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会委屈自己呢?
委屈是一种个人情绪,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既是一种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的生理反应。它具有目的性,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表达。
委屈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外界的打击、冤枉或者不理解等自我感觉不公平的待遇,从而内心就会产生的悲伤、失望的心里活动,以此来表达对这种不公平待遇的反抗。每个人都有过委屈的情绪,事事繁多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能如意。
前段时间带着闺女去她姥姥家,她自己领着她的表妹在门口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后来听到小孩的哭声,我对象就连忙跑出去看情况。走到门口看到小侄女躺在地上哇哇大哭,我闺女就在旁边站着。
我对象以为是我闺女把小孩推到的,于是就熊了她两句。闺女当时就吓哭了,一边哭一边说“妹妹是自己摔倒的,不是我推的。”旁边的小朋友也说是不是我闺女推到的。听到别的小朋友的证实,我闺女哭的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委屈着向我告状“妈妈冤枉我,我以后不想和妈妈说话了。”
闺女因为被冤枉而产生了委屈的情绪,明明不是自己做的却被认为是自己做的,内心自然而然得就产生了对外界环境的排斥,最后又通过哭来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整个过程产生了委屈的情绪,最终也释放了委屈的情绪。
委屈会让人感到痛苦,受委屈的程度越深,痛苦的程度就越高。委屈的情绪如果没有被及时的释放出来,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消极、负面的情绪。所以当委屈情绪产生后,一定要积极地面对它,并想办法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将它化解掉。
没有答应他,“愿意做我女朋友吗?”之前,不委屈,因为那时还没有爱上他。
后来,被他的“真情”打动了,爱上了他,并答应他,愿意做他女朋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直在做着“他到底爱不爱我?”的判断题,至今还没有正确答案……
人当然可以温和好相处,但是不能把自己放得太低。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该显得厉害强势的时候就得把握主动权。反正谁都不拖欠谁的,没必要为此感到内疚不安。
人的动机有两种,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指引我们去行动的是内部动机,那我们的主动性会很强,因为我们是在为自己做事。
但如果是外部动机驱使我们,那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小故事中,老人的算计也很简单,他就是把孩子的内部动机转换成了外部动机,也就是将“为自己快乐而玩”转为“为了得到苹果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