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熊孩子”是专指那些淘气顽皮,不守规矩,没有礼貌,经常搞破坏的孩子。这类孩子在家里都被当成宝,可是到了家庭以外任何地方,都常常招人不喜欢。可以说,“熊孩子”属于家庭教育失败的 典型,凡是想把孩子教育和培养好的家长,都需要在这方面加以注意,那该如何防止家有“熊孩子”呢?下面我给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家长要有从小培养孩子遵规守矩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秩序感。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家长必须要牢牢记住!因为国法、家规和校纪,都是约束每个人行为的最起码准则。而在家庭教育的功能里面,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一定是先从家里开始,再延伸到学校里,最后才是触及 社会 。从遵规守矩方面来讲,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对家长们来说,恐怕最难的就是在家里订立家规了。原本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规是很重要的维护家庭秩序的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家规,必然无法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的秩序感。
第二,家长要始终坚持对孩子进行遵守家庭规则和学校纪律意识的培养。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遵守家庭规则和学校纪律意识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认知和分辨力必须要优先进行。因为孩子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密切相关,再严谨的家庭规则如果孩子不理解,可能就记住,或者在你们面前孩子暂时遵守,离开你的监督孩子就行为失控了。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规和校纪内容教学时,家长一定要结合具体事进行情景教育,既让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让孩子记住。在教学时,家长需要引入“好孩子”概念,既遵守了家规和校纪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只要孩子做到了,就及时肯定和赞赏,从而让孩子在大脑里建立起遵守规则和纪律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第三,结合一日生活和不同的场景,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规范孩子言行。
如果你去观察那些“熊孩子”父母,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普遍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包括他们自己也属于缺乏礼貌意识,常因言语粗鲁,行为自由散漫,而让人所不屑。其实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一点都不难,先从家长自己礼貌习惯自我养成着手就可以,结合一日生活的细节,让孩子看到你怎么做,怎么说,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爸爸或妈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当你坚持久了,就会让孩子大脑里建立起深刻的讲礼貌的好习惯了。
第四,在对孩子进行讲礼貌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长需要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幼儿还是儿童,都缺乏行为自控力,那就需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格外注意锻炼孩子的自控力。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考虑引入合理的奖惩机制。当孩子因为讲礼貌做的很好时,家长需要及时进行肯定与赞美,让孩子建立积极的大脑条件反射,为了固化这种反射弧,有时也可以偶尔来点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因为自己讲礼貌受到奖励而特别开心。而当孩子反复在某一行为细节上不讲礼貌,不听劝阻或警告时,需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惩戒。但是需注意,惩戒方式需平时约定好,不能乱惩罚孩子。
第五,结合爱的教育,让孩子拥有同情心,愿意去帮助他人,愿意与他人分享。
很多“熊孩子”因为在家里经常被溺爱,且没有家规作行为准则,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对还是错。而当家长知道重视对孩子进行遵规守矩好习惯培养时,还不要忘了,要结合爱的教育,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小伙伴在一起时,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如愿意和别人一起在遵守 游戏 规则的前提下玩 游戏 ;如看到小伙伴不开心时,愿意去陪伴和聊天,让对方因为得到关爱而情绪好转;如愿意把自己的玩具、书籍、零食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等。当这些活动经常搞时,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内心 情感 特别丰富的好孩子,而可是高情商的基础啊。
结束语 :“熊孩子”现象,尽管暴露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却成了很多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的反面教材。而你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那些“熊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说出TA哪些行为做的不好,则可以增强孩子的分辨意识,只要家长稍加引导,就能让孩子反感这种不良行为,自己本身不会去模仿。好孩子,是由好父母精心培养,你愿意让孩子成为有良好修养的好孩子,而去下功夫教育和培养孩子吗?我相信你愿意。
熊孩子是对于不守规矩的孩子的总称。目前, 社会 上经常报道熊孩子事件,给人们提了个醒,熊孩子最后祸害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父母!
几个典型的熊孩子
我们先看看几个典型的熊孩子弄出的事件。第一个是上海迪士尼熊孩子摸女孩子臀部,孩子父母不但不道歉,还殴打被摸女生。
第二个是最近很火的在公交车上被打的小男孩。起因则是孩子不停踢车上一个乘客,而父母是熟视无睹。最后的结果则是该男孩被暴揍。
第三个是在电梯撒尿的熊孩子,幸亏没有发生事故,还好孩子的父母一直道歉,并定期到电梯打扫卫生。
如何才能不让孩子成为熊孩子呢?我想最少要有如下几个措施:
第一,良好的家庭教育
如果不客气的说,所有的孩子,只要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成为熊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主要原因。家庭中的教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父母应该以身示范。 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其次,不能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是导致孩子成为熊孩子的主要原因。让孩子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做错了父母还为孩子辩护是最大的错误;
最后,应该给与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出了行为师范,还是要给孩子讲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熊孩子之所以熊,主要是对于一些事情没有责任感,不知道什么事情该自己负责,什么事情父母负责。如果没有责任感,则是可以肆意妄为,就有可能给别人带来伤害。
第三,知道为错误事情负责
父母要告知孩子,如果做错了会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个要让孩子自小就知道。著名幼儿教育家卢梭就主张自然教育法,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说,孩子总要用手去碰热水,父母总是拦住他,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拦住,而是放任孩子去犯错误,如果他被烫到了,他下次自然就不干了,当然这种方法有限度。比如电就不能试。一点小惩罚可以,太大的伤害父母还是要注意。反正,就是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做错了,是要受到惩罚了。他心里就有谱了。
第四,要告诉孩子 社会 规范
遵守 社会 规范,是孩子走向 社会 的重要前提。一个遵守规范的孩子,最少是个文明的孩子,会受到 社会 的尊重。
怎么做才能尽量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或接近)“熊孩子”呢?
说难也不难。都说父母的教养是孩子的素养,说出来一定有人不服气——可是,这话有错吗?
有个网友吐槽说:当年他初中的时候,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所以没有写完,第二天作业没交,罚站!OK,没问题他站着。但这老师竟然说:他父母是垃圾,没教养才有他这样的学生。你们觉得我能忍吗?我当场就抄凳子和这老师打了起来,整整一星期,凡上语文课不是和老师打就是和老师对骂?因为他骂了他父母也没敢去他家告状。
这样一个案例,开始我还真不好怎么应答。或许只想讲,本来你是对的,现在却大错了,你的性格暴露了你的本性,从小家教还真是有问题(有缺失)!本来老师这么因此一次缺交作业就这样骂学生(家长)肯定不对,但此学生竟和老师对打、对骂,采取的是下策中的下策!
父母的影响力是不够。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家教特别严,自己学习成绩也较优秀,敢与老师对打、对骂的,那是明天不想来上学的!
大家都知道,玩 游戏 要遵守规则;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有公德;人多要排队,按先后秩序来……
当然在课堂上,更要遵守课堂纪律。凡事要讲规则,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最轻也要受到扣分或罚款等处罚的……
家长在家也宜建立家庭奖惩制度,模拟 社会 上的奖罚,并让孩子牢记于心,坚决按规则办事!
比如孩子在外面犯了错,按照家规必须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孩子做了好事,按照家规同样可以得到褒奖……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熊家长,这点应该是没人有质疑的。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只会一味地支持偏袒自己的孩子,经常会打击别人,而孩子的性格又较不好,这个孩子必将离熊孩子不远。
这种家长一般会说,孩子我们知道,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打人;孩子还小,懂事了就不会;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全是我家孩子错;芝麻点小事,没什么了不起的……而当某些家长表示极大愤慨的时候,这孩子的父母竟所言可以来“大人PK”,这种家长最终吃亏受害是他自己。
熊孩子绝非天生,后天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场所。最有效的教育是家庭最初的好引导(孩子出生后1000天),最好的教养是父母的身正示范!那种被孩子牵着鼻子跑的、大事小事都会依他、顺他的家长,“老子”迟早会成“孙子”。
不信,你多观察观察!
熊孩子,典型的就是没有规则意识,表现为做事很乱,容易打扰到别人。
要想让孩子不成为熊孩子,首先家长要有规则意识。但是仅有规则意识还不够,还得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去练习控制自己。
有不少家长苦恼:父母本身都是素养挺高的,平时也注意管孩子,可是孩子还是经常惹事,成为“熊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我有一个校友是高中的化学老师,她就很为自己的孩子苦恼。小朋友3岁,可是经常控制不住地打人,扔东西。这该怎么办?
实际上,孩子小时候会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打人的情况,只要引导得好,很快就会过去的。那么孩子忍不住打人和扔东西,说明他的内心想摆脱束缚,他觉得被控制了,所以反抗。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活中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有秩序的生活,养孩子有生活的次序感;另一方面要做到“温和的坚定”。意味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人不要跟着发脾气,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保持冷静,心里面要清楚这是孩子很自然的一种表现。孩子小时候经常会有各种需要,如果是不合理的需要,家长一方面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一方面要能够承受住孩子的一阵子的脾气爆发。
当孩子发现自己发脾气也无济于事的时候,ta就会慢慢学会配合大人。
最后,家长经常陪伴孩子,用心地和孩子在一起,那么孩子在感受到足够多的爱意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情绪积压,也就不容易爆发。所以,改变熊孩子的办法,比较好的方式是多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秩序,让孩子明事理,懂得互相尊重。
这些需要的是体验,不是简单的跟孩子说道理能够讲通。熊孩子之所以乱,是因为心中感受不到爱。您说呢?
谈到熊孩子,大家就认为是那些年龄小,不懂事,无法无天,经常搞破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是熊孩子,我们都多多少少能注意远离,避免跟他发生冲突。这类孩子其他人相对还容易判断。但是,有许多孩子平常并不“熊”,但是因为突然看了一些好玩的电视、电影画面,感觉特别帅,跟着去模仿后做出对他人有伤害的动作,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重庆某小区,有一个7岁小朋友,因为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学习哪吒扔乾坤圈。他在22楼的阳台往楼下扔玩具,一开始有毛绒玩具、衣架,楼下清洁阿姨看见了就去打扫卫生,可是就在打扫期间,在阿姨的脚边落下来一把剪刀,把阿姨以及周边的邻居都吓了一大跳。幸好没有出现人员伤害,后面民警也找楼这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孩子年龄小,极容易因为一些看起来好玩有趣的动作,跟着学习。如果在没有危险的地方,那相对还好一些,但稍微有些危险度,对孩子以及他人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对于“熊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呢?
为了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更为了孩子 健康 快乐的成长,我们要对孩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为他人着想、再为自己着想。
孩子要从小引导孩子做什么事情前,都要尝试着考虑一下自己的家人父母,然后再考虑自己。从身边的人开始训练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和观念,孩子相对容易入手些,我们父母也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在家庭当中,父母要考虑爷爷奶奶做什么,孩子看见了探究为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做。为他人着想完了,再来为自己着想,这不可能一下子作好,要慢慢来引导。
2、在不同的场合引导孩子树立相应的规矩意识
各个场合有各个场合的规矩,如何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表现恰当,就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礼仪规矩的引导。礼仪规矩不是让孩子死板、呆板,而是让孩子的行为得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出基本的礼仪规矩,目的不是纯粹的教条化,而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更顺畅,让孩子更受益。
3、家长要引导孩子特别注意安全意识
结束语
孩子在安全的范围,不伤害他人的范围里熊,还是能接受的。但是,涉及他人安全、自身安全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很难接受孩子的熊的。对“熊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频繁进行的,哪怕是吃个饭,都是训练孩子的关键节点。家长要充分引起重视。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饭饭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这些年“熊孩子”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觉中,平时我们也能遇到一些熊孩子,比如坐地铁的时候,有孩子穿着鞋子在地铁座位上踩来踩去,大声说话,没礼貌的骂人,比如在商场里孩子为了让父母给自己买玩具,满地打滚撒泼,不买不罢休,再比如,在马路上孩子用尖锐的物品把马路上的车子当“画板乱画”等等。
当然,孩子变成这样也是父母不想遇见的,每个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乖巧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但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那么怎么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①父母以身作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更父母相处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比如父母孝敬长辈,对长辈尊敬有礼貌,那么孩子也会无形的被父母所影响,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②家长对孩子正确的引导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而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犯了错,家长还纵容孩子,替孩子“擦屁股”,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肆无忌惮。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不要总觉得孩子小,长大就不会了,这种希望是渺茫的,只有及时的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越来越好。
③别过分溺爱孩子
家里如果有老人的都知道老人都偏爱孙辈,孩子犯错了,老人都会袒护孩子包庇孩子,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爱孩子,是溺爱,等同于害了孩子。
孩子会觉得只要犯错了,求家里的长辈都能解决问题,可能小事家里的长辈不斤斤计较就过去了,但是今后孩子走上了 社会 ,那就需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错了就是错了,没人能同情,没帮能解决,也没有人会愿意为你犯下的错承担责任。
所以别过分的溺爱孩子,别让孩子做事没边界,那么孩子就不太可能在通往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最近 遇到了一位可爱的“熊孩子” ,他真的让人 难以招架 !
说句 实话 ,很多 理论知识 在熊孩子面前,显得那么 苍白无力 !
他 爬上窜下 , 横冲直撞 , 我行我素 ;他 扔东西 , 翻东西 , 如若无人 ……
毫不夸张地说,他 上山是虎 , 下海是龙 ,走在 人间 就是一个调皮的小“ 哪吒 ”……
为此,老穆 想尽了招数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甚至还给他讲 哲学道理 ,奈何就是 不管用!
最后,老穆使出了 毕生绝学 ,才 征服 了这个只有 4岁 的 小男孩 !
那么,老穆到底 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列位, 不要着急 ,请大家 慢慢往下看 !
(一)仔细观察孩子,看孩子什么时候最安静?
老穆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特别专注!
比如看动画片时,做手工时,画画时……
(二)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让孩子先静下来,并不断延长孩子静下来的时间。 (三)当孩子调皮时,你一定要及时制止!
尽管有时会不那么奏效,但一定要制止!否则,孩子只会变本加厉,越来越调皮!
(四)平时一定要教导孩子,凡事要遵守规则、秩序与纪律!
玩 游戏 时,要遵守规则;过红绿灯时,要遵守规则;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规则……
就餐排队,要按秩序;买票排队,也要按秩序……
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
告诉孩子,凡事要讲规则、秩序与纪律,否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五)建立家庭奖惩制度,并让孩子牢记于心,并坚决贯彻、执行!
比如孩子在外面犯错了,按照家规,必须要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孩子做了好事,按照家规,同样可以得到表扬……
【结束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熊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陪伴!
熊孩子固然讨厌,但也有可爱的一面,不是吗?
只有我们不断引导,假以时日,熊孩子也能成为懂事的好孩子,你们觉得呢?
熊孩子长得什么样?
说到“熊孩子”,我头脑中闪现出很多形象:校园凌霸中的施暴者、高空抛灭火器砸死楼下小卖店女主人的那个可恶的孩子、还有在公交车上因不停踢人而被人棒揍的小男孩。
“熊孩子”到底是怎样养成的呢?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一出生,一言一行都是效仿父母。
怎样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第一,父母要修正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一个人如果具有很多不影响他人的习惯或者不良思想,只要没有生育子女,你改不改问题不大。但是,只要你做了父母,你就不再是以前的你,你要担负起养育子女的重任,就要修正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否则 你的孩子必然会成为“熊孩子”。
因此,有“熊孩子”的家长,先反思自身,修正自身行为和思想,慢慢给予孩子正向的影响,孩子才能逐渐正常。
第二,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每个人都是神性和兽性的统一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就是因为他兽性凸显,而可爱的天使的部分没有体现出来。
怎样激发孩子的天使的属性呢?那就是家长无条件的爱!
这里所说的无条件的爱既不是溺爱,也不是有条件的爱,而是发自肺腑的真情的流露,是对孩子全部的接纳。 只有当孩子获得爱的能量足够多时,才会激发出天使般的神性。
第三,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长包办代替,孩子既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也感受不到自己的责任,甚至会把做错的责任推卸给父母。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四,教育孩子要有敬畏之心。
培养一个敢于挑战,大胆尝试的孩子没错,但是做事要有分寸,要有敬畏之心。例如,敬畏生命、敬畏规则和法律。人要尊重法律规则,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
尽管我还能写很多方法和建议,但是我觉得不需要太多,这四点,哪怕你能做到一点,您的孩子也不会成为“熊孩子”。
结束语
孩子其实是上帝送给每对夫妇的礼物,这个礼物你是否能接住,就要看你的修行了。如果您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完善了自己,你就会收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我修行,能就会收到一个“熊孩子”。家长朋友,加油!
孩子只是你眼中的孩子,其实他(她)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他(她)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尽可能的和他(她)们成为朋友,只要是对的就支持他(她),信任他(她),鼓励他(她),爱他(她)并且保护他(她)。。。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一些孩子, 他们破坏力惊人,面对规则,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一心只顾着自己快乐。 而他们的家长往往也对他们无可奈何,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熊孩子”。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成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一大困惑。
的确,熊孩子的存在,背后绝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产生的。
家长的过分溺爱,甚至是纵容,是“熊孩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孩子的自我意识如果过强的话,他不会去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久而久之也就会形成“熊孩子”般的性格。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期,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孩子在三岁前,比较依赖父母,所以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会比较听得进去。
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对孩子严加要求,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强调规则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一些亲子阅读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逐步的明白,在 社会 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的一些道理。
并且, 爸爸妈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严格把守住底线,千万不可朝令夕改。
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养成规则意识,长大以后他们才会遵守各个场合中不同的规则,不会做出特别过分、出格的事情。
第二、是让孩子学会目中有人
让孩子远离熊孩子行为的第2个关键点,就是让他们学会目中有人。
所谓的目中有人就是当孩子处于集体 社会 的环境中时,要明白他不是一个人,他不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心里面一定要想到,是有其他人在看待他的行为,并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的。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做了错事,要让孩子学会当着大家的面, 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
如果爸爸妈妈始终包庇这孩子, 那么他就会觉得,爸爸妈妈总会挡在我面前的,我随便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这样的话熊孩子一般的性格就会养成了。
所以我认为,养成规则意识,以及目中有人、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告别熊孩子。
当然凡事要趁早,这些习惯一定是要越早培养越有效。
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一直到他五、六岁,那么这个时候再去进行培养,就很困难了。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规则意识方面的培养就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孩子的 健康 成长是需要不断的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也要给他们错误的行为做出正面的引导,才能帮他们更好的成长,彻底摆脱熊孩子
第一,家长要有从小培养孩子遵规守矩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秩序感。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家长必须要牢牢记住!因为国法、家规和校纪,都是约束每个人行为的最起码准则。而在家庭教育的功能里面,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一定是先从家里开始,再延伸到学校里,最后才是触及 社会 。从遵规守矩方面来讲,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对家长们来说,恐怕最难的就是在家里订立家规了。原本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规是很重要的维护家庭秩序的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家规,必然无法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的秩序感。
第二,家长要始终坚持对孩子进行遵守家庭规则和学校纪律意识的培养。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遵守家庭规则和学校纪律意识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认知和分辨力必须要优先进行。因为孩子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密切相关,再严谨的家庭规则如果孩子不理解,可能就记住,或者在你们面前孩子暂时遵守,离开你的监督孩子就行为失控了。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规和校纪内容教学时,家长一定要结合具体事进行情景教育,既让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让孩子记住。在教学时,家长需要引入“好孩子”概念,既遵守了家规和校纪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只要孩子做到了,就及时肯定和赞赏,从而让孩子在大脑里建立起遵守规则和纪律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第三,结合一日生活和不同的场景,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规范孩子言行。
如果你去观察那些“熊孩子”父母,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普遍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包括他们自己也属于缺乏礼貌意识,常因言语粗鲁,行为自由散漫,而让人所不屑。其实对孩子进行礼貌习惯的培养一点都不难,先从家长自己礼貌习惯自我养成着手就可以,结合一日生活的细节,让孩子看到你怎么做,怎么说,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爸爸或妈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当你坚持久了,就会让孩子大脑里建立起深刻的讲礼貌的好习惯了。
第四,在对孩子进行讲礼貌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长需要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幼儿还是儿童,都缺乏行为自控力,那就需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格外注意锻炼孩子的自控力。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考虑引入合理的奖惩机制。当孩子因为讲礼貌做的很好时,家长需要及时进行肯定与赞美,让孩子建立积极的大脑条件反射,为了固化这种反射弧,有时也可以偶尔来点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因为自己讲礼貌受到奖励而特别开心。而当孩子反复在某一行为细节上不讲礼貌,不听劝阻或警告时,需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惩戒。但是需注意,惩戒方式需平时约定好,不能乱惩罚孩子。
第五,结合爱的教育,让孩子拥有同情心,愿意去帮助他人,愿意与他人分享。
很多“熊孩子”因为在家里经常被溺爱,且没有家规作行为准则,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对还是错。而当家长知道重视对孩子进行遵规守矩好习惯培养时,还不要忘了,要结合爱的教育,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小伙伴在一起时,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如愿意和别人一起在遵守 游戏 规则的前提下玩 游戏 ;如看到小伙伴不开心时,愿意去陪伴和聊天,让对方因为得到关爱而情绪好转;如愿意把自己的玩具、书籍、零食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等。当这些活动经常搞时,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内心 情感 特别丰富的好孩子,而可是高情商的基础啊。
结束语 :“熊孩子”现象,尽管暴露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却成了很多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的反面教材。而你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那些“熊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说出TA哪些行为做的不好,则可以增强孩子的分辨意识,只要家长稍加引导,就能让孩子反感这种不良行为,自己本身不会去模仿。好孩子,是由好父母精心培养,你愿意让孩子成为有良好修养的好孩子,而去下功夫教育和培养孩子吗?我相信你愿意。
熊孩子是对于不守规矩的孩子的总称。目前, 社会 上经常报道熊孩子事件,给人们提了个醒,熊孩子最后祸害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父母!
几个典型的熊孩子
我们先看看几个典型的熊孩子弄出的事件。第一个是上海迪士尼熊孩子摸女孩子臀部,孩子父母不但不道歉,还殴打被摸女生。
第二个是最近很火的在公交车上被打的小男孩。起因则是孩子不停踢车上一个乘客,而父母是熟视无睹。最后的结果则是该男孩被暴揍。
第三个是在电梯撒尿的熊孩子,幸亏没有发生事故,还好孩子的父母一直道歉,并定期到电梯打扫卫生。
如何才能不让孩子成为熊孩子呢?我想最少要有如下几个措施:
第一,良好的家庭教育
如果不客气的说,所有的孩子,只要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成为熊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主要原因。家庭中的教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父母应该以身示范。 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其次,不能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是导致孩子成为熊孩子的主要原因。让孩子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做错了父母还为孩子辩护是最大的错误;
最后,应该给与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出了行为师范,还是要给孩子讲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熊孩子之所以熊,主要是对于一些事情没有责任感,不知道什么事情该自己负责,什么事情父母负责。如果没有责任感,则是可以肆意妄为,就有可能给别人带来伤害。
第三,知道为错误事情负责
父母要告知孩子,如果做错了会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个要让孩子自小就知道。著名幼儿教育家卢梭就主张自然教育法,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说,孩子总要用手去碰热水,父母总是拦住他,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拦住,而是放任孩子去犯错误,如果他被烫到了,他下次自然就不干了,当然这种方法有限度。比如电就不能试。一点小惩罚可以,太大的伤害父母还是要注意。反正,就是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做错了,是要受到惩罚了。他心里就有谱了。
第四,要告诉孩子 社会 规范
遵守 社会 规范,是孩子走向 社会 的重要前提。一个遵守规范的孩子,最少是个文明的孩子,会受到 社会 的尊重。
怎么做才能尽量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或接近)“熊孩子”呢?
说难也不难。都说父母的教养是孩子的素养,说出来一定有人不服气——可是,这话有错吗?
有个网友吐槽说:当年他初中的时候,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所以没有写完,第二天作业没交,罚站!OK,没问题他站着。但这老师竟然说:他父母是垃圾,没教养才有他这样的学生。你们觉得我能忍吗?我当场就抄凳子和这老师打了起来,整整一星期,凡上语文课不是和老师打就是和老师对骂?因为他骂了他父母也没敢去他家告状。
这样一个案例,开始我还真不好怎么应答。或许只想讲,本来你是对的,现在却大错了,你的性格暴露了你的本性,从小家教还真是有问题(有缺失)!本来老师这么因此一次缺交作业就这样骂学生(家长)肯定不对,但此学生竟和老师对打、对骂,采取的是下策中的下策!
父母的影响力是不够。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家教特别严,自己学习成绩也较优秀,敢与老师对打、对骂的,那是明天不想来上学的!
大家都知道,玩 游戏 要遵守规则;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有公德;人多要排队,按先后秩序来……
当然在课堂上,更要遵守课堂纪律。凡事要讲规则,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最轻也要受到扣分或罚款等处罚的……
家长在家也宜建立家庭奖惩制度,模拟 社会 上的奖罚,并让孩子牢记于心,坚决按规则办事!
比如孩子在外面犯了错,按照家规必须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孩子做了好事,按照家规同样可以得到褒奖……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熊家长,这点应该是没人有质疑的。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只会一味地支持偏袒自己的孩子,经常会打击别人,而孩子的性格又较不好,这个孩子必将离熊孩子不远。
这种家长一般会说,孩子我们知道,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打人;孩子还小,懂事了就不会;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全是我家孩子错;芝麻点小事,没什么了不起的……而当某些家长表示极大愤慨的时候,这孩子的父母竟所言可以来“大人PK”,这种家长最终吃亏受害是他自己。
熊孩子绝非天生,后天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场所。最有效的教育是家庭最初的好引导(孩子出生后1000天),最好的教养是父母的身正示范!那种被孩子牵着鼻子跑的、大事小事都会依他、顺他的家长,“老子”迟早会成“孙子”。
不信,你多观察观察!
熊孩子,典型的就是没有规则意识,表现为做事很乱,容易打扰到别人。
要想让孩子不成为熊孩子,首先家长要有规则意识。但是仅有规则意识还不够,还得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去练习控制自己。
有不少家长苦恼:父母本身都是素养挺高的,平时也注意管孩子,可是孩子还是经常惹事,成为“熊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我有一个校友是高中的化学老师,她就很为自己的孩子苦恼。小朋友3岁,可是经常控制不住地打人,扔东西。这该怎么办?
实际上,孩子小时候会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打人的情况,只要引导得好,很快就会过去的。那么孩子忍不住打人和扔东西,说明他的内心想摆脱束缚,他觉得被控制了,所以反抗。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活中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有秩序的生活,养孩子有生活的次序感;另一方面要做到“温和的坚定”。意味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人不要跟着发脾气,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保持冷静,心里面要清楚这是孩子很自然的一种表现。孩子小时候经常会有各种需要,如果是不合理的需要,家长一方面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一方面要能够承受住孩子的一阵子的脾气爆发。
当孩子发现自己发脾气也无济于事的时候,ta就会慢慢学会配合大人。
最后,家长经常陪伴孩子,用心地和孩子在一起,那么孩子在感受到足够多的爱意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情绪积压,也就不容易爆发。所以,改变熊孩子的办法,比较好的方式是多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秩序,让孩子明事理,懂得互相尊重。
这些需要的是体验,不是简单的跟孩子说道理能够讲通。熊孩子之所以乱,是因为心中感受不到爱。您说呢?
谈到熊孩子,大家就认为是那些年龄小,不懂事,无法无天,经常搞破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是熊孩子,我们都多多少少能注意远离,避免跟他发生冲突。这类孩子其他人相对还容易判断。但是,有许多孩子平常并不“熊”,但是因为突然看了一些好玩的电视、电影画面,感觉特别帅,跟着去模仿后做出对他人有伤害的动作,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重庆某小区,有一个7岁小朋友,因为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学习哪吒扔乾坤圈。他在22楼的阳台往楼下扔玩具,一开始有毛绒玩具、衣架,楼下清洁阿姨看见了就去打扫卫生,可是就在打扫期间,在阿姨的脚边落下来一把剪刀,把阿姨以及周边的邻居都吓了一大跳。幸好没有出现人员伤害,后面民警也找楼这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孩子年龄小,极容易因为一些看起来好玩有趣的动作,跟着学习。如果在没有危险的地方,那相对还好一些,但稍微有些危险度,对孩子以及他人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对于“熊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呢?
为了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更为了孩子 健康 快乐的成长,我们要对孩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为他人着想、再为自己着想。
孩子要从小引导孩子做什么事情前,都要尝试着考虑一下自己的家人父母,然后再考虑自己。从身边的人开始训练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和观念,孩子相对容易入手些,我们父母也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在家庭当中,父母要考虑爷爷奶奶做什么,孩子看见了探究为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做。为他人着想完了,再来为自己着想,这不可能一下子作好,要慢慢来引导。
2、在不同的场合引导孩子树立相应的规矩意识
各个场合有各个场合的规矩,如何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表现恰当,就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礼仪规矩的引导。礼仪规矩不是让孩子死板、呆板,而是让孩子的行为得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出基本的礼仪规矩,目的不是纯粹的教条化,而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更顺畅,让孩子更受益。
3、家长要引导孩子特别注意安全意识
结束语
孩子在安全的范围,不伤害他人的范围里熊,还是能接受的。但是,涉及他人安全、自身安全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很难接受孩子的熊的。对“熊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频繁进行的,哪怕是吃个饭,都是训练孩子的关键节点。家长要充分引起重视。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饭饭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这些年“熊孩子”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觉中,平时我们也能遇到一些熊孩子,比如坐地铁的时候,有孩子穿着鞋子在地铁座位上踩来踩去,大声说话,没礼貌的骂人,比如在商场里孩子为了让父母给自己买玩具,满地打滚撒泼,不买不罢休,再比如,在马路上孩子用尖锐的物品把马路上的车子当“画板乱画”等等。
当然,孩子变成这样也是父母不想遇见的,每个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乖巧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但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那么怎么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①父母以身作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更父母相处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比如父母孝敬长辈,对长辈尊敬有礼貌,那么孩子也会无形的被父母所影响,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②家长对孩子正确的引导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而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犯了错,家长还纵容孩子,替孩子“擦屁股”,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肆无忌惮。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不要总觉得孩子小,长大就不会了,这种希望是渺茫的,只有及时的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越来越好。
③别过分溺爱孩子
家里如果有老人的都知道老人都偏爱孙辈,孩子犯错了,老人都会袒护孩子包庇孩子,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爱孩子,是溺爱,等同于害了孩子。
孩子会觉得只要犯错了,求家里的长辈都能解决问题,可能小事家里的长辈不斤斤计较就过去了,但是今后孩子走上了 社会 ,那就需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错了就是错了,没人能同情,没帮能解决,也没有人会愿意为你犯下的错承担责任。
所以别过分的溺爱孩子,别让孩子做事没边界,那么孩子就不太可能在通往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最近 遇到了一位可爱的“熊孩子” ,他真的让人 难以招架 !
说句 实话 ,很多 理论知识 在熊孩子面前,显得那么 苍白无力 !
他 爬上窜下 , 横冲直撞 , 我行我素 ;他 扔东西 , 翻东西 , 如若无人 ……
毫不夸张地说,他 上山是虎 , 下海是龙 ,走在 人间 就是一个调皮的小“ 哪吒 ”……
为此,老穆 想尽了招数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甚至还给他讲 哲学道理 ,奈何就是 不管用!
最后,老穆使出了 毕生绝学 ,才 征服 了这个只有 4岁 的 小男孩 !
那么,老穆到底 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列位, 不要着急 ,请大家 慢慢往下看 !
(一)仔细观察孩子,看孩子什么时候最安静?
老穆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特别专注!
比如看动画片时,做手工时,画画时……
(二)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让孩子先静下来,并不断延长孩子静下来的时间。 (三)当孩子调皮时,你一定要及时制止!
尽管有时会不那么奏效,但一定要制止!否则,孩子只会变本加厉,越来越调皮!
(四)平时一定要教导孩子,凡事要遵守规则、秩序与纪律!
玩 游戏 时,要遵守规则;过红绿灯时,要遵守规则;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规则……
就餐排队,要按秩序;买票排队,也要按秩序……
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
告诉孩子,凡事要讲规则、秩序与纪律,否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五)建立家庭奖惩制度,并让孩子牢记于心,并坚决贯彻、执行!
比如孩子在外面犯错了,按照家规,必须要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孩子做了好事,按照家规,同样可以得到表扬……
【结束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熊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陪伴!
熊孩子固然讨厌,但也有可爱的一面,不是吗?
只有我们不断引导,假以时日,熊孩子也能成为懂事的好孩子,你们觉得呢?
熊孩子长得什么样?
说到“熊孩子”,我头脑中闪现出很多形象:校园凌霸中的施暴者、高空抛灭火器砸死楼下小卖店女主人的那个可恶的孩子、还有在公交车上因不停踢人而被人棒揍的小男孩。
“熊孩子”到底是怎样养成的呢?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一出生,一言一行都是效仿父母。
怎样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第一,父母要修正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一个人如果具有很多不影响他人的习惯或者不良思想,只要没有生育子女,你改不改问题不大。但是,只要你做了父母,你就不再是以前的你,你要担负起养育子女的重任,就要修正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否则 你的孩子必然会成为“熊孩子”。
因此,有“熊孩子”的家长,先反思自身,修正自身行为和思想,慢慢给予孩子正向的影响,孩子才能逐渐正常。
第二,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每个人都是神性和兽性的统一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就是因为他兽性凸显,而可爱的天使的部分没有体现出来。
怎样激发孩子的天使的属性呢?那就是家长无条件的爱!
这里所说的无条件的爱既不是溺爱,也不是有条件的爱,而是发自肺腑的真情的流露,是对孩子全部的接纳。 只有当孩子获得爱的能量足够多时,才会激发出天使般的神性。
第三,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长包办代替,孩子既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也感受不到自己的责任,甚至会把做错的责任推卸给父母。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四,教育孩子要有敬畏之心。
培养一个敢于挑战,大胆尝试的孩子没错,但是做事要有分寸,要有敬畏之心。例如,敬畏生命、敬畏规则和法律。人要尊重法律规则,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
尽管我还能写很多方法和建议,但是我觉得不需要太多,这四点,哪怕你能做到一点,您的孩子也不会成为“熊孩子”。
结束语
孩子其实是上帝送给每对夫妇的礼物,这个礼物你是否能接住,就要看你的修行了。如果您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完善了自己,你就会收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我修行,能就会收到一个“熊孩子”。家长朋友,加油!
孩子只是你眼中的孩子,其实他(她)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他(她)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尽可能的和他(她)们成为朋友,只要是对的就支持他(她),信任他(她),鼓励他(她),爱他(她)并且保护他(她)。。。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一些孩子, 他们破坏力惊人,面对规则,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一心只顾着自己快乐。 而他们的家长往往也对他们无可奈何,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熊孩子”。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成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一大困惑。
的确,熊孩子的存在,背后绝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产生的。
家长的过分溺爱,甚至是纵容,是“熊孩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孩子的自我意识如果过强的话,他不会去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久而久之也就会形成“熊孩子”般的性格。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期,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孩子在三岁前,比较依赖父母,所以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会比较听得进去。
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对孩子严加要求,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强调规则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一些亲子阅读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逐步的明白,在 社会 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的一些道理。
并且, 爸爸妈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严格把守住底线,千万不可朝令夕改。
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养成规则意识,长大以后他们才会遵守各个场合中不同的规则,不会做出特别过分、出格的事情。
第二、是让孩子学会目中有人
让孩子远离熊孩子行为的第2个关键点,就是让他们学会目中有人。
所谓的目中有人就是当孩子处于集体 社会 的环境中时,要明白他不是一个人,他不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心里面一定要想到,是有其他人在看待他的行为,并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的。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做了错事,要让孩子学会当着大家的面, 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
如果爸爸妈妈始终包庇这孩子, 那么他就会觉得,爸爸妈妈总会挡在我面前的,我随便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这样的话熊孩子一般的性格就会养成了。
所以我认为,养成规则意识,以及目中有人、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告别熊孩子。
当然凡事要趁早,这些习惯一定是要越早培养越有效。
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一直到他五、六岁,那么这个时候再去进行培养,就很困难了。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规则意识方面的培养就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孩子的 健康 成长是需要不断的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也要给他们错误的行为做出正面的引导,才能帮他们更好的成长,彻底摆脱熊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