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佛教里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有人需要帮忙,这时你升起帮助他的这么个念头,这就是发心。
佛教的发心有多种 ,有发起修行的心,求解脱的心,渡众生的心,慈悲心,喜舍心,但是最为广大的,是菩提心,所以,同样说发心,一般是指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佛的心,自己愿意成佛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个极其广大的愿望和理想,有了这个理想和目标,就能生生世世引导我们好好修行,不至于堕落,并且因为有这个心,终有一天能够实现,成佛渡众生,是世间最大的利益,一切世间的善业都不能比。
在佛菩萨像前,宣说自己要于未来成佛渡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了,虽然如此简单,却有无量无边功德利益,只是我们暂时还不了解罢了。
问题二:佛教的发心究竟是什么意思呀,又如何发心,发心的时候 应该叫发愿
有两个愿是必发的!
1、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
2、百年后一定要去极乐世界!此愿一发,佛菩萨就会知道的,就会给你安排修
行程序!
守戒、安心、入定、生慧、慈悲救渡。
圆满一切善行!
顺利返回极乐!
问题三:如本法师:佛教里常听人说“发心”二字,是什么意思 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三心:
(1)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2)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
(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修道与求学一样,不进则退。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事,魔所摄持,故无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之谓,凡是被烦恼障碍所摄即谓之魔。例如对于某人特别喜欢,勤加慈爱,但无菩提心,待来生可能同他变成眷属;如有菩提心,对于某人只有慈悲而无情爱,即不著相。菩提心如同一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实现,但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心中不清净,即是为自己找麻烦。
△经云:“发起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众生有苦难,去救度他,不过救其一时之急,是善心与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轮回,了生死,才算是发大悲心。
△若发菩提心,一生能成就。发不发的行相(缘境的时候,心上现起一种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别。发菩提心者,我相就没有了;若还有四相,就是还没有发菩提心。经中说;“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以证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发菩提心,佛菩萨会自动来加被的。
△学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圣同居土,也要发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学佛必须是大乘法器。牺牲自己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受苦受难也情愿。幼稚园的菩萨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众生为己任,但此心还是发得太小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众生都要度,虽一时办不到,但不能无此愿,有此愿,终有达到之一日。如果处处为自己打算,连二乘人都不如。
△学佛必须发大心,万万不可有倚赖心,要有独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杰都是由无依无靠的环境中起来的。佛所说的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是教众生依照佛的教训,自行起修,不是依赖佛菩萨赐予什么。
△行菩萨道的人应常常发愿无有间断,地藏菩萨生生世世常发大愿,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发大愿即不会懈怠,愿为行之先导,所以大愿必须常常发。
△菩萨是表法门的,文殊大智、普贤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合四大菩萨之大愿即是佛之大愿,所以学佛无论那一种愿都要,否则不能圆满。
△开智慧必须要发大慈大悲心,悲心一发,智慧即开了,也是消业障最有效的办法。在理上讲,众生都是佛,因众生皆有佛性,性体相同;既属相同,见众生受苦即等于自己受苦。须知整个法界就是自己一个人,没有相当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体悟到此中的义趣。但是无论何人均会作梦,梦中山河大地、人物虚空全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一旦醒悟,在梦中随便拈一法无非是自己心的一部分;我们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大梦,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现之物。常作如是观,即能生起同体大悲心。
△你要是念念祝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你自己一定健康快乐;你要是祝愿他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菩萨的大法与事业一定会传给你。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自了,原为度众生,方与弥陀本愿相合。修净土法门正为满此大愿,若仅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满愿。
......>>
问题四:佛教讲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就是发菩提心。那么什么是菩提心。你可以看看地藏菩萨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度尽,方证菩提。
阿弥陀佛。合十。
问题五:佛教发心是什么意思 发心是一个绝心的体现,如我要在未来世成佛你发了一个无上之心,这个心就会在众多的因缘际会成熟也就是成佛的日子。你千万不要小看自己说出的话只要因缘成熟就会实现。
问题六:佛学(佛教)中三发心是什么意思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名誉地位,可是内心仍夹杂着自己想当佛教领袖、众生导师。于是大占山头,大收徒众,重用亲信,宗派相争,生活享受如同富翁,这与释尊舍皇位离王宫,林间度夜,托钵乞食,真是鲜明对比。所以世间这些难舍之物,都像癌细胞,是万万不能发展的。所以首先要对这些难舍的东西能舍,不再留恋。出离心不是消极厌世,恰恰相反,这是真正的大雄心。为了积极救世,就须轻装上阵。自己还在昏睡,焉能唤醒别人的酣梦?更切己的是留恋世间,正是最严重的执着,那么你的镜子就擦不干净了。首先要有一个出离心,这是个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为什么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这样来维持生命。众生非常苦哇!因之发心求道救度,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间我们也看到多少灾难,多少苦痛。非洲的灾情,两伊的战争,多少血泪呀。怎么能无动于衷?这种同情与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萨看一切众生与自身如同一体,这就是同体大悲呀。佛看一切众生如同佛的独子,这是大慈悲心,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须从慈悲心出发。修罗都有本领,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没有慈悲心去修练,总之是盲修瞎练,成为阿修罗而后已。密宗《毗卢遮那经》也说:“大悲为根”,第一句话就是要从大悲心出发,可见显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见密宗金刚像很厉害,令人生畏,而不知这是极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样,他要生气,要教导,甚至责打孩子,都是为了要教好他们,并不是要伤害孩子,就是这样,都是大悲为根。如果没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气,不管修什么练什么,最后都要成为魔的眷属。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毗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于是说,咱们现在播种,你种了一个佛的种子,将来它就要结出佛的果。所以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这同《华严》说:“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华严》说,这三个像是一盏油灯的三个方面,灯油、灯炷与灯光,缺一不可。而关键是灯光,不发光的灯有什么用?灯的光譬喻大智慧。我们看到本来是佛的众生,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觉悟,冤冤枉枉的在轮回之中受种种苦,所以要救度,这是悲心广大。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愿。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如《金刚经》:终日度生而终日无所度。这样的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来,我们能发起这个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果学佛还没有发菩提心,或者曾经发过,但又忘掉了。《华严》教导我们:“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应该引起学佛的人的深切注意!离开了菩提心,纵使修种种善法,也是为魔服务。这都是真语实语,佛不会吓唬我们。
问题七:佛教讲发心是怎么回事 你好,我们做世间的事情,都要先有兴趣,有信心,然后有个目的,才会发心去做,有动力坚持。何况是想学佛修行了生死,那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发心的。
学佛人中,有很多发心。有的为了求财、求名、求子等;有的为了求智慧断烦恼,有的为了求出生死,有的为了求度众生等等。这些发心,都是可以的。但必须如理如法地求,就是要心内求,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发心去求,就可以满愿。若不能满愿时,也不能抱怨佛法不灵,而要检讨自己,哪里还没有做好,还会犯些什么错误,这个一定要清楚。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就是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主宰一切的神存在。任何人,都要依靠自己,要自己努力依教奉行,佛菩萨才能帮得上忙。而且,发心越大,越有利于众生,越能满愿。发心度众生的功德,赞不可尽,请看华严经发心品就可以知道。
问题八:什么是正确的发心 济群法师 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围绕我们的心性展开,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的种种误区,势必无法正确地发心。 佛教虽然也关心世界,但关心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心性问题。因为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而引起。世界和我们的心,究竟是一还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心与世界为二,从而使心落入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在我们的修行中,有两个最大的敌人,即能执和所执。关于能执和所执,唯识宗为我们阐述得非常清楚:遍计所执正是我们使生命从无限状态陷入有限的开始。当我们超越遍计所执时,就能从缘起现象的当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这种执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唯识学中关于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从这样的认知中契入空性。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和心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学习唯识必须了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来,各种宗教层出不穷,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其它宗教不能开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他们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东西当作诸法的真实相。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执中,执著于某一种我,或某一种法,所见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心性的正确认识,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明确知道发心应该从哪里开始。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菩提心。 1、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地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双方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分手,一心只盼着越快解决越好;再或者,我们在某地呆得厌倦了,厌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迫切希望分手或离开的心,也是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的心态。 我们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出家学佛、追求解脱,是否时刻保持着这份出离心?很多人刚出家时可能会有,但时间长了,出家生活逐渐演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过日子。这并不奇怪,从心理学上说,人有一种习惯性的麻木。对于某种状态熟悉了,就会逐渐失去感觉。 我们平常看到死人,尤其是身边的亲人去世,马上会提起对死亡的警觉。但那些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把尸体扔到电炉里,可能和一般人烧老虎灶差不多。这种事一般人多半不敢做,把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推进去化成灰烬,的确是件很难下手的事。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冰冷僵硬的尸体,对死亡不会再有任何恐惧和警觉。再比如,每个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都看得很重,但医生每天要治疗一批批病人,病人自己认为再重要的病,在医生眼里也不过是千万患者中的一例,不会引起和病人同样的重视。这些都属于习惯性麻木。 出家生活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是一样。出家时间长了,很容易把寺院当作过日子的环境,只想着营造一个把日子过好的氛围。所以,佛陀告诫比丘们要时常忆念生命在呼吸间,这样才会对死亡保持警觉,不再贪恋安逸的生活。 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无常是那么迫切,意识到无常就在眼前,还敢散乱、妄想、追名逐利吗?还有时间去忙这些身外之事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如救头燃”般精进,并时时保持对修行的紧迫感,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果我们的心恒常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修行就很容易相应。 出离心的发起,是出家修行的基础。那么,究竟是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的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起的凡夫心。......>>
问题九:修行佛法应该怎么发心,发什么心 学什么样的佛法,就发什么样的心。在我国,普遍主张“学大乘,发大心”。所谓大乘,是指自己未度,就想到要度众生,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所谓发大心,就是发大乘的心,即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
佛法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发心并不复杂,以至诚恳切之心发四弘誓愿,便是发大心。我晓得很多人在诵读四弘愿时悲心发起,泪涌如泉,这便是至诚恳切发心。
佛教的发心有多种 ,有发起修行的心,求解脱的心,渡众生的心,慈悲心,喜舍心,但是最为广大的,是菩提心,所以,同样说发心,一般是指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佛的心,自己愿意成佛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个极其广大的愿望和理想,有了这个理想和目标,就能生生世世引导我们好好修行,不至于堕落,并且因为有这个心,终有一天能够实现,成佛渡众生,是世间最大的利益,一切世间的善业都不能比。
在佛菩萨像前,宣说自己要于未来成佛渡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了,虽然如此简单,却有无量无边功德利益,只是我们暂时还不了解罢了。
问题二:佛教的发心究竟是什么意思呀,又如何发心,发心的时候 应该叫发愿
有两个愿是必发的!
1、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
2、百年后一定要去极乐世界!此愿一发,佛菩萨就会知道的,就会给你安排修
行程序!
守戒、安心、入定、生慧、慈悲救渡。
圆满一切善行!
顺利返回极乐!
问题三:如本法师:佛教里常听人说“发心”二字,是什么意思 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三心:
(1)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2)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
(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修道与求学一样,不进则退。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事,魔所摄持,故无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之谓,凡是被烦恼障碍所摄即谓之魔。例如对于某人特别喜欢,勤加慈爱,但无菩提心,待来生可能同他变成眷属;如有菩提心,对于某人只有慈悲而无情爱,即不著相。菩提心如同一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实现,但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心中不清净,即是为自己找麻烦。
△经云:“发起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众生有苦难,去救度他,不过救其一时之急,是善心与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轮回,了生死,才算是发大悲心。
△若发菩提心,一生能成就。发不发的行相(缘境的时候,心上现起一种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别。发菩提心者,我相就没有了;若还有四相,就是还没有发菩提心。经中说;“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以证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发菩提心,佛菩萨会自动来加被的。
△学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圣同居土,也要发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学佛必须是大乘法器。牺牲自己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受苦受难也情愿。幼稚园的菩萨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众生为己任,但此心还是发得太小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众生都要度,虽一时办不到,但不能无此愿,有此愿,终有达到之一日。如果处处为自己打算,连二乘人都不如。
△学佛必须发大心,万万不可有倚赖心,要有独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杰都是由无依无靠的环境中起来的。佛所说的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是教众生依照佛的教训,自行起修,不是依赖佛菩萨赐予什么。
△行菩萨道的人应常常发愿无有间断,地藏菩萨生生世世常发大愿,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发大愿即不会懈怠,愿为行之先导,所以大愿必须常常发。
△菩萨是表法门的,文殊大智、普贤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合四大菩萨之大愿即是佛之大愿,所以学佛无论那一种愿都要,否则不能圆满。
△开智慧必须要发大慈大悲心,悲心一发,智慧即开了,也是消业障最有效的办法。在理上讲,众生都是佛,因众生皆有佛性,性体相同;既属相同,见众生受苦即等于自己受苦。须知整个法界就是自己一个人,没有相当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体悟到此中的义趣。但是无论何人均会作梦,梦中山河大地、人物虚空全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一旦醒悟,在梦中随便拈一法无非是自己心的一部分;我们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大梦,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现之物。常作如是观,即能生起同体大悲心。
△你要是念念祝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你自己一定健康快乐;你要是祝愿他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菩萨的大法与事业一定会传给你。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自了,原为度众生,方与弥陀本愿相合。修净土法门正为满此大愿,若仅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满愿。
......>>
问题四:佛教讲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就是发菩提心。那么什么是菩提心。你可以看看地藏菩萨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度尽,方证菩提。
阿弥陀佛。合十。
问题五:佛教发心是什么意思 发心是一个绝心的体现,如我要在未来世成佛你发了一个无上之心,这个心就会在众多的因缘际会成熟也就是成佛的日子。你千万不要小看自己说出的话只要因缘成熟就会实现。
问题六:佛学(佛教)中三发心是什么意思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名誉地位,可是内心仍夹杂着自己想当佛教领袖、众生导师。于是大占山头,大收徒众,重用亲信,宗派相争,生活享受如同富翁,这与释尊舍皇位离王宫,林间度夜,托钵乞食,真是鲜明对比。所以世间这些难舍之物,都像癌细胞,是万万不能发展的。所以首先要对这些难舍的东西能舍,不再留恋。出离心不是消极厌世,恰恰相反,这是真正的大雄心。为了积极救世,就须轻装上阵。自己还在昏睡,焉能唤醒别人的酣梦?更切己的是留恋世间,正是最严重的执着,那么你的镜子就擦不干净了。首先要有一个出离心,这是个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为什么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这样来维持生命。众生非常苦哇!因之发心求道救度,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间我们也看到多少灾难,多少苦痛。非洲的灾情,两伊的战争,多少血泪呀。怎么能无动于衷?这种同情与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萨看一切众生与自身如同一体,这就是同体大悲呀。佛看一切众生如同佛的独子,这是大慈悲心,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须从慈悲心出发。修罗都有本领,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没有慈悲心去修练,总之是盲修瞎练,成为阿修罗而后已。密宗《毗卢遮那经》也说:“大悲为根”,第一句话就是要从大悲心出发,可见显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见密宗金刚像很厉害,令人生畏,而不知这是极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样,他要生气,要教导,甚至责打孩子,都是为了要教好他们,并不是要伤害孩子,就是这样,都是大悲为根。如果没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气,不管修什么练什么,最后都要成为魔的眷属。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毗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于是说,咱们现在播种,你种了一个佛的种子,将来它就要结出佛的果。所以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这同《华严》说:“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华严》说,这三个像是一盏油灯的三个方面,灯油、灯炷与灯光,缺一不可。而关键是灯光,不发光的灯有什么用?灯的光譬喻大智慧。我们看到本来是佛的众生,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觉悟,冤冤枉枉的在轮回之中受种种苦,所以要救度,这是悲心广大。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愿。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如《金刚经》:终日度生而终日无所度。这样的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来,我们能发起这个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果学佛还没有发菩提心,或者曾经发过,但又忘掉了。《华严》教导我们:“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应该引起学佛的人的深切注意!离开了菩提心,纵使修种种善法,也是为魔服务。这都是真语实语,佛不会吓唬我们。
问题七:佛教讲发心是怎么回事 你好,我们做世间的事情,都要先有兴趣,有信心,然后有个目的,才会发心去做,有动力坚持。何况是想学佛修行了生死,那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发心的。
学佛人中,有很多发心。有的为了求财、求名、求子等;有的为了求智慧断烦恼,有的为了求出生死,有的为了求度众生等等。这些发心,都是可以的。但必须如理如法地求,就是要心内求,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发心去求,就可以满愿。若不能满愿时,也不能抱怨佛法不灵,而要检讨自己,哪里还没有做好,还会犯些什么错误,这个一定要清楚。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就是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主宰一切的神存在。任何人,都要依靠自己,要自己努力依教奉行,佛菩萨才能帮得上忙。而且,发心越大,越有利于众生,越能满愿。发心度众生的功德,赞不可尽,请看华严经发心品就可以知道。
问题八:什么是正确的发心 济群法师 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围绕我们的心性展开,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的种种误区,势必无法正确地发心。 佛教虽然也关心世界,但关心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心性问题。因为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而引起。世界和我们的心,究竟是一还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心与世界为二,从而使心落入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在我们的修行中,有两个最大的敌人,即能执和所执。关于能执和所执,唯识宗为我们阐述得非常清楚:遍计所执正是我们使生命从无限状态陷入有限的开始。当我们超越遍计所执时,就能从缘起现象的当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这种执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唯识学中关于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从这样的认知中契入空性。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和心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学习唯识必须了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来,各种宗教层出不穷,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其它宗教不能开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他们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东西当作诸法的真实相。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执中,执著于某一种我,或某一种法,所见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心性的正确认识,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明确知道发心应该从哪里开始。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菩提心。 1、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地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双方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分手,一心只盼着越快解决越好;再或者,我们在某地呆得厌倦了,厌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迫切希望分手或离开的心,也是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的心态。 我们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出家学佛、追求解脱,是否时刻保持着这份出离心?很多人刚出家时可能会有,但时间长了,出家生活逐渐演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过日子。这并不奇怪,从心理学上说,人有一种习惯性的麻木。对于某种状态熟悉了,就会逐渐失去感觉。 我们平常看到死人,尤其是身边的亲人去世,马上会提起对死亡的警觉。但那些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把尸体扔到电炉里,可能和一般人烧老虎灶差不多。这种事一般人多半不敢做,把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推进去化成灰烬,的确是件很难下手的事。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冰冷僵硬的尸体,对死亡不会再有任何恐惧和警觉。再比如,每个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都看得很重,但医生每天要治疗一批批病人,病人自己认为再重要的病,在医生眼里也不过是千万患者中的一例,不会引起和病人同样的重视。这些都属于习惯性麻木。 出家生活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是一样。出家时间长了,很容易把寺院当作过日子的环境,只想着营造一个把日子过好的氛围。所以,佛陀告诫比丘们要时常忆念生命在呼吸间,这样才会对死亡保持警觉,不再贪恋安逸的生活。 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无常是那么迫切,意识到无常就在眼前,还敢散乱、妄想、追名逐利吗?还有时间去忙这些身外之事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如救头燃”般精进,并时时保持对修行的紧迫感,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果我们的心恒常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修行就很容易相应。 出离心的发起,是出家修行的基础。那么,究竟是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的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起的凡夫心。......>>
问题九:修行佛法应该怎么发心,发什么心 学什么样的佛法,就发什么样的心。在我国,普遍主张“学大乘,发大心”。所谓大乘,是指自己未度,就想到要度众生,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所谓发大心,就是发大乘的心,即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
佛法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发心并不复杂,以至诚恳切之心发四弘誓愿,便是发大心。我晓得很多人在诵读四弘愿时悲心发起,泪涌如泉,这便是至诚恳切发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