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怎么看?
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可以延伸许多话题,我这里想谈一下关于父母的内疚感。
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会不会与条件好的家庭作比较?当比较产生的时候,内疚就发生了。内疚的心理,让父母们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溺爱就发生了。这造成的后果有:
父母的坑不愿在孩子们面前承认家庭的现状,总是给孩子一个假象,欺骗了自己更是欺骗了孩子。自己要想尽一切办法用不是很充裕的资金,来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努力也赶不上步伐,父母慢慢陷入了自己挖的坑,难以爬出来。
更可怕的是,这种内疚会转化为狠。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会对父母失去了尊敬,在自己付出这么多的情况下,得不到尊重后果是什么呢?心中的情绪一直在积攒,直到有一天“爱,变成了很”!
孩子的伤你以为孩子就不会因此受伤吗?他们也在内心中纠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对父母的不尊重,是一天天的养成的习惯。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很内疚,也很舒服,多数成人只看到了他们的放荡不羁,他们的嚣张跋扈,却却很少有人走进他们的内心,看看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生活吗?
曾经看过一个进入少年管教所的孩子,哭着说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根本不理解我!我想要的不是给我多少钱,而是我想要做的事儿!我想出去闯荡,他们不相信我,说我不行,怕我出事,他们从来就不尊重我的意见……
其实,孩子们内心只需要一个成长的机会……
疗伤怎样疗伤呢?一个普通的家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当然,以上方法是针对青春期年龄大点的孩子,对于年龄小的,做好自己,承认自己是普通家庭就好,在日常生活中,从言行中教导孩子,让他们了解父母的感受,慢慢成长为懂父母的孩子。
普通家庭,夫妻双方一般都是苦出身,都吃过若,受过难。成家立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有能力护孩子周全,不想让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难、遭过的罪不能让孩子再次经历。
于是,家庭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无论花多大的钱,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常见。自己吃过太多苦,把不吃苦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生下来就尽力满足他们一切所需,宁愿自己多做点,也不让孩子动手,孩子只要享受就好。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什么也不会干,是个名副其实的公子哥,本事不大,口气不小,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做不好。
这样的孩子,父母在世时,还可有个依靠。若父母不在世,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真是太悲哀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父母不想孩子的,也没有父母不为孩子的。但想可以,爱可以。想,满足基本的吃穿用就好,不能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爱,别过度的爱,过度的爱就是溺爱。
过于溺爱,不让孩子吃苦,将来孩子长大了,就像养在温室里的花,经不住风吹雨打。
过于溺爱,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只会害了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只愿天下的父母从小教育培养好孩子,对孩子不能溺爱,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有计划让自己的孩子经受磨练,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孩子长大了,才能在 社会 上立于不败之地。
你好,我是雪人
关于“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很悲哀,为什么这么说来呢?
这样的问题很普遍,说明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有关 。传统观念里有太多的父爱母爱的传说。比如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忧 。这就表明我们自古以来父母亲都为儿女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你做的没有别人好,就怕你的孩子会抱怨,所以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亏了孩子,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第二,这也表明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 。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如果没有,你拿什么给呢?记得我小时候交学费才几块钱 ,父母还没有,还要拖几天才能交给老师,现在呢!谁还会为了学费而发愁呢?想自己交学费都没有钱交,你说父母会把孩子当富二代养吗?
第三是家长自己的补偿心理 。因为自己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怎么样也不能让孩子重蹈我的 覆辙,过我以前那样的日子,就像现在都说以前是工作离不开你。现在才发现是你离不开工作是一个意思。 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对自己的补偿,只是有些父母还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 ,天下的父母都一样。父母也要与时俱进,学会改变,在生活中不断成长。这样才能避免发生,题主所关心的这种情况。
为什么说父母也要学习呢?
父母有了孩子,就是父母,从没有学习过怎么做一个好父母。要了解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一种渐行渐远,慢慢分离的关系。孩子最终要独立过自己的生活,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过不好,其实是担心自己无法接受孩子像自己一样的生活。想让孩子独立,首先自己就要学会独立。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信孩子能够依靠自己过上他想要的生活。父母只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就好,有距离陪伴才是有效果的陪伴。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幸福哦!
穷家养娇子,爹娘累死,也填不饱孩子的欲望。毁了孩子的人生,更苦了爹娘的后半生。因果关系!
孩子,从有思维和行为意思开始,通俗点说,就是能听懂人话时,就该让他知道,父母的能力范畴,家庭的经济状态,他的需求限度,按阶段向孩子渗透。
做父母的,没有不疼子女的,都想把最好的给他。但如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养孩子,不止是两代人的悲哀。也许是三代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悲哀!
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孩子当成富二代看,这里就有,夫妻二人累死累活,白天晚上都上班,工厂休息去帮人家地里干活,像老黄牛一样不段地干活攒钱,.让儿子在家里养着,什么活不让他做,.吃好的穿好的,整天玩手机,东荡西晃,这种父母不是疼孩子是害孩子,将来父母年纪大了,不能攒钱了,或者生病了失去劳动能力,到那时儿子没有一点生存能力,怎么在 社会 上立足。他们现在还没有想到,以后一定后悔的。
经常能看到一个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拿着一个跟他差不多高的扫帚,帮他做环卫工的妈妈打扫公园。每次扫完一条道路,母子俩就会在长椅上喝喝水,擦擦汗,说说笑笑,画面看起来很温情。
眼前的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前些天的一条新闻:
浙江一个小姑娘,在饭桌上朝母亲大吼:“我是你亲生的吗?1200块要饿死我吗?同学的生活费是我的好几倍!”
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女儿马上去上大学了,妈妈准备每个月给她1200元生活费,便大发雷霆。
后来母亲也解释了,这钱只是你的伙食费,买衣服鞋子都会另给钱的,但女儿似乎并不买账……
同样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才上小学的男孩懂得体恤母亲,而快上大学的女孩却成了“白眼狼”?
1、今天早上,我忍不住打扰了这位小男孩的母亲:“你家儿子这么懂事,是怎么教育的?”面对我突然地提问。
这位母亲有些手足无措,本身就不善言辞的她,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方言小声说了一句:“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
这句话我们都听过,可是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浙江那位女大学生一样,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却依然不懂事。我知道,一定有其他某种因素造成了这种区别。直到看见这个故事,我才恍然大悟。
一个小孩高中时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有次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理解父母的,只有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之后,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把生活的艰辛独自扛下,刻意给孩子营造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奢望他们知父母恩?蜜里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就像故事里的学生,如果他翻墙的时候没有意外发现父亲的不易,他又怎么会洗心革面,好好学习?
2、现在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即不管有没有钱,都把孩子当成富二代养。
中国父母都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经常会有一家夫妻俩再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都围着孩子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含在心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在过去是成立的。
我那会读书,因为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所以从来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供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都是他们的血汗钱。不光是我,身边的同学都这样。我们从小目睹父母辛劳、体验生活困苦的孩子,有着靠奋斗改变命运的决心。
反观现在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觉得亏欠了孩子,担心孩子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娇惯、宠溺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过着一种极其享乐的生活,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我们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却唯独忘了告诉孩子: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过度“呵护”,反而让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忘了感恩父母,同时还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3、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4、在生活的艰苦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另一种是坦然面对,自立自强。父母的选择与示范非常重要
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在贫穷中依旧保持坚韧的意志品质。这样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贫穷中,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拘谨的习气,相反还能直面现实,锤炼内心,进入“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的境界。
穷家富养出逆子,这是逃避不了的现实。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庭还真的是非常多。
很多家长都普遍认为自己这一代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到了孩子身上,不管再苦再累,都不能再延续他们曾经受过的罪,所以就尽其所能,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就属于这样的典型。
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特别的艰苦,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仅靠家里喂养的几十只羊。但这个孩子的穿衣打扮和日常用度却非常的豪华,就脚上穿的一双乔丹牌篮球鞋就600多元。
我曾经和他的父亲谈过这个问题,这位家长给我们的说法是,只要孩子觉得好,就尽量的满足他。
然而,这个孩子在学校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却丝毫没有一点感恩之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经常地违反校级班规。每一次将这个家长约到学校来,看到这位家长的那种无奈和无助的眼神,感觉到心里特别的痛,但这个孩子却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心酸甘苦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去年快放寒假候,我们学校初二年有一个孩子死活不肯到学校来上学了。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包括学校领导轮流给他做思想工作,但最终还是把他们叫来。
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也特别的不好,但父母却对孩子十分的纵容娇惯。
这个孩子从学校回去以后,成天睡到卧室里打 游戏 ,早上不起,晚上不睡,一天吃两顿饭,成天不出门。
母亲一说起这件事就鼻涕一把泪一把。
她说现在还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逼得太紧,孩子就给她要死要活要离家出走。
其实,表现在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都在父母身上。
穷家富养出逆子,造成的恶果也只有父母自己往下吞咽。
当前,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已经达到了痴狂痴癫的地步,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和理性。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真可谓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哪怕是借钱贷款都在所不惜。
有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为自己创造的舒适安逸生活中,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衣食无忧的日子,完全失去了奋斗拼博的能力。
他们根本就不懂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更不懂得什么是奋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拼搏! 在他们看来,今天的吃穿用度,所有的一切都是本该有的样子,根本就不需要他们付出多大的努力去争取。
现在的很多孩子真的是被宠坏了,这样的宠惯教育下,不但让孩子失去了生存生活的能力,更让孩子失去了信仰和人生的目标。
当下有很多很多的家长,从不考虑自己承受了生活中什么样的重担和负担,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倾其所有的为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了孩子,哪怕自己吃糠咽菜,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但是这样的良苦用心,往往却让孩子泡在蜜糖罐中忘记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从而也就失去了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就连自己活着为了什么,应该怎么活都不知道了。
好多孩子没有人生方向,没有生活目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愿意干,就想坐享其成, 游戏 人生,彻头彻尾的啃老。
穷家富养,是最可怕的教育错误。
希望家长们能够好好的清醒清醒,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成器,将来能有出息,那就实实在在的让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历练,多一些体验,多吃点苦,这些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
我有同感!你的锐目洞穿了 社会 一个惨痛的现实问题!因为孩孑少,现在家庭相对从前确实有吃有穿有余钱,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大多数家长教育认知的缺失,还有一个重要的 社会 误导,如再苦不能苦孩子之类口号的蛊惑,让不少家长在物质生活上的对孩孑有求必应,尽量满足,有时甚至比某些富二代还富二代。穿要名牌,吃要高档,花消要阔绰。这确实是目前中国家庭的悲哀,许多家长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无穷无尽的欲望。
其实这种做法害了孩子,以至现在许多孩子不能吃一点苦,十分娇气,十分脆弱,也十分自私,因为他们把这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
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这是很好的事,让有此共识的网友们团结起来,向 社会 大声呼喊:惯子若杀子!父母们,切莫以此为荣!
在农村工作的我,遇到类似的家庭为数不少。
案例一:A家庭,夫妻二人,一个孩子,丈夫靠做瓦匠手艺,妻子种田,间或种点蔬菜。
每年年初,丈夫就外出打工了,会点瓦匠手艺,因为人老实,不大肯动脑经,一年辛苦下来,只能挣两万多点钱,为此,每年过年回家,都受到妻子的数落。
妻子在家种了几亩地和几块菜地,除去农药、化肥,剩余部分也只能勉勉强强糊口。
结婚十多年了,房子还是父辈给盖的,什么好的家具、加点也没有添置,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日子勉强着过。
孩子小学在镇上读的,毕业那年,妻子听别人说,省城有所学校不错,于是托亲戚、找朋友想去那读初中,亲戚也很帮忙,找了不少关系,总算答应孩子去那读书,可学校有规定,不是服务区的学生,要缴纳赞助费,开学除了跟别的学生缴纳一样的费用外,需要一次性缴纳5万元的赞助费。同时,学校不提供住宿,需要自己租房子陪读。
望子成龙心切的妻子,狠狠心,咬咬牙,东挪西借,七拼八揍,把赞助费交了,另外还得借钱租房子陪读。
这下,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老实、憨厚的丈夫身上,我真怀疑他能不能挑得起。
案例二:B家庭,父母离异,父亲四海为家,只顾自己吃饱喝足,母亲改嫁他人,留下三个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
三个孩子的父亲,打小就不成器,没主张,还喜欢沾花惹草,对孩子不管不问,也不给任何经济支援,自己挣的钱还不够自己花,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母亲呢?改嫁后,也有了孩子,自己的生活都顾不过来,更没有经济支持前面的三个孩子。
现在三个孩子的生活来源是靠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做环卫工,扫垃圾得来,农村的环卫工工资很低,一个月才1200元,两个人都做,也就2400元一个月。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孩子上学,肯定得上不收费用的公立学校,才比较合适。可爷爷奶奶,一是望孙成龙,一是攀比心理,硬是给给其中的一个孙子上了贵族学校。
我不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还能干多少年的活,还能节约到什么地步,未来那么长的路要走,那么多的钱要花,他们能维持多久?
生活中,也可以说是身边,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普普通通的家庭,微微薄薄的收入,却非得要孩子上贵族学校,过贵族孩子的生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一个孩子成才要有很多因素,其中上贵族学校还不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真怀疑,若干年后,他们能如愿成才吗?
悲哀!
大家好我是珍姐,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怎么看?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溺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出现的一个词汇,慈母多败儿,是古时候流传至今的一句实话,其实现在不光是男孩子,大多数女孩子也已经被溺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再此,我想说一句,如果你家是普通家庭,拜托请别把孩子当成“富二代”来养。
富二代和打肿脸充胖子是不能等比例的,什么叫富二代,在中国,可能富豪非常多,但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也就是王思聪那个小哥了,人家才是真正的直接出生在人生终点的人,而什么叫做打肿脸充胖子呢?现实中我相信大家身边也有很多例子,
男孩子穷养,我倒认为没那么夸张,只不过,你的家庭如果是普通工薪阶层,那就不要对孩子溺爱,当成富二代来养,因为他的后半辈子你陪伴不了,除非你能养育他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不能有求必应
不管是刚会说话的小孩子,还是已经青春期的高中生或者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在他提出要求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想想这个东西是不是有必要给他买,如果没必要一定要严厉的拒绝,让他受到挫折,一定要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靠自己以后的努力得到的,而不是撒娇、任性、发脾气来得到。
2、做事先学做人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只负责读书就好了,别的你都不用管”,是呀,这是你亲口告诉他的,我只要读书就行了,剩下的你来解决,等到他一旦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像欲求不满的“吸血鬼”一样对你这个最亲的人张开聊牙,其实比起学习来讲,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怎么学会做人,因为做人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他能学会做人,那起码他不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3、天天都开小灶
每天给孩子另外做饭,做他想吃的东西,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其实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从小到大是这样的话,他就会无形之中觉得所有人对他的好是应该的,有好东西理所应当是他的,说起这件事情,我还想到我一个老乡,他家是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他就是那个弟弟,直到现在,他下班回到家,姐姐还会打热水帮他洗脚,他的老婆还在一旁,我们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你都多大了,他妈妈说,他是家里的宝贝,他两个姐姐就应该让着他,从小习惯了,我真的无言以对,心里只是在想,他的两个姐姐从小到大得多委屈。
要做事先做人,很多时候,挫折能让人成长,家长疼爱孩子固然没错,但是千万不要变成溺爱,如果你是普通家庭,那更加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把孩子当成“富二代”来养,不然,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