔谈》
并 bìng
副词义:
1、全;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人并有愧色。——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一起;一齐;同时。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连词义:
1、并且;连。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2、和;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