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资源与评价答案 20
大家快一点啊最近就要用马上开学了还要一片抗震救灾感人事迹读后感2000字的尽管分不多但还是谢谢了...
大家快一点啊
最近就要用
马上开学了
还要一片抗震救灾感人事迹读后感2000字的
尽管分不多
但还是谢谢了 展开
最近就要用
马上开学了
还要一片抗震救灾感人事迹读后感2000字的
尽管分不多
但还是谢谢了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让你参考参考: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绿叶》杂志创刊十五周年研讨会上指出,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
他说,当前,中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空前突出: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每年节能百分之四,减排百分之二”。结果是,二00六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环境投诉增加了三成。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了专业层次,成为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大问题。
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一百多年发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二十多年里集中体现,二十年的成果与二十年的污染,过度消耗了我们的资源与环境。一系列事实说明,如果经济出现问题,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社会出现问题,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可以解决;但环境出了问题,是多少年都无法扭转的,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十五年前,在一些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倡议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环境文学杂志《绿叶》。《绿叶》目前已经成为一本环境保护的综合刊物。 (记者 赵胜玉)
潘岳:2006年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 顾瑞珍)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3日说,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每年节能4%,减排2%”,结果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环境投诉增加了三成。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说我们的"环保民生指数"
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更为严峻的一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已经站到了风口浪尖。国家环保总局搞了第三次环评执法,采取了“区域限批”的措施,说明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这是政府行动力的表现。近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公布,表明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环保事业不仅要依靠政府的行动,还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资源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出路
发表日期:2005年7月25日 作者:冯飞 【编辑录入:大航】
中国资源现状可以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一从中国的历史和资源应用的效果来看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二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从单位的GDP能耗来说,我们从1980年到2000年,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20年期间,我们累计下降 64%,而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19%,OECD国家下降20%,也就是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取得了明显结果。但是,从2002年开始,单位 GDP能耗出现上升。
我们来说一下万元GDP的用水量。在1980年的时候,万元GDP的用水量是9800立方米,到了2004年我们的万元 GDP用水量只有448立方米,下降的非常的明显。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引起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用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的比重由1980年的83%下降到了64%,用水结构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第二,从工业用水来看,实现增产不增水。特别是在1999年到2002年期间,工业用水量是零增长,尽管这个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很快。
从上面一组数据可以支持刚才我说第一个结论,从历史来看,中国的资源利用有明确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挑战依然严峻。主要的问题概括下来有三点: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了40%以上,而这个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效的73%;第二个例子,我们的粮食作物平均水分生产率,一立方米产多少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我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另外,我们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比如建筑节能、建筑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2~3倍。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初期发展中,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再改变现在所付出的代价和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问题,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刚才谈到能源的密度,单位GDP能耗从 2002年开始又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在2002年的时候一直到现在,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的速度,在1980年—2000年的时候,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不到0.5,现在超过1。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从2000年开始就大于1,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是居世界第三位置,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我们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从2002年开始为什么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于GDP,最重要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发生了一些明确的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重工业的比重前些年快速增长,到2004年重工业已经超过6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3%,63%中近3/4是来自于重工业。从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来看,产品能耗不是提高了,而是在逐渐下降,产品的能源消耗还是在提高。因此,近几年造成资源需求快速造成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结构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因此,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改变这样偏离资源节约方式轨道的发展方式,要在经济结构上做大文章。
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目前已经存在着环境“透支”,以二氧化硫为例如果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都能够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空气质量应该在1200万吨左右,我们去年已经超过了2000万吨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预计2020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达到3100万吨~3900万吨。环境约束非常明显,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怎么办?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带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控制人口、环境保护一道作为新时期基本国策。并把这样原则体现在政府各项工作当中,包括政府规划、产业政策、标准等等方面。
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的方式、调整经济的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的环节。造成近几年能源和资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问题,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效用,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体系。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1/3的服务业是严重偏离的。
第二,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要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也就是说,要从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对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社会要实行强制淘汰。对于重点耗能产品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我们还要倡导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和交通比例将快速增长,工业比例将会下降到17%,建筑将增长到20%,交通增长到17%,也就是说,像现在居民消费结构方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建立一个经济机制来形成长效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要改变价格结构,资源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和供求关系。
从我们研究的情况看,目前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比较刚性,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发挥价格机制和调节供需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价格的结构来看,要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能源发展,替代技术发展比价关系,比如说风能的发展,还有是财税政策,要制定鼓励节约的财税政策,制定限制和奢侈浪费的税制政策。现在正在酝酿循环经济法,已经出台的能源节约法需要进一步的修订,特别是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对于标准,特别是一些强制性的标准,政府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节约能效方面的强行标准,对于汽车燃油标准今年7月1号就要实施,汽车百公里的油耗必须达到多少公里,对于多少的车重就有不同的标准。像类似的评价,我想应该花大力气制定。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推动技术进步,要鼓励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是建设资源性社会一个重要的保证,应该是在国家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当中,节约能源应该放在重要的规划当中。特别是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政府采购节能、节约资源产品,为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公众资源忧患的意识、资源节约的意识。在全社会多层次上形成资源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四川大地震了,一次震动了半个亚洲的地壳运动夺去了上万人的生命,越是危机时刻越能看出中国人的团结,无数人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人感动的画面一幕接着一幕。一个画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消防官兵发现受困人员时首先都会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输送氧气,第二是送水,可见氧气和水对于人的生命是多么重要。本人经常关注水资源,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希望可以借助这次地震让大家对资源和环境产生更好的认识。我国缺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都了解的,我便不再多言,只是用一些数字和报告让大家清楚我国到底缺水到什么程度,均为真实数字和本人计算所得,真实可靠,可以查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警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可用水资源到2030年可能耗尽,抗旱形势更趋严峻。”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的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万吨的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小溪,流经亚洲的区域均被污染。而欧洲55条河流,仅有5条还算可以。美国40%的水,被工业、金属化学品污染。而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占世界总人口的49%,均存在着缺水问题。” “资料表明,全球每天有6000多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有关水导致的各种疾病。”这是一些数字,都是个公告中提到的,之后看一下我们2006年全国总供水量,2006年我国的总供水量为5795亿立方米,如果大家感觉这个数字不直观的话,那么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数据。 2006年我国用掉的水相当于5.5个青海湖,或者相当与290个长白山天池,这两个数据如果还不够直接的话,那用一个更知名的湖做计算——西湖,2006年我国用掉的水相当于多少个西湖呢?惊人的8278.5个!!!起初我也不敢相信,但经过反复计算,发现这个数字绝对真实。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是东多西少,我们始终生活在东部的人用水方面仿佛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很多大城市都有过定时供水的事情发生,这也许就是对我们的一个警告。西部就不必说,本人在中国西部生活过7年,亲眼见过干枯的湖底,见过裂开的天地,见过沙化的草原,见过只剩下沙子的老井。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触目惊心!!!!大家可能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一盆水先用来饮用,剩下的洗脸,之后刷碗、洗菜,最后喂牲口,孩子把水洒到地上就会招来大人的一顿打骂,我见过!那里的人只要有了水马上就会富裕起来,可他们没有。相比之下,我们城市中的人对水的浪费已经熟视无睹,常看到大开的水龙头在不停的放水,用满满的一盆水来洗一条内裤,用5大杯水来洗一个小小的杯子。真不知道,当世界上没有水后,那些浪费水的人会有什么想法,在我看来,那些被浪费的水也许就是血液,人的血液、地球的血液。奥运的到来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爱国热情全部迸发出来,相信一些试图破坏中国团结和人民和睦的人都会变成纸老虎,抵不过中国人心中的一团热火,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当我们没有水的时候,当中国人民的用水需要外国供应的时候,我们的腰杆还能象现在这么硬吗??希望大家思考,这里我不便多说。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我们的水资源!我们的!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做起,相信当你身边的朋友看到你对水资源的保护后也会加入我们之中来。我再多说两,给大家一点节水建议:“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可以响应,最后祝福受灾群众可以尽快喝到救命的、充满温情的水,祝福奥运成功举办!!!!!!
这几天,死亡的阴影,在汶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不断传播着悲怆的消息;这几天,我们的眼睛一直蒙着层层泪水,看着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再坚强的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可是,伤痛归伤痛,我们还要理智坚强地站起来,做好后续的工作。
正在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7日晚在成都连夜召开会议,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
震灾发生后,地处高山峡谷的汶川县全境受到严重破坏,交通、通信、供电、供水全部中断。经过奋力抢修,都江堰市通往汶川县漩口镇的道路终于在16日艰难地被打通。
修补工作还在一步一步艰难地继续,很多村落的灾情还不明朗,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我们为死难者默默地哀悼,为四川地明天默默地祈祷。。。。。
山崩地陷毁汶川,四海惊闻问危安。
地震无情人有义,一方有难八方援。
成城众志斗天地,春暖人间慰九泉。
坚信自强无绝路,新居重建胜旧园。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绿叶》杂志创刊十五周年研讨会上指出,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
他说,当前,中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空前突出: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每年节能百分之四,减排百分之二”。结果是,二00六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环境投诉增加了三成。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了专业层次,成为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大问题。
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一百多年发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二十多年里集中体现,二十年的成果与二十年的污染,过度消耗了我们的资源与环境。一系列事实说明,如果经济出现问题,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社会出现问题,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可以解决;但环境出了问题,是多少年都无法扭转的,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十五年前,在一些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倡议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环境文学杂志《绿叶》。《绿叶》目前已经成为一本环境保护的综合刊物。 (记者 赵胜玉)
潘岳:2006年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 顾瑞珍)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3日说,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每年节能4%,减排2%”,结果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环境投诉增加了三成。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说我们的"环保民生指数"
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更为严峻的一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已经站到了风口浪尖。国家环保总局搞了第三次环评执法,采取了“区域限批”的措施,说明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这是政府行动力的表现。近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公布,表明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环保事业不仅要依靠政府的行动,还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资源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出路
发表日期:2005年7月25日 作者:冯飞 【编辑录入:大航】
中国资源现状可以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一从中国的历史和资源应用的效果来看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二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从单位的GDP能耗来说,我们从1980年到2000年,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20年期间,我们累计下降 64%,而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19%,OECD国家下降20%,也就是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取得了明显结果。但是,从2002年开始,单位 GDP能耗出现上升。
我们来说一下万元GDP的用水量。在1980年的时候,万元GDP的用水量是9800立方米,到了2004年我们的万元 GDP用水量只有448立方米,下降的非常的明显。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引起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用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的比重由1980年的83%下降到了64%,用水结构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第二,从工业用水来看,实现增产不增水。特别是在1999年到2002年期间,工业用水量是零增长,尽管这个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很快。
从上面一组数据可以支持刚才我说第一个结论,从历史来看,中国的资源利用有明确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挑战依然严峻。主要的问题概括下来有三点: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了40%以上,而这个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效的73%;第二个例子,我们的粮食作物平均水分生产率,一立方米产多少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我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另外,我们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比如建筑节能、建筑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2~3倍。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初期发展中,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再改变现在所付出的代价和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问题,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刚才谈到能源的密度,单位GDP能耗从 2002年开始又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在2002年的时候一直到现在,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的速度,在1980年—2000年的时候,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不到0.5,现在超过1。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从2000年开始就大于1,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是居世界第三位置,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我们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从2002年开始为什么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于GDP,最重要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发生了一些明确的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重工业的比重前些年快速增长,到2004年重工业已经超过6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3%,63%中近3/4是来自于重工业。从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来看,产品能耗不是提高了,而是在逐渐下降,产品的能源消耗还是在提高。因此,近几年造成资源需求快速造成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结构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因此,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改变这样偏离资源节约方式轨道的发展方式,要在经济结构上做大文章。
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目前已经存在着环境“透支”,以二氧化硫为例如果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都能够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空气质量应该在1200万吨左右,我们去年已经超过了2000万吨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预计2020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达到3100万吨~3900万吨。环境约束非常明显,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怎么办?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带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控制人口、环境保护一道作为新时期基本国策。并把这样原则体现在政府各项工作当中,包括政府规划、产业政策、标准等等方面。
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的方式、调整经济的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的环节。造成近几年能源和资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问题,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效用,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体系。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1/3的服务业是严重偏离的。
第二,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要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也就是说,要从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对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社会要实行强制淘汰。对于重点耗能产品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我们还要倡导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和交通比例将快速增长,工业比例将会下降到17%,建筑将增长到20%,交通增长到17%,也就是说,像现在居民消费结构方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建立一个经济机制来形成长效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要改变价格结构,资源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和供求关系。
从我们研究的情况看,目前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比较刚性,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发挥价格机制和调节供需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价格的结构来看,要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能源发展,替代技术发展比价关系,比如说风能的发展,还有是财税政策,要制定鼓励节约的财税政策,制定限制和奢侈浪费的税制政策。现在正在酝酿循环经济法,已经出台的能源节约法需要进一步的修订,特别是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对于标准,特别是一些强制性的标准,政府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节约能效方面的强行标准,对于汽车燃油标准今年7月1号就要实施,汽车百公里的油耗必须达到多少公里,对于多少的车重就有不同的标准。像类似的评价,我想应该花大力气制定。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推动技术进步,要鼓励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是建设资源性社会一个重要的保证,应该是在国家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当中,节约能源应该放在重要的规划当中。特别是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政府采购节能、节约资源产品,为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公众资源忧患的意识、资源节约的意识。在全社会多层次上形成资源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四川大地震了,一次震动了半个亚洲的地壳运动夺去了上万人的生命,越是危机时刻越能看出中国人的团结,无数人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人感动的画面一幕接着一幕。一个画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消防官兵发现受困人员时首先都会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输送氧气,第二是送水,可见氧气和水对于人的生命是多么重要。本人经常关注水资源,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希望可以借助这次地震让大家对资源和环境产生更好的认识。我国缺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都了解的,我便不再多言,只是用一些数字和报告让大家清楚我国到底缺水到什么程度,均为真实数字和本人计算所得,真实可靠,可以查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警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可用水资源到2030年可能耗尽,抗旱形势更趋严峻。”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的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万吨的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小溪,流经亚洲的区域均被污染。而欧洲55条河流,仅有5条还算可以。美国40%的水,被工业、金属化学品污染。而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占世界总人口的49%,均存在着缺水问题。” “资料表明,全球每天有6000多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有关水导致的各种疾病。”这是一些数字,都是个公告中提到的,之后看一下我们2006年全国总供水量,2006年我国的总供水量为5795亿立方米,如果大家感觉这个数字不直观的话,那么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数据。 2006年我国用掉的水相当于5.5个青海湖,或者相当与290个长白山天池,这两个数据如果还不够直接的话,那用一个更知名的湖做计算——西湖,2006年我国用掉的水相当于多少个西湖呢?惊人的8278.5个!!!起初我也不敢相信,但经过反复计算,发现这个数字绝对真实。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是东多西少,我们始终生活在东部的人用水方面仿佛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很多大城市都有过定时供水的事情发生,这也许就是对我们的一个警告。西部就不必说,本人在中国西部生活过7年,亲眼见过干枯的湖底,见过裂开的天地,见过沙化的草原,见过只剩下沙子的老井。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触目惊心!!!!大家可能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一盆水先用来饮用,剩下的洗脸,之后刷碗、洗菜,最后喂牲口,孩子把水洒到地上就会招来大人的一顿打骂,我见过!那里的人只要有了水马上就会富裕起来,可他们没有。相比之下,我们城市中的人对水的浪费已经熟视无睹,常看到大开的水龙头在不停的放水,用满满的一盆水来洗一条内裤,用5大杯水来洗一个小小的杯子。真不知道,当世界上没有水后,那些浪费水的人会有什么想法,在我看来,那些被浪费的水也许就是血液,人的血液、地球的血液。奥运的到来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爱国热情全部迸发出来,相信一些试图破坏中国团结和人民和睦的人都会变成纸老虎,抵不过中国人心中的一团热火,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当我们没有水的时候,当中国人民的用水需要外国供应的时候,我们的腰杆还能象现在这么硬吗??希望大家思考,这里我不便多说。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我们的水资源!我们的!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做起,相信当你身边的朋友看到你对水资源的保护后也会加入我们之中来。我再多说两,给大家一点节水建议:“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可以响应,最后祝福受灾群众可以尽快喝到救命的、充满温情的水,祝福奥运成功举办!!!!!!
这几天,死亡的阴影,在汶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不断传播着悲怆的消息;这几天,我们的眼睛一直蒙着层层泪水,看着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再坚强的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可是,伤痛归伤痛,我们还要理智坚强地站起来,做好后续的工作。
正在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7日晚在成都连夜召开会议,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
震灾发生后,地处高山峡谷的汶川县全境受到严重破坏,交通、通信、供电、供水全部中断。经过奋力抢修,都江堰市通往汶川县漩口镇的道路终于在16日艰难地被打通。
修补工作还在一步一步艰难地继续,很多村落的灾情还不明朗,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我们为死难者默默地哀悼,为四川地明天默默地祈祷。。。。。
山崩地陷毁汶川,四海惊闻问危安。
地震无情人有义,一方有难八方援。
成城众志斗天地,春暖人间慰九泉。
坚信自强无绝路,新居重建胜旧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