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要不要捂?
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生活常识的一个重大误区。
这是一个经验导致的错误结论。
可能从很久以前开始,大家发现,只要发烧的时候出了汗,发烧就好了。
于是有位“聪明人”就干脆把发烧的人捂着,捂出汗,发烧自然就好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本末导致。
并不是因为出了汗发烧才好了,而是因为发烧好了才出了汗。
从医学的角度讲,人体的常温是37摄氏度。
平常测体温时测的是腋窝,因此会比37摄氏度稍低一点点。
而发热的原理是什么,当我们得病了,病原体过于强大没法被正常消灭时。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加大工作量,我们的体温就会上升。
而这时的散热并没有产热大,只是随着体温上升逐渐增大。
在到达了一个较高的体温时,散热与产热平衡了。
我们的体温就固定在了一个高温上。也就是发烧了。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消灭了病原体后,工作量变小,产热下降,自然通过排汗等方式,加大散热,体温回复到了正常。
而如果在正在发烧时,进行“捂汗”这种操作的话。会发生什么?
散热变得更加困难,不仅对退烧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散热,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危及健康。
这样的退烧方式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对病情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小时候每次发烧,我妈都会帮我“捂汗”,助我退烧。
现在想想我能活到现在,也真是坚强。
总之,这种“捂汗”方式不可取,是一个应当摒弃的陋习。
发烧需要捂汗,还是散热,要看是什么阶段?
因为每个阶段采用的方法不同,像体温上升期的时候是体温中枢上调体温。
然后通过身体的寒战或者发冷有发冷的感觉,量感发冷的感觉,这时候要适当保温,也就是俗称的捂汗。
这时候,保温身体可能通过寒战来条高机体体温,但如果已经开始发热了,并且患者开始已经有些出汗,也就开始出现降温的状态下,这时候进行散热处理是最好的,当然也要防止着凉。
好多人出了汗以后,一着凉,因为这时候汗毛孔都是开放的,一着凉,反而加重,属于适当保温的情况。
在高热吃了退烧药后,过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还可能造成脱水。发热服药后,不但不能用被子捂汗,还要把衣服解开,宽松些,有利于汗液蒸发。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成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头痛、烦躁等不适,在吃退烧药的同时,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水或酒精擦拭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