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惊人发现 吕布为什么怕张飞
展开全部
吕布与张飞同为三国时期的名将,而且都是武功超群绝伦、出类拔萃之辈。为何本文会有吕布怕张飞之说呢?莫非吕布的武艺不及张飞,所以才惧怕于他,非也!虽则两人都是三国时期排名前五位的虎将,但是若要真正论起武艺来,恐怕还是吕布技高一筹的。君不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三国演义”之中,最强档的沙场组合。所以说,以作者罗贯中的眼光而论,基本上来说,吕布的武艺在三国时期还是独步一时的,达到了“天下第一高手”的水平。当然,张飞也决非等闲之辈,其威名也绝不在吕布之下,有“勇冠三国猛张飞”的说法。
那么,本文的立论是否有问题呢?天下第一高手居然会惧怕别人的武威,不敢接受张飞的挑战,那怎么还能称之为“第一高手”呢?岂不是成了悖论?而且,这个现象也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要说起沙场论武艺、比高低,除了张飞之外,吕布一生纵横天下,还真是没把谁放在眼里!但是,为什么张飞是个例外,而张飞又是怎样成为这个例外的呢?还是从三国演义中吕张二人第一次交手开始说起吧!
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里,把吕布与张飞这一对冤家的首次较量描写得出神入化:“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好一派英俊潇洒、威风八面的名将风度,跃然纸上。然后,是一系列精彩的战场描述:那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在联军阵内东冲西杀、横冲直撞,见将斩将,夺营拔寨,势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紧接着:“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这就是故事的另一主角张飞出场的简单描述。一开场,张飞的那一声大吼就很刺耳:他管吕布叫做“三姓家奴”,这一光荣绰号说明了张飞对吕布的无限轻蔑!吕布本来姓吕,后来投了荆州刺史丁原,认丁为义父;后来又见董卓势大,经人游说,投了董卓。你投董卓便投董卓罢了,偏偏这吕布在投靠董卓之前,还要把他原来的义父丁原杀了,提着丁原的头作为投奔董卓的见面礼。然后,又来个认贼作父,拜董卓为新的义父,这是前面发生过的事;顺便说一句,董卓这个义父也干得时间不长,后来董卓的脑袋也被吕布这个干儿子给割了下来,这是后话。像吕布这等无情无义、见利忘义的下三烂,在张飞看起来简直就是社会渣滓,急欲除之而后快的!所以,张飞一见到吕布,首先就简单扼要地把吕布的那点破烂事儿,来了一个高度概括 - “三姓家奴”!提醒吕布:吕、丁、董,你都已经有过三个爹了,还搞得清楚自己倒底姓什么吧?当然,张飞这么劲损吕布,吕布自然也要回敬于他,所以,后来吕布一直把张飞骂作“环眼贼”!这倒也算恰当,论长相,张飞是比较丑,与吕布没法比的!当然,沙场论英雄,光凭长相好、嘴能说还是不够的,决定胜负的还是武艺的高低。下面就是他俩首次交锋的结果: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列位,别小看这一段文字。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里,武功实力排名在前五位的名将里,这里就出现了三位!仔细琢磨这段文字,你会发现:作者罗贯中煞费苦心地对这三位名将的武功强弱做了巧妙的交代。整个决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50回合,张飞与吕布单打独斗!作者的评价是:“不分胜负!”这说明:张飞也是有超强的武功实力的,他并没有输给吕布,反过来说,吕布也没有输给张飞,甚至吕布的武功还略胜一筹,这一点在随后的描述中,是可以看出的。尽管如此,吕布对张飞的优势也是非常微弱的,50合不分胜负,就是再斗上100回合,吕布也不见得能收拾掉张飞;第二阶段,中间30回合,是张飞、关羽两人联手合斗吕布这个阶段,这段描述非常关键。首先是关羽看到:张飞肯定是独自赢不了吕布这个事实,才出马助阵的。应该指出的是,在三国里,关羽也是一位顶尖高手,而且是出了名的冷面杀手,是那种通常几回合就把对手劈于马下的快刀手。他的判断和直觉应该是一流的,这时候出马助阵,必然是想要尽快收拾掉吕布这个冤家的。在整个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关羽和张飞两人基本上都是战无不胜的沙场高手,谁要是能在他们两人之中随便一人的马前走上几十个回合,那就叫武林高手了。而他们这两大高手竟然被逼到要联手合力来斗一人,此番恶斗吕布,是三国中绝无仅有的一回。那战况又如何呢?显然是关张二人占了上风,但结论却是:“战不倒吕布!”这一句话,就确立了吕布成为三国第一强手的地位。不过,也要强调一点,关张两人在这30回合里确实是占了上风的,只是暂时还没有斗倒吕布而已;第三阶段,就是最后的N回合,刘备也掣双剑、斜刺里杀出,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实事求是地说:若论武艺,刘备不过是个“二吊子”水平,与吕、关、张三人的武功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就是刘备这一点小小的砝码加上去,胜负的天平立刻就倾斜了。吕布被三人团团围住,杀得招架不住,最后倒拖方天画戟,败下阵来。应该说,吕布主要还是被关张二人联手战败的。
自此,吕布就落下了一块心病,那就是对张飞的惧怕。本文这么立论是完全有根据的,综合地说,吕布对张飞有三怕。第一是惧怕张飞的“义”。张飞本人当然是一个义气深重的人,但吕布惧怕的倒不是“义气深重”这个“义”,而是“大义凛然”这个“义”,其实张飞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能言善辩之士,也不像刘备关羽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和直觉来行事的。但张飞却是一个极有是非观念的人,在他眼里: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坏蛋,黑白分明!而吕布就是坏蛋中的大坏蛋,因此,坚决要干掉他。而吕布这边呢?偏偏他又是一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之类的烂事儿干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吕布早就在江湖上留下了不仁不义的臭名声,但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怕别人提及他过去的丑事,尤其是吕布,拥有这样卓尔不群的武功,当然不希望别人满世界去张扬他的历史了,偏偏替吕布广播其丑事正是张飞的兴趣爱好,第一次见面就先送他一著名绰号“三姓家奴”。要知道,社会舆论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落入“不义”的名声也不是那么容易洗干净的。所以,与其说吕布惧怕张飞的“义”,倒不如说他是担心自己的“不义”被人拿来到处说事儿;
第二是惧怕张飞的“勇”。除了具备精湛娴熟的武艺之外,张飞在当时的名将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勇”字,勇冠三军、勇冠三国、勇不可挡。当阳桥上一声怒吼,喝退百万曹兵;大战马超三百合,赤膊上阵,战马都累趴下好几匹,张飞的气势不减;……,这样的例子,举不枚举。总之,张飞打仗,勇字当先。吕布、关羽等技巧型名将,上阵格斗时,很注意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找准对方的弱点,几回合就解决战斗;但张飞的路数则大不相同,他是力战型名将,一上来就以力量和气势先压住对方,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等到几十回合之后,对方体力稍懈、或是一不留神,张飞就会大喝一声,使出致命一枪,结束战斗。所以,在实际的沙场较量中,吕布这样的打法要在张飞身上占到什么便宜,也是很难的事情,想几回合收拾掉张飞,根本就不可能;而一旦陷入持久战,那张飞就更是个难缠的对手。顺便说一句,张飞最喜欢对吕布说的一句话就是:“来来来!你我大战三百合!”而吕布也终于没有勇气跟张飞真的来上300回合,这种较量从来没有发生过。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四回中,由于张飞醉酒误事,吕布乘夜袭击徐州成功。其中有一段两人狭路相逢的描述:“张飞大怒,慌忙披挂,绰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著张飞,杀出东门。”连醉酒的张飞都不敢追,可见吕布确是惧怕张飞的“勇”。
第三是惧怕张飞的“势”。张飞这个人虽然头脑单纯,做事儿也有点直来直去的,看似非常简单,但张飞背后的势力却并不像他本人那么简单。张飞背后有势力吗?当然有,别的不说,张飞的老大 - 刘备,那就是三国演义中极尽美化之能事,竭力吹捧的仁德君王,别看刘备成天哭哭啼啼的,可人家就是跟吕布不一样,走到哪儿都有好名声,老百姓也拥戴;而张飞的二哥,正是那万古忠义的“武圣人” - 关羽关云长,那也是个文武双全的角色。所以,张飞背靠着的这些势力,让吕布颇有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抛开复杂的政治背景不讲,单纯从武艺的高低就事论事:刘关张联手,吕布也是斗不过的,这已经在虎牢关前被证明过一回了。这个“桃园三结义”的势力太强大了,而这股势力对吕布的敌意,很大程度都是靠愣头愣脑的张飞来宣泄的!尽管刘备、关羽二人从来也没有对吕布恶语相向,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究其根源,张飞对吕布的敌视,也是离不开两位兄长对他的日常灌输的。
有此三怕,说吕布惧怕张飞是成立的。事实上,在吕布后来的征战岁月中,基本上没怎么与张飞正面交锋过,这很大程度是出于吕布的忍让,往往是吕布一看到张飞就主动避开了。而张飞倒是满不在乎,继续保持着专打超一流强手的勇者本色,一有机会就找吕布的喳儿,但张飞的这套搞法也没对吕布造成多大的威胁,主要是他上面还盖着一个万事都讲道理、施仁义的刘备大哥,张飞刚想给吕布制造点事端,就屡屡被刘备喝退,每次都不了了之。
那么,本文的立论是否有问题呢?天下第一高手居然会惧怕别人的武威,不敢接受张飞的挑战,那怎么还能称之为“第一高手”呢?岂不是成了悖论?而且,这个现象也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要说起沙场论武艺、比高低,除了张飞之外,吕布一生纵横天下,还真是没把谁放在眼里!但是,为什么张飞是个例外,而张飞又是怎样成为这个例外的呢?还是从三国演义中吕张二人第一次交手开始说起吧!
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里,把吕布与张飞这一对冤家的首次较量描写得出神入化:“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好一派英俊潇洒、威风八面的名将风度,跃然纸上。然后,是一系列精彩的战场描述:那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在联军阵内东冲西杀、横冲直撞,见将斩将,夺营拔寨,势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紧接着:“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这就是故事的另一主角张飞出场的简单描述。一开场,张飞的那一声大吼就很刺耳:他管吕布叫做“三姓家奴”,这一光荣绰号说明了张飞对吕布的无限轻蔑!吕布本来姓吕,后来投了荆州刺史丁原,认丁为义父;后来又见董卓势大,经人游说,投了董卓。你投董卓便投董卓罢了,偏偏这吕布在投靠董卓之前,还要把他原来的义父丁原杀了,提着丁原的头作为投奔董卓的见面礼。然后,又来个认贼作父,拜董卓为新的义父,这是前面发生过的事;顺便说一句,董卓这个义父也干得时间不长,后来董卓的脑袋也被吕布这个干儿子给割了下来,这是后话。像吕布这等无情无义、见利忘义的下三烂,在张飞看起来简直就是社会渣滓,急欲除之而后快的!所以,张飞一见到吕布,首先就简单扼要地把吕布的那点破烂事儿,来了一个高度概括 - “三姓家奴”!提醒吕布:吕、丁、董,你都已经有过三个爹了,还搞得清楚自己倒底姓什么吧?当然,张飞这么劲损吕布,吕布自然也要回敬于他,所以,后来吕布一直把张飞骂作“环眼贼”!这倒也算恰当,论长相,张飞是比较丑,与吕布没法比的!当然,沙场论英雄,光凭长相好、嘴能说还是不够的,决定胜负的还是武艺的高低。下面就是他俩首次交锋的结果: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列位,别小看这一段文字。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里,武功实力排名在前五位的名将里,这里就出现了三位!仔细琢磨这段文字,你会发现:作者罗贯中煞费苦心地对这三位名将的武功强弱做了巧妙的交代。整个决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50回合,张飞与吕布单打独斗!作者的评价是:“不分胜负!”这说明:张飞也是有超强的武功实力的,他并没有输给吕布,反过来说,吕布也没有输给张飞,甚至吕布的武功还略胜一筹,这一点在随后的描述中,是可以看出的。尽管如此,吕布对张飞的优势也是非常微弱的,50合不分胜负,就是再斗上100回合,吕布也不见得能收拾掉张飞;第二阶段,中间30回合,是张飞、关羽两人联手合斗吕布这个阶段,这段描述非常关键。首先是关羽看到:张飞肯定是独自赢不了吕布这个事实,才出马助阵的。应该指出的是,在三国里,关羽也是一位顶尖高手,而且是出了名的冷面杀手,是那种通常几回合就把对手劈于马下的快刀手。他的判断和直觉应该是一流的,这时候出马助阵,必然是想要尽快收拾掉吕布这个冤家的。在整个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关羽和张飞两人基本上都是战无不胜的沙场高手,谁要是能在他们两人之中随便一人的马前走上几十个回合,那就叫武林高手了。而他们这两大高手竟然被逼到要联手合力来斗一人,此番恶斗吕布,是三国中绝无仅有的一回。那战况又如何呢?显然是关张二人占了上风,但结论却是:“战不倒吕布!”这一句话,就确立了吕布成为三国第一强手的地位。不过,也要强调一点,关张两人在这30回合里确实是占了上风的,只是暂时还没有斗倒吕布而已;第三阶段,就是最后的N回合,刘备也掣双剑、斜刺里杀出,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实事求是地说:若论武艺,刘备不过是个“二吊子”水平,与吕、关、张三人的武功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就是刘备这一点小小的砝码加上去,胜负的天平立刻就倾斜了。吕布被三人团团围住,杀得招架不住,最后倒拖方天画戟,败下阵来。应该说,吕布主要还是被关张二人联手战败的。
自此,吕布就落下了一块心病,那就是对张飞的惧怕。本文这么立论是完全有根据的,综合地说,吕布对张飞有三怕。第一是惧怕张飞的“义”。张飞本人当然是一个义气深重的人,但吕布惧怕的倒不是“义气深重”这个“义”,而是“大义凛然”这个“义”,其实张飞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能言善辩之士,也不像刘备关羽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和直觉来行事的。但张飞却是一个极有是非观念的人,在他眼里: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坏蛋,黑白分明!而吕布就是坏蛋中的大坏蛋,因此,坚决要干掉他。而吕布这边呢?偏偏他又是一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之类的烂事儿干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吕布早就在江湖上留下了不仁不义的臭名声,但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怕别人提及他过去的丑事,尤其是吕布,拥有这样卓尔不群的武功,当然不希望别人满世界去张扬他的历史了,偏偏替吕布广播其丑事正是张飞的兴趣爱好,第一次见面就先送他一著名绰号“三姓家奴”。要知道,社会舆论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落入“不义”的名声也不是那么容易洗干净的。所以,与其说吕布惧怕张飞的“义”,倒不如说他是担心自己的“不义”被人拿来到处说事儿;
第二是惧怕张飞的“勇”。除了具备精湛娴熟的武艺之外,张飞在当时的名将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勇”字,勇冠三军、勇冠三国、勇不可挡。当阳桥上一声怒吼,喝退百万曹兵;大战马超三百合,赤膊上阵,战马都累趴下好几匹,张飞的气势不减;……,这样的例子,举不枚举。总之,张飞打仗,勇字当先。吕布、关羽等技巧型名将,上阵格斗时,很注意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找准对方的弱点,几回合就解决战斗;但张飞的路数则大不相同,他是力战型名将,一上来就以力量和气势先压住对方,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等到几十回合之后,对方体力稍懈、或是一不留神,张飞就会大喝一声,使出致命一枪,结束战斗。所以,在实际的沙场较量中,吕布这样的打法要在张飞身上占到什么便宜,也是很难的事情,想几回合收拾掉张飞,根本就不可能;而一旦陷入持久战,那张飞就更是个难缠的对手。顺便说一句,张飞最喜欢对吕布说的一句话就是:“来来来!你我大战三百合!”而吕布也终于没有勇气跟张飞真的来上300回合,这种较量从来没有发生过。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四回中,由于张飞醉酒误事,吕布乘夜袭击徐州成功。其中有一段两人狭路相逢的描述:“张飞大怒,慌忙披挂,绰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著张飞,杀出东门。”连醉酒的张飞都不敢追,可见吕布确是惧怕张飞的“勇”。
第三是惧怕张飞的“势”。张飞这个人虽然头脑单纯,做事儿也有点直来直去的,看似非常简单,但张飞背后的势力却并不像他本人那么简单。张飞背后有势力吗?当然有,别的不说,张飞的老大 - 刘备,那就是三国演义中极尽美化之能事,竭力吹捧的仁德君王,别看刘备成天哭哭啼啼的,可人家就是跟吕布不一样,走到哪儿都有好名声,老百姓也拥戴;而张飞的二哥,正是那万古忠义的“武圣人” - 关羽关云长,那也是个文武双全的角色。所以,张飞背靠着的这些势力,让吕布颇有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抛开复杂的政治背景不讲,单纯从武艺的高低就事论事:刘关张联手,吕布也是斗不过的,这已经在虎牢关前被证明过一回了。这个“桃园三结义”的势力太强大了,而这股势力对吕布的敌意,很大程度都是靠愣头愣脑的张飞来宣泄的!尽管刘备、关羽二人从来也没有对吕布恶语相向,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究其根源,张飞对吕布的敌视,也是离不开两位兄长对他的日常灌输的。
有此三怕,说吕布惧怕张飞是成立的。事实上,在吕布后来的征战岁月中,基本上没怎么与张飞正面交锋过,这很大程度是出于吕布的忍让,往往是吕布一看到张飞就主动避开了。而张飞倒是满不在乎,继续保持着专打超一流强手的勇者本色,一有机会就找吕布的喳儿,但张飞的这套搞法也没对吕布造成多大的威胁,主要是他上面还盖着一个万事都讲道理、施仁义的刘备大哥,张飞刚想给吕布制造点事端,就屡屡被刘备喝退,每次都不了了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