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情景教学情境教学区别

 我来答
同路追梦人
2023-03-05 · TA获得超过4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6.3万
展开全部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效率。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变“枯燥乏味”为“亲身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一名学生熟悉的队列报数的生活情境。让一列学生先按1,2,3,4,5……报数,知道自己在第几个。只要学生说出他在第几个,师就能知道按一定规律报数时(如1,2,3,1,2,3……)他报的该是几,再通过报数证实。这样通过报数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要想知道第几名同学报的是什么数,除了报数的方法外,用算的方法更快。使学生知道余数不仅用来进行计算,还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他们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欲望。总之。在数学课中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上课也轻松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变“疑问”为“思考”
  
  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老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创设故事情境,变“趣味”为“动力”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在数学活动课教学高斯求和公式时。先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年纪小小的他做1+2+3+…+98+99+100时不急于盲做,而是努力思考,终于又对又快地算了出来,使老师也十分惊奇。正是因为他从小爱动脑筋,后来成了著名的大数学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也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简便的方法,也做一个聪明的小高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学生都活跃起来,积极思考,不久也找到了规律。
  
  四、创设游戏情境,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情境――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路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这一课时,用猜球的游戏来引入。教师准备一个袋子,里面放5个球。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猜球的游戏,看谁猜得准,用的方法好?”接着教师就让学生从袋中摸出若干个球,让学生猜猜袋子里剩下几个球。并向学生提问:“你是怎样猜的?”学生很快就能根据“5可以分成几和几”及“5减几等于几”等等思考出答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堂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的兴趣很浓,参与性极高,思维极其兴奋,想出了一些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给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游戏环境,既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品质,把学生引进了“乐学”的大门。
  以上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多种情境进行巧妙组合,合理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