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演变历史是什么?
cpu的演变历史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1阶段:
第1阶段(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1代,基本特点是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4000个晶体管/片),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都比较简单,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数目较少(20多条指令),基本指令周期为20~50μs,用于简单的控制场合。
第2阶段:
第2阶段(1974——1977年)是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2代,它们的特点是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提高约4倍,运算速度提高约10~15倍。
第3阶段:
第3阶段(1978——1984年)是16位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3代,其特点是采用HMOS工艺,集成度和运算速度都比第2代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指令系统更加丰富、完善,采用多级中断、多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机构、硬件乘除部件,并配置了软件系统。这一时期著名微机产品有IB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
第4阶段:
第4阶段(1985——1992年)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又称为第4代。其特点是采用HMOS或CMOS工艺,集成度高达100万个晶体管/片,具有32位地址线和32位数据总线。每秒钟可完成600万条指令(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MIPS)。
第5阶段:
第5阶段(1993-2005年)是奔腾(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5代。内部采用了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并具有相互独立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随着MMX(MultiMediaeXtended)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微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第6阶段:
第6阶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6代。“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