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和矛哪个更厉害些?
矛和枪的区别:矛杆硬,枪杆韧。
矛:先说它的缺点,硬木杆,甚至通体用金属制成的矛,用法呆板、原始,矛杆不能蓄力,在力的相对作用下容易伤到使用者的筋骨。优点是用法速成,制作流程简单、周期较短,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够结实就行),因此能在短期内大批量制造,并快速形成战斗力。古代农民起义军除了用镰刀、锄头外,通常都装备有大量的矛。
枪:相比简单粗暴的矛,枪在各种意义上,都更高级。首先用法上,枪能抖起来,枪杆的韧性决定了枪能蓄力,比矛更省力,利于战场上持久使用,同时对使用者的技巧要求更高。学会用矛只需要三天,甚至不需要学;而学会用枪,没有长年累月的功夫,连门儿都入不了~
其次在生产上,枪杆对材料和工匠,都有较高的要求!相比矛,枪的制作步骤更多、更专业、周期更长,成本也就更高。好的枪杆要精挑细选后,再加工晾晒,还存在一定的废品率。制作有风险,使用有基础。因此使用枪的通常都是正规军人,或习武之人。第一次摸枪的平民根本驾驭不了它,别说扎圈儿了,能抖直了捅出去,就是个技术活儿。
枪和槊的区别:槊刃长,枪刃短。
必须要先澄清一点:古人惜纸,没有橡皮、修正带、涂改液、透明胶;也没有电脑、打字机。因此在古籍的流传上,错别字特别多!也即通假字。这就造成了,古人的兵书上,枪、矛、槊、矟各种乱写,混着称呼;再后来的古人,直接就把槊通假成了矟;于是再再后来的古人,槊就解释成了长矛。。。因为字通假,所以实物也被通假——这种逻辑,古人也就罢了,今人还这么想,这就不对了。
槊:可分为步槊和马槊,两种槊。因此,槊,它不是马上专有的武器!这点必须首先搞清楚,不能一说槊,就认为是马槊。至少到清朝(最后一个实际使用冷兵器的朝代)为止,我国的槊,都是明确分马、步两种用途的。
槊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锋刃很长,比枪和矛都要长的多!通常在半米以上。比如60到65厘米,就是出土槊常见的刃部测量长度。这点与枪和矛,在外形上,首先有着明显不同;其次在用法上,60cm的锋刃都能当剑使了,这种长度和重量,耍起来和枪或矛那就是两种兵器,平衡感完全不同。
槊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总长度长,步槊就能达到三米,而马槊更是连六米的都有,四米多马槊只算通常标准。
马槊的特点:槊杆韧性非常强,蓄力比枪杆更大,同时也比枪杆更硬,这使得槊杆在弯曲后有着强大的回弹力,这点非常重要!合格的马槊,手感坚硬,在马上高速撞击破甲后,不会折断,而是变弯曲,留情结使敌人的躯体被挡在锋刃部,然后人马继续向前,槊杆积蓄了巨大的回弹力,骑士只要手臂一抖,敌人直接就被崩飞出去了!整个过程,只占用两马交错的一瞬间,弯曲的马槊瞬间就会恢复原型,骑士立刻就能继续下一个目标。
如果是矛,直接就断了、或着丢弃了(不丢弃?等着骨折、内伤吧);如果是枪,枪杆没这么硬,也没这么大回弹力,敌人躯体不会被崩出去,你得用枪挑着,然后挥舞着甩出去,显然如果在高速撞击中,这很费时间,下个敌人不等你甩利索就砍过来了。
所以说,马槊是马战之王!它能够不停的重复使用,在骑兵与骑兵对撞的过程中。换了矛,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换了枪,大概率同样做不到这一点。离了马槊,枪骑兵冲一次就得换刀了,冲锋战斗力明显会下滑。
理所当然地,这么特殊的槊杆,制作起来也会非常复杂,它不是直接用木头削成杆,而是把木杆打散了,混入各种添加物,然后搓啊搓,错啊搓,搓成杆形,接着晾晒,晒完了涂抹胶、漆,接着再晾晒、晒完了继续涂抹胶、漆,接着再晾晒。。。整个过程要重复三年!还不敢保证一定能成,有4-6成的废品率。。。制造沉没成本那是相当高!
步槊的特点: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破甲,二是拒马。因为是步战武器,所以不需要马槊那样的特殊槊杆,枪杆更短,制造成本、周期、材料等,都比马槊更低。但半米长的金属锋刃,依然使它比普通的枪、矛造起来更费劲,也更奢侈,同时,短剑一样的槊刃也使得它比枪、矛更具有杀伤力。
以下是清朝绿营兵装备的部分步槊和马槊。皆为真实原物照片。
(没错,槊这东西,清朝还在装备使用。压根没被淘汰,什么被长枪取代,还有槊其实就是长矛之类的,都是无稽之谈。人家有名有号有实物有来处,明明白白,就是专门的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