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慈禧太后如何稳操大清权柄长达47年?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D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 *** 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自此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慈禧太后的统治时间,仅比清代的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西汉的武帝(在位54年)略短,与明代的万历帝(在位47年)同。牝鸡司晨,不祥;女主当权,国危。这虽是一种政治偏见,但在封建社会中却又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共识。那么,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女人,为什么能把持清廷最高权力,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呢?
慈禧太后能够把持清廷最高统治权力47年的重要原因,除了其个人具有的独特政治手腕,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喜怒无常,使人莫辨其内心真实想法,能够很好地运用封建君主的“权”、“术”、“势”,是一位老练的封建统治者等因素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3个方面。
1
皇统承继乏人的皇位危机
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首先是基于清帝皇统承继乏人的皇位危机这样一个客观原因。清王朝自天命汗努尔哈赤至宣统小皇帝溥仪,共计12帝。这12位皇帝的子女之多寡,与大清王朝的兴盛衰败有着一定的密切关联。天命大汗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子,8女;崇德帝皇太极,一生共有11子,14女;顺治帝福临,一生共有8子,6女;康熙帝玄烨,一生共有35子,20女;雍正帝胤G,一生共有10子,4女;乾隆帝弘历,一生共有17子,10女;嘉庆帝J琰,一生共有5子,9女;道光帝F宁,一生共有9子,10女;咸丰帝奕},一生共有2子,1女;同治帝载淳,一生子女皆无;光绪帝载,一生子女皆无;宣统帝溥仪,一生子女皆无。清朝各帝所生子女虽并没有全部成活,有一些刚出生即夭折而死,有一些则是幼年而亡,但总的说来,道光帝以前各帝所生的子女较多,这就使其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自咸丰帝始,除咸丰帝生有二子(一子未及命名即早殇而亡)外,其余的同治帝、光绪帝皆无子女,这就使得清王朝在皇位继承人方面,几乎丧失了选择的余地或可能,出现了皇位继承人的危机。
清朝最后几位皇帝寿命之短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皇位继承人的危机。天命大汗努尔哈赤,享年68岁;崇德帝皇太极,享年52岁;顺治帝福临,享年24岁;康熙帝玄烨,享年69岁;雍正帝胤G,享年58岁;乾隆帝弘历,享年89岁;嘉庆帝J琰,享年61岁;道光帝F宁,享年69岁;咸丰帝奕},享年31岁;同治帝载淳,享年19岁;光绪帝载,享年38岁。道光帝以前的各帝,除顺治帝情况较为特殊,只活了24岁外,其他皇帝均活至五六十岁,甚至八九十岁。而自咸丰帝始,同治帝只活了19岁,咸丰帝、光绪帝虽寿命较长,但也不过才30余岁。清帝的寿命如能绵永久长,其子继承皇位时一般皆已长大成人。如雍正帝继位时是44岁,乾隆帝继位时是24岁,嘉庆帝继位时是36岁,道光帝继位时是38岁,咸丰帝继位时也已是19周岁。这就至少可以在年龄方面保障新帝继位后马上即可独自处理政务,保证皇位与皇权的平稳顺利过渡。但是,如果皇帝的寿命过于短促,其皇位继承人的年龄就必然偏小。皇位继承人年龄较小,虽可被人美称为“冲龄践祚”,但毕竟是学业未成,不但没有任何基本知识的储备与积累,没有必要的政治经验,也不具备基本的思维和是非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新继位的小皇帝,或者必须借重于朝廷重臣,或者依赖于亲近太监,或者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现一段时间皇位与皇权的分离错位,这就有可能导致权臣专擅、太监弄权或母后外戚专政,太阿倒持的朝局。无论出现那一种情况,都将或多或少地引起朝局与政局的多变与混乱,导致皇权的旁落。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数十年干政垂帘,与清末三位皇帝继位时年龄太小,特别是同治帝年龄太小,不无直接关系。清末的几位皇帝均是幼年继位,这就为慈禧出面垂帘听政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借口。
2
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是依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慈禧太后与肃顺等人的斗争形势及结果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晚清重臣曾国藩与其亲密幕僚赵烈文议论清廷政局时即曾评价说:两宫太后“才地平常”,也就是说,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两宫太后,并没有迥异于常人的政治见解或才能手段。咸丰帝死后,清廷内部实行的虽是“(太后)垂帘(八大臣)辅政,盖兼有之”的权力机制,似乎慈禧太后与肃顺等赞襄政务八大臣的权力是旗鼓相当,难分上下的,但实际上慈禧太后占据有新帝生母的更有利的地位,更便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其在与赞襄政务八大臣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疏认为,两宫太后才是皇权的真正代表,只有由其权理朝政,才能够防范臣下专擅朝政。掌握清廷部分兵权的僧格林沁,也坚决维护慈禧太后的皇权代表者的政治地位,坚持在其奏折中必要书写“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的字样;兵部侍郎胜保更是明确提出:“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要想真正使人相信当时清廷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皇帝之手,必须由“皇太后权宜听政,二圣并崇”,“非皇太后亲理万机,召对群臣,无以通下情而正国体”。在以后对恭亲王奕的多次贬抑打击中,慈禧太后同样也是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正统皇权代表者的政治优势。
慈禧以太后之名为什么能稳操大清权柄长达47年?
1865年3月底,慈禧太后突然袭击,下令罢革恭亲王奕。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朱谕,给恭亲王奕开列的皆是“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视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每日召见,趾高气扬”等欺君藐上之罪,命令其“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慈禧太后之所以要罢革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要使其“明白国体不可c越”的君臣之礼。当时,恭亲王奕似乎并未完全把慈禧太后放在眼中,倔强而满不在乎地顶撞说:“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皇子。”
但是,皇太后的特殊政治身份与地位,君臣上下尊卑的政治伦理道德,赋予了慈禧太后以随意革除或赏还恭亲王奕爵职的绝对权威,使恭亲王奕不得放下皇子亲王的架子,甘拜下风,彻底的臣服。君主的权力,决不能有任何人分享。环视当时的大清帝国,除皇帝外,尚有何人能够和敢于稍与皇太后争高下、论尊卑呢?亲贵如恭亲王奕,尚不能奈慈禧太后之如何,更何论其他王公大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