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历史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四大发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陶瓷了。中国的英文名称,就由此而来。但大多数并不了解陶瓷。在他们眼里,陶瓷一体,事实上,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物。陶产生在先,用粘土制坯;瓷产生在后,用瓷土制坯,而且两者烧制的窑温度也不相同。
古代陶瓷的发展
早在新时期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发展史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了实用主义,出现了只作为装饰功用的产品。殷商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初具雏形。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瓷器是青瓷。与比陶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而且表面涂上了一层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算是进步。但在早期,经常出现露胎流釉的现象。这是由于在制坯时,瓷胎涂满釉质。在烧制过程中釉质受热熔化,变为液体,流到地面上,冷却后又变回固态,把瓷器与地面粘连起来。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这样的情况,师傅们只能用小榔头敲击瓷器底部,以把它同地面分开。这是个投鼠忌器的过程,力道的把握非常困难,劲小了,根本敲不下来;劲大了,又会使瓷器上产生裂纹,影响品质,甚至会把瓷器打碎,那前面的所做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后来有人发明了“半釉”法,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就是在制胎时只把釉质涂在器物的上半部分,并且稍微涂得厚一点。烧造时釉质受热后向下流,流到器物最底下刚好流完,而不会滴到地面上,这样冷却后就不会和地面发生粘连,很容易的就可以拿起来了。
东汉时,浙江的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
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兴起,并在青瓷的强大统治下顽强地生根发芽。经过岁月的洗礼,唐朝时已经和青瓷分庭抗礼。两者各领风骚,有“南青北白”之说。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唐三彩的马。
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
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残缺。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制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但非常适合佛像,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这个时期,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所谓“官搭民烧”,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制造工作外包给民窑。由专门的机构设计好瓷器的样子,同时计算好所需银两的数目,一并交给民窑。民窑拿着银两去购买原料,按要求进行烧制。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合规定,或者制作过程中出现事故,导致原料无法使用,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掏钱承担。无论返工多少次,朝廷绝不再播一两银子,根本不会去管民窑是赚还是赔。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自负盈亏。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许多学者都把官搭民烧归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因为朝廷可以凭借皇权,肆意压低价格。但我认为这样简单的评价有失偏颇。实际上,当时参加“官搭民烧”的民窑中,真正赔钱的极少。原因有三:一是参加御用瓷器的烧制,有助于提高民窑的生产技术和效率,在提高瓷器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因为是在和皇家做生意,窑厂的腰杆就硬了,这相当于做了广告,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参加官搭民烧的窑厂同时也生产民用的瓷器,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窑厂的产品要高,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总之,因为烧御用瓷器所赔的钱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赚回来,还会有丰厚的盈余。由此可见,“官搭民烧”促成了朝廷和民窑的双赢,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制度,否则它不会延续百年。
古代陶瓷的发展
早在新时期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发展史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了实用主义,出现了只作为装饰功用的产品。殷商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初具雏形。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瓷器是青瓷。与比陶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而且表面涂上了一层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算是进步。但在早期,经常出现露胎流釉的现象。这是由于在制坯时,瓷胎涂满釉质。在烧制过程中釉质受热熔化,变为液体,流到地面上,冷却后又变回固态,把瓷器与地面粘连起来。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这样的情况,师傅们只能用小榔头敲击瓷器底部,以把它同地面分开。这是个投鼠忌器的过程,力道的把握非常困难,劲小了,根本敲不下来;劲大了,又会使瓷器上产生裂纹,影响品质,甚至会把瓷器打碎,那前面的所做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后来有人发明了“半釉”法,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就是在制胎时只把釉质涂在器物的上半部分,并且稍微涂得厚一点。烧造时釉质受热后向下流,流到器物最底下刚好流完,而不会滴到地面上,这样冷却后就不会和地面发生粘连,很容易的就可以拿起来了。
东汉时,浙江的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
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兴起,并在青瓷的强大统治下顽强地生根发芽。经过岁月的洗礼,唐朝时已经和青瓷分庭抗礼。两者各领风骚,有“南青北白”之说。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唐三彩的马。
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
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残缺。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制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但非常适合佛像,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这个时期,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所谓“官搭民烧”,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制造工作外包给民窑。由专门的机构设计好瓷器的样子,同时计算好所需银两的数目,一并交给民窑。民窑拿着银两去购买原料,按要求进行烧制。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合规定,或者制作过程中出现事故,导致原料无法使用,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掏钱承担。无论返工多少次,朝廷绝不再播一两银子,根本不会去管民窑是赚还是赔。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自负盈亏。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许多学者都把官搭民烧归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因为朝廷可以凭借皇权,肆意压低价格。但我认为这样简单的评价有失偏颇。实际上,当时参加“官搭民烧”的民窑中,真正赔钱的极少。原因有三:一是参加御用瓷器的烧制,有助于提高民窑的生产技术和效率,在提高瓷器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因为是在和皇家做生意,窑厂的腰杆就硬了,这相当于做了广告,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参加官搭民烧的窑厂同时也生产民用的瓷器,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窑厂的产品要高,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总之,因为烧御用瓷器所赔的钱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赚回来,还会有丰厚的盈余。由此可见,“官搭民烧”促成了朝廷和民窑的双赢,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制度,否则它不会延续百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